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歸心靈的原鄉~往生極樂備忘錄
2011/11/11 10:50:53瀏覽808|回應2|推薦0

※花開見佛往生事蹟

http://www.amitofo3.net/ji/books.html

e世紀往生傳 http://book.bfnn.org/books2/1852. 

※新世代念佛往生錄  

http://book.bfnn.org/books2/1939.htm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承天禪寺。助念教學。全長版(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H8KjqM3b10

※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7q24RBs1GQ

※慧律法師~臨終切要

http://book.bfnn.org/books2/1065.htm

※慧律法師 ~臨終備覽-如何利益亡者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58.htm#a07

飭終須知

http://book.bfnn.org/books/0070.htm

※員林蓮社。鑑因法師訓練推薦~

   全省往生助念團電話表 

http://www.amitofo3.net/ji/zn.html

*上道下證法師講述 永不休診的救度(3-1)(彌陀要解問答)DVD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qd-tosSE9k

*上道下證法師講述 永不休診的救度(3-2)(彌陀要解問答)DVD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x_ghNeXS4

*上道下證法師講述 永不休診的救度(3-3)(彌陀要解問答)DVD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mm1XZ-v6Pk

※回歸蓮花的故鄉

http://book.bfnn.org/books/0582.htm

※念佛機結緣

一、華藏衛視電視台

http://hwazantv.com/attached.html

歡迎來信hztv@hztv.org 並註明您的聯絡方式或來電(02)6600-8968

※金光明沙、咒輪、陀羅尼被申請

一、中國佛教功德會(寂性法師加持)

http://www.cbba95.org/dyna/menu/preview.php?id=120&account=cbba95

免費結緣專線:(02)2567-1234     

請領法寶E-mail(為免掉信,可寄二個信箱.收到法寶後,請告知郵遞圓滿)

info@cbba95.org   cbba95@yahoo.com.tw

線上留言(可以悄悄話註明申請法寶種類、數量、姓名、郵遞區號+地址、電話)

二、高雄文殊講堂 (慧律法師加持)

講堂聯絡電話:(07)332-7833 http://www.wenshu.org.tw/

流通處電話:(07)334-5258(07)331-8801

流通處網址 http://www.wenshu.org.tw/aboutus_d.htm

*美妙絕倫的極樂世界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140.htm#a03

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一) - YouTube

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二) - YouTube 

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三) - YouTube 

經典~佛說阿彌陀經(四) - YouTube 

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五) - YouTube 

經典~佛說無量壽經(一) - YouTube

經典~佛說無量壽經(二) - YouTube

經典~佛說無量壽經(三) - YouTube

經典~佛說無量壽經(四) - YouTube

*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70/0/65383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淨空老法師講述

(香光淨宗學會印贈)

( 心情隨筆心靈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nermystery&aid=5830607

 回應文章

閑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2012/01/06 21:20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閑晴(innermystery) 於 2012-01-06 21:21 回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七集) 淨空法師開示 

請掀開經本五十六面,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 本不 可思議也。」佛在這部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西方世界成就的殊勝莊嚴,而且時間都不算很長。第一個為我們介紹了依報的環境,這就類似好像我們辦一個學校, 在短短不長的期間當中,校園的建設美輪美奐,設備之齊全,沒有一絲毫欠缺,這是依報的莊嚴。第二段講到正報的莊嚴,也可以說介紹的老師,導師阿彌陀佛,可 以比喻老師是最優秀的老師。聲聞、菩薩、一生補處,這是為我們介紹那一邊修學的成就,學生的成就。從這兩段經文來觀察,這個處所確實是十方諸佛剎土無與倫比的,沒有能夠跟西方世界相比的,把極樂世界的 好處為我們說盡了。我們明白了,哪有不嚮往的道理?我們想求學,想找個好的修學處所,實在講十方諸佛剎土阿彌陀第一。這個第一,真的是名符其實。

這一段文裡面要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什麼事實?這裡講我們「大事因緣」,什麼大事?生死大事,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的。「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同居是六道輪 迴,在凡聖同居土,我們很難擺脫掉生死輪迴;也就是說,在六道裡面想了生死、出三界,不是一樁容易事情,非常困難。諸位要是多讀一些大小乘經論,就真正知 道它的難處,難在什麼地方?斷煩惱難。所有一切經都這樣告訴我們,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這個要知道,是從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就是惑、業、苦構成了輪迴,迷惑、造業、受報,受報的時候就更迷惑,迷惑,業造得就更重,下面果報就更苦。諸位真的要曉得這個事實,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在輪迴當中是一世不如一世。如 果想的是來世比這一世更好,談何容易!來世比這一世更糟糕,那是事實,那才是容易。為什麼?這就是我們每一生、每一世造的業都超過前一世,愈迷愈深,愈造 愈嚴重,它麻煩在此地。只有極少數的人覺悟了,覺悟的人不造惡業,多造善業,他來生的果報比這一生好,這是真的。但是什麼叫善,什麼叫惡,我們往往搞顛倒了,把善當作惡,把惡當作善,結果來生所受的還是比這一生要糟糕,這叫迷惑!我們善惡辨別不清楚,這是很大的麻煩,這就是經上常講沒有智慧,愚痴顛倒。蕅 益大師在此地等於說提出了一個嚴重的警告,警惕我們。

「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極樂世界的同居土跟他方世界同居土不一樣,他方世界同居土是搞六道輪迴,西方極樂世界的同居土那完全不一樣。西方世界 沒有 六道,不但沒有六道,再給諸位說,連十法界都沒有。他那個世界是什麼世界?在《華嚴經》上講的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實在是一真法界,如果不是一真,諸位想想,四土怎麼能夠橫列?一生一切生,因為它是一,一生當然就一切生。一真法界,為什麼說四種淨土?往生到那邊的人,自己本來帶的那些舊業多少不相同,帶 得少的就稱它作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帶得多的就叫做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所以四土三輩九品,實在上講就是帶業多寡而說的,是這麼一回事情,事實上是一真法界。我們看《無量壽經》,看四十八願,無論是哪一個佛剎,無論是哪一道的眾生,即使是地獄道的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跟等覺菩薩平等。如果不是一 真法界,決定沒有這樣的事情,這是西方世界的特殊。所以,它的同居土是一真法界裡面的同居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到這個地方看到蕅益大師為我們開示, 才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

「了此」,了是明瞭,此就是這個事實,我們真正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深信彌陀願力。彌陀願力就是四十八願,他這個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帶業 往生 的人,帶極重的業,前面講五逆十惡,這是阿鼻地獄的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跟阿彌陀佛平等,這是四十八願說的。平等從哪裡看?第一個是身體平等,生到西 方極樂世界都是金色身,紫磨金身;第二個,相貌一樣的。我們這個世間人,相貌是福報,大家的相貌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我們的業不一樣,也就是每個人的福 報不相同,相貌不一樣。阿彌陀佛相貌是最圓滿的,大經上告訴我們,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彌陀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相貌 就跟佛一樣,身體跟佛一樣,這是正報。正報相同,依報一切享受也跟佛一樣,這不是一真法界是什麼?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是我們帶著業一到那裡去就有這種 受用,不可能的;等覺菩薩也比不上佛,跟佛受用還差一等。我們帶業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業沒消掉,一切受用就跟阿彌陀佛平等,你把這個事實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才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

信佛的願力,你就能夠深信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十方眾生怎麼到極樂世界去?都是持名念佛去的,這點諸位要知道。念佛,《觀經》裡面跟我們講的,有實相念佛、 有 觀想念佛、有觀像念佛、有持名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總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大類。這四種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人,絕大多數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也許有人要問,怎麼知道大多數是持名?我們從我們自己世界來觀察,是聖賢人往生的多,還是凡夫往生的多?看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就知道了,凡夫往生的多!凡夫用什麼方法?用持名的方法。一個世界如此,一切世界也不例外,所以十方諸佛特別讚歎持名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在修行成佛、證果是第一法門,最簡單、 最容易、最穩當、最快速,至圓至頓,頓是講快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道理上一次已經跟諸位講過,蕅益大師講的,心性之極致、名號的功勳、彌陀的願力,這是跟我們講的道理。「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我們把這個理、事統統都搞清楚,疑惑就斷了。斷疑生信,這個信是真信,比正信還要來得精純, 正信裡面可能還有疑惑,真信裡面決定沒有疑惑。你有真信、有切願,一心執持名號,那就沒有不往生的,這個人就是決定得生。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蕅益大師說了這麼多,為什麼?為了幫助我們發願。我們這個願發不起來,為什麼發不起來?對於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像你念書,要想選擇一個學校,對這個學校裡的情況沒有搞清楚,猶豫不決。也想去,聽說不少人去了,但是自己主意沒有拿定。必須把學校裡的情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確 實其他學校不能相比,那你選擇的決心就下下去了,叫方能發於大願。「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你信得不深,深信也就是你了解得夠徹底、夠圓滿了,於是你 才深信不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一句我們要特別牢牢的記住。佛在大經,在《無量壽經》裡面告訴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 專念」。我們看「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還有讀誦其他大乘經典迴向往生的,統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怎麼個發法?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也是四十八願裡的。第十八願是講一向專念,十念往生,第十九願是講發菩提心,可見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有本願做依據,這決定不是假的。

佛在《觀經》裡面跟我們講的菩提心,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些名相都很難講得清楚, 講都講不清楚,我們怎會聽明白?菩提心大家都曉得,什麼叫做菩提心?大家都迷迷糊糊,對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發菩提心,念佛才能往生,自己總是打個問號,我菩提心不曉得怎麼回事情,這個念佛怎麼能往生?也就是說信心不具足。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蕅益大師在此地,這一句是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簡單明瞭把 菩提心給我們說出來了。原來「深信發願」,深信,對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絲毫懷疑;發願,就是我決定要求生淨土,我決定要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一個念頭,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統統具足,就包括在這一念之中。這是過去祖師大德們沒說過的,蕅益大師一語道破,於是我們恍然大悟,悟的什麼? 不少鄉下老太婆,字也不認識,經也不會念,就一句阿彌陀佛,人家臨命終時站著往生、坐著往生。你要問她什麼叫菩提心?她不知道,但是她真的往生了。現在念 到這一句我們才曉得,原來深信切願她有,她菩提心具足,真發了,但是不曉得什麼叫菩提心,她真發了,所以她也真的往生了。這是無上的菩提心,還不是普通的 菩提心。「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所以這段文非常重要,我們能夠依照蕅益大師這段開示去做,求生極樂世界就穩穩當當。再看 底下這一段,這段也非常重要。

「若信願堅固」,就是你有真信、真願,「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這個字用得非常肯定,斬釘截鐵,就是決定得生。所以蕅益大師說,西方淨土能不能得生, 決定 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持名的深淺。深淺是講的相應,相應就深,不相應就淺,不在乎念的佛號多少,念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相應,所以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相應裡面也有淺深,最淺的是與信願相應,我這一聲佛號裡面有真信切願,這個佛號就相應,你念起來就會感到很有受用。深的相應是 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是與自己真心本性相應,這是更深的。這樣才能夠念到感應道交,感應道交是效果,但是不要去求。求感應,那個求是個妄念,感應是自然 的。縱然感應現前,也不必生歡喜心,為什麼?正常的,一定有感應,像我們吃飯,肚子一定會飽,不會說吃了不飽,沒有這個道理。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 只把功夫用在信願持名上,就對了。

「若無信願」,信力、願力不堅強,一個是對西方極樂世界還有疑情;另外一個,對於這個世界還有留戀,這就是信願不具足,「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 濕,如 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這就是你佛號念得再多,一天縱然念十萬聲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信願上出了問題。行的功夫是到家了,看起來是勇猛精進,但是 信願上有問題。也許有人問,一個人這樣精進念佛,難道信願還有問題嗎?我告訴大家說,有,不但有,還不少。到底什麼原因?對於這個世間放不下,有一樁事情 放不下就不能去了。世間人無始劫來的習氣不容易斷,兒女、親人、財富,只要有一個念頭還想著就不能去了。所以佛號念得再多也不行,必須統統放下。放下要在 平時,不要想到到我臨終再放下還來得及,經上講了「臨終十念一念」。理論上沒錯,你臨終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肯不肯放下?太難了!人愈是到臨終,貪戀的情愈 深,不容易斷。平時就看淡,臨終的時候就沒有什麼罣礙,都要在平時下功夫,這叫真正的功夫。所以,真正的功夫不是佛號念多少,不是你每天佛拜多少,不是 的,那都是表面形式。真正的功夫是你對這個世間一切法看淡了,沒有留戀,這叫真功夫,這是斷德,這是真功夫;而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這個意念非常強烈。 「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大本就是《無量壽經》上的,剛才我們也說到了,可見得發菩提心是往生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請看經文。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這段經文是教給我們求往生的方法。首先,佛告訴『舍利弗』尊者,告訴「舍利弗」就是告訴我們大家。先說哪些人不能往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 國』, 換句話說,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這是不能往生的。善根是親因,善根是什麼?深信、明瞭這是善根。福德是什麼?是真正發願、持名。念佛是福,能夠有真的願 望發心念佛的人,可以說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德人,沒有人比他的福德更大。諸位要知道,我不說福報,我說福德,福裡面有德;如果沒有德的話,就是我們中 國人講福氣,有福,氣很多,夠你受的,那是真的,有德就好。發願、持名是大福德,很多人不曉得。人天福德少,二乘人善根少,二乘、權教菩薩善根少,為什麼 說善根少?你給他講這個法門,他不相信,他半信半疑;縱然不反對,他也肯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自己不想往生,這我們也看得不少。自古以來,這些佛門裡面 一些大法師、大德們,他自己修禪、修密、學教,修其他的法門,他給大眾講《彌陀經》,勸人念佛求生淨土,他自己不幹。自己不幹,為什麼要講?他認為一般眾 生根性很劣,只可以修這個法門,自己是上根利智,不屑學這個法門。大錯特錯!這叫善根少。世間人聞到這個法門,他能相信,能相信為什麼不能成功?這個世間 貪愛捨不得、放不下,這就是講他能信,他是有善根,他福德不夠,他放不下世緣,拋不了感情,被這些東西所累,這是福德少。

因緣很重要,因緣是什麼?把淨土的理論與事實講清楚、講明白,這是因緣。因緣要多,多就是要多講、要多聽。諸位要知道,一遍、兩遍效果不大,《彌陀經》, 不要說別的,我自己本身就是個例子。你們聽我講淨土經典,我這些年統統都在講淨土經典,我這次在此地講的《要解》,你們想想跟去年一樣不一樣?不一樣。我今 年跟大家講的,過去從來沒有講過,什麼原因?觀察、體會一年比一年深刻,一年比一年明瞭,一年比一年清楚,不是我去年吝法,不肯說出來,去年我自己也不知 道。這就是多,多讀、多講,逐漸都清楚、都明白了,一點疑惑都沒有了。像經上講的「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句話我們在古來大德註解裡面沒有詳細說明,我過 去講經講了多少遍,也沒有詳細說明,這一次說清楚、說明白了,這叫多因緣。於是乎我們體會到,從前道綽大師一生講淨土三經講了兩百多遍,可惜他老人家的註 解失傳了,沒有留下來。今天我們看到古大德的註解,流通最普遍的是蓮池大師的《疏鈔》、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跟蕅益大師的《要解》。

所以善根、福德、因緣這三種同時具足,這個人這一生決定往生。換句話說,我們每位在座的同修,這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過去生中無量劫來,跟阿彌陀佛都結 了 很深的因緣。為什麼沒有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是這三樣東西總缺少一個,三個沒有同時具足,這就是雖修不能往生,一定要這三個同時具足。在這一生當中三個 都具足,這一生在我們娑婆世界六道裡頭就可以說是最後身,下次不來了。下次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成菩薩,就不會再來了。看看我們這一生當中,是不是三個都具足了?這一生當中,我們生的這個時代好,科學技術幫了我們很大的忙。我們這個經不能天天聽,有錄音帶、有錄影帶,拿回去聽個一百遍、二百遍、三百遍不是難事,因緣具足!聽了幾百遍,真的把我們從迷夢當中喚醒了;也就是說,我們善根、福德雖然不厚,因為聽了幾十遍、幾百遍,不厚的善根福德也變厚,也加強了, 這一生就決定成就。這個因緣是增上緣,善根、福德是親因緣,有這個力量來幫助,那就成功了。

下面跟我們講,方法正確,修學的時間不需要很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關鍵就在這「善」字,這個善字跟普通經典裡面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標準不一樣。在《彌陀經》裡面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字的標準就是要具足前面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三樣都多,這樣的男子、女人才稱善。也就是前面所說,真 信、切願、一心持名的,這是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聞是相信,不相信不能叫聞,信裡面一定就有強烈求生的願望;如果信了,沒有強烈求生的願望,那也不叫聞。「聞說阿彌陀佛」這是緣,就是前面講的因緣,這個聞字裡面就具足了善根、福德,聽到了這個法門,聽到佛的名號。

『執持名號』,執就是執著。其他法門裡面要破執著,決定不可以執著,我們這個法門跟其他法門不一樣,我們這個法門是教你要執著,要強烈的去執著。持是保 持,不 能把它失掉。怎樣執持?一定要做到念茲在茲,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心裡面起了念頭,不管是什麼念頭,不管想什麼,念頭一生起馬上就想阿彌陀佛、想佛像。就 是把那個念頭換過來,就想佛像,想你自己家裡供的阿彌陀佛佛像。因為你家裡供的阿彌陀佛,你每天早晨燒香拜佛,這個像看得久,看得時間長,印象很深刻,就 想這個像。口裡面念佛的名號,心想佛,口念佛,不要想別的,想其他的就叫夾雜。

所以念佛,我們的目的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在我們一生當中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我們念佛的目標,是我們修學的方向,決定不能夠偏離。一定要遵照大勢至 菩 薩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是說的方法,就是執持名號的方法,要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的執持就對了。淨念,這個念清淨、純一,心想佛,口念佛,這就清淨了,沒有雜念;相繼就是不斷,想佛、念佛都要叫它不間斷。所以,你每天念佛的時間愈長愈好。如果念佛裡頭有雜念,效果 就不純,換句話說,就不相應,沒有雜念才叫相應,有雜念就不相應。當然我們念佛念到沒有雜念,這是功夫上的問題,初學一定有雜念,一定有妄想。雜念、妄想起來,要曉得那是正常的現象,不要害怕,很正常的現象。應該怎麼辦?不要去理它就好了,把你的注意力量注意在佛號上,也就是雜念、妄想不要去理它,專注在佛號,這樣你那雜念、妄想自然就沒有了。如果你要注意在妄想上,我念佛妄想怎麼這麼多?它就愈念愈多。妄想從哪來的?是你再加上念頭,注意再加上它的力 量,那妄想的力量超過念佛的力量。所以妄想不理它就算了,漸漸它就少了。通常功夫用得得力,大概兩、三年之後,在一個小時當中還會有兩、三個妄念,那個功 夫就相當不錯了。這些妄念為什麼去不掉?給諸位說,總是世緣沒放下,世緣統統放下,妄念就沒有了,總是世緣放不下。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但是要做。

下面,跟我們說了七天,淨土裡面有打佛七,佛七就是從《彌陀經》上來的,《彌陀經》裡面給我們限定一個期限,七天。七天就能成就,成就到一心不亂,跟諸位 說,那就自在往生。只要你到一心不亂,你想往生就往生,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生死自在;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再多住幾年也不妨礙,也可以。你得一心就行了,你就有 這個能力,什麼時候去,隨心所欲,想去就去,想留就留。這個七天要念得相應才行,你才能得到,如果念得不相應,念七個七天,七十個七天,七百個七天,都沒 用處,所以要念得相應。怎樣相應?我們在講堂裡面講得太多了,諸位細心去體會,對於念佛的效果才能真正得到。下面蕅益大師還有很詳細的解釋,我們看註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施是布施、持戒、禪定,這三個字是六波羅蜜的簡略,就是講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些等 等是 福德,「即助緣」。註子裡面蕅益大師為我們說明能不能往生的狀況。菩提正道,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悟,正揀別不是邪,正道就是大乘佛法裡頭常說 的真心本性,或者叫真如本性。禪宗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心性是正道,菩提是覺,菩提正道這一句要用禪宗的話來講,就是明心見性,明跟見都是覺,心性就是正道。這叫善根,這是親因。在淨宗裡面就是深信,深信確實有極樂世界,深信確實有阿彌陀佛,深信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這個地方決定沒有錯,深信十方一切 諸佛如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決定不錯,這是真正的善根,這是我們得生淨土、一生成佛的親因。種種助道,一般講六度、四攝,前面說的三十七道品,都可以說是福德,說是助緣。在此地,我們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真正發心去親近阿彌陀佛,四攝、六度、三十七道品統統具足了。就像蕅益大師講的,這就是真正的無上菩提 心,全都具足了,這是助緣。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日常生活裡處事待人接物,一絲一毫的善心、善行,統統都迴向西方求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福德。我們一切不為人 天福報,不求今世、來生好的果報,不求!來生的福報不求,這一生的福報也不求,只求往生西方世界,只求莊嚴淨土。這個心純,這個心切,這是非常殊勝的助緣。

下面說了,「聲聞獨覺菩提善根少」,這剛才說過了,他們的信心不容易生起,「人天有漏福業」,有漏的福,所以福德少。有漏的福就是福報裡面摻雜著對於這個 世 間的貪瞋痴慢,摻雜著這些東西在裡頭,所以雖有福,沒有德,叫有漏的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這都是往生淨土的障礙。「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 聲悉具多善根福德」,這是明顯、清楚的告訴我們,善根福德要怎麼修。深信切願,執持名號,那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這是真的,是決定的事實。是世出世間最大 的善根、最大的福德,如果不是第一善根、福德,你怎麼能修學第一法門,你怎麼能在一生當中得到第一成就!

「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散心是以散漫之心,這個心念佛,福善就不可稱量,但是諸位要曉得,這不一定能往生。為什麼說他福德不可稱量? 不可稱量這是多,多到不可思議,散心稱名。雖然這一生不能往生,他跟西方極樂世界種下了緣,結了緣,將來他什麼時候能夠一心執持名號,他就決定得生。他跟阿彌 陀佛結了緣,跟阿彌陀佛、跟西方世界結上緣,福善就不可稱量。但是他什麼時候得生?那就看他什麼時候用信願執持名號,他就得生了。「況一心不亂」,一心不 亂就是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信願行,在淨土宗稱為三資糧,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一定 要三個條件統統具足,真信、切願、執持名號。

古人說,信願持名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這個道理非常之深。因為理很深,這個事只有諸佛如來才明瞭、才知道。即使法身大士,已經見了性的菩薩,對於這個 事 與理還不很清楚,要不是佛為我們說出來,我們怎麼會曉得。我們是凡夫,業障習氣很重,佛雖然跟我們說明白了,我們還不一定能相信。那些大菩薩們,他們業障 習氣少,智慧多,佛給他們一說,他們就相信了。所以,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接引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容易!世尊在這個世間弘揚這個法門,勸我們念佛 求生淨土,難!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如果我們也相信了,不懷疑,也能接受了,那就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 的修行,善根福德今天成熟;如果不成熟,你對這個法門不會接受的。由此可知,無量劫所修積的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人數當然不多,如果人數多,那就不可以說為 難信之法了。實在講,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期成熟的人是屬於少數。

「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託質寶蓮也。」感應道交,我們這邊念佛,佛也念我們,這叫感應道交,我們念佛的心十分親切,彌陀念我們的心也十分親切,這些全都是事實。我們並不是聽到佛在經上這麼說,我們就相信了,祖師這麼講我們也接受了;這只是所謂「依聖言量」,我們沒有親眼看見,只是相信佛菩薩、祖師大德說話誠實,不欺騙我們,我們信聖言量。今天實在講,不只聖言量,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事實,確實我們領悟了不少。我們的相信有足夠理論的依據,這個信決定不是迷信,從正信契入了真信。真實相信了,感應道交就非常的明顯,我們俗話常講佛菩薩加持,這個加持自己會感覺得出來,換句話說,接近到明顯的加持,自己能感覺到。

「文成印壞」,這是比喻,比喻感應道交。文成印壞是出自於《涅槃經》上的,這是古大德翻經,用我們中國這個比喻。古時候鑄印,印是鑄的,不是刻的,現在印 很多是刀刻的,古時候不是刻的。鑄印先用蠟做一個模子,一般印是銅印,有銅的、有鐵的,還有用泥的,叫封泥,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陶器,用這些東西。把蠟印合在一 起之後再燒,這一燒,我們就曉得,蠟就熔化,印就成了,印是這樣鑄成的。先用蠟做個模子,所以叫文成印壞,這個印,就是蠟印,蠟的模子壞了,鑄的印就成功 了。這個比喻是什麼?蠟模子比喻我們身體,文成是我們念佛的功夫,就是往生。我們功夫成就了,佛來接引,我們跟佛去了,這個身體就是那個蠟模,不要了,丟掉了,我們跟佛去了,比喻這個,比喻得很好。

這個法門,我一再跟諸位同修宣說,我講的都是事實,這個法門是一生成就的法門。這一生往生,絕對不是死,所以這個法門確實是不死的法門。因為往生的時候你 看 到佛來接引,你並沒有死,沒有斷氣,活人!看到佛來了,跟佛走了,這身體丟掉,不要了,所以說是活著往生的。福報大的人,臨走的時候他體力夠、精神夠,他會跟家裡人講,佛來了,我看到了,我跟他走了。交代清楚,這是福報大的人。福報差一點的人,就是在病得很重的時候他體力衰了,他想告訴人,沒有力氣,說不 出來。所以我們往往幫人家助念,看著他往生走了,好像他是念佛走的。臨走的時候嘴巴還動,沒有聲音,可能他嘴巴動,不是念佛,他是說看到佛了,他要跟佛走了,給我們說,他說話沒有聲音,這體力衰了。實在都是活著走的,沒有說死了以後往生,沒有這回事情。諸位要曉得,死了以後,決定迷惑顛倒,沒有我們活人清醒。就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總不如清醒的時候那麼清楚,要差一等。死了以後,神識就更迷惑,又要差一等,哪有那麼清楚?所以往生統統都是活著往生,都是見 到阿彌陀佛、菩薩、天人大眾來接引,就是有的說出,有的說不出。福報更大的人,不生病,預知時至,這個我們在學佛這麼多年來,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真正的事實很多!

我們台北李濟華老居士往生,現在在舊金山的甘老太 太親眼看到的,看他走的。在講台上講經,講了一個半小時,下了講台,坐在沙發上就走了,親眼看到他走的。他講經講完了,向大家辭行,他說我要回家去了,他 是回西方極樂世界的家,那麼清楚、那麼明白。這些都是平素真信切願、一心念佛所修得的。往生,不能預知時至,不能沒有病苦,說老實話,我們信願行的功夫不 夠,這個要知道。我們曉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我們一定要在這三個條件上加強,加強到自己將來往生,能自在往生那不是最好了嗎?

自在往生,有沒有人做到過?跟諸位說,我見到一個人,所以我很相信。哪個人?我在台中親近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就是自在往生。他可以做到,我們也能做到。他 是 不是念到一心不亂?這個我不敢講,我從經典、經論所說的細心去觀察他老人家,一心不亂好像沒有得到,功夫成片他得到了。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九品,上品功夫成 片就生死自在;換句話說,上品功夫成片,我們每個人肯努力都能得到。努力的要素就是一定要放下萬緣,心一定要清淨,決定不染世緣;不但世間法放得下,佛法 也要放下,然後我們信願行才專、才精。只要做到專與精,經上說,就能把阿彌陀佛累劫修行的福德,變成我們自己的福德。這個大的福德就足以能夠達到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

功夫到達這個境界,你不會貪戀這個世間,為什麼不去,還多住幾年?必有緣故。什麼緣故?還有一些人跟自己有緣,多度幾個人,多帶幾個人去,說老實話,就這一樁事情。如果看一看,緣沒有了,給他們說也不聽,沒有緣了,自己馬上就去了。所以,想住幾年不是貪戀世緣,不是的,是為了這個世間還有一些眾生可以得度的,這才是住世正當的理由,跟諸佛菩薩乘願再來無二無別。
閑晴(innermystery) 於 2013-07-13 11:34 回覆:


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70/0/65383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淨空老法師講述

(香光淨宗學會印贈)

 


閑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圓滿臨終關懷
2011/11/17 09:39
*圓滿臨終關懷 (道昇居士整理 ) 台北地藏淨宗學會 流通

※台北地藏淨宗學會『孝廉講堂』 服務信箱:service@amtbtw.org 

講堂電話:02-2695-3292,講堂傳真:02-2695-9218
閑晴(innermystery) 於 2011-11-17 09:40 回覆:

http://book.bfnn.org/books2/1271.htm

http://www.amtbtw.org/love_moer.php?id=60&mes=1&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