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06 13:41:07瀏覽364|回應0|推薦0 | |
文圖: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兒童遊戲室的誕生 傳統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之經營,都會注重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文化的快速轉變,美術館重新思考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其在社會的功能角色定位。教育功能遂成為美術館發展與永續經營的重要目的之一,甚至成為美術館的主要使命;而其中以兒童為主觀眾群(target audience)的教育功能之發展亦是一項可觀察得到的趨勢走向,於是國立台灣美術館規劃成立了「兒童遊戲室」,為推廣兒童藝術教育盡一份心力。 教育是一種以開發“人”之潛能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崇高行業。為了達成此目標,教育先進與前輩們於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後,更設計了多種不同的媒介來協助其目標之達成。此方面的成果之集大成,在既有的情況而言,自然是出現在屬於制式教育的學習場域–「學校」中;而且基本上是以「教材」、「教具」等的形式出現。 以較為宏觀視之,「學校」並非唯一的學習場域;而且除了教材、教具外,「環境」也是一個潛性的教學媒介,只是其形式與一般所常見、顯性的“教材教法”、“教學媒體”等大異其趣,我們將此種相對於體制內學校教育的另類學習,稱為「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或「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種學習其產生的實質 “成效”(efficiency)在學習過程中雖不易察覺,但其產生的“效應”(effects)卻十分明顯;並且其影響因素以及所呈現出結果的功能效應,都是多元且又相互交叉影響的。 我們周遭不缺乏美的事物;但欠缺感受美的能力。 「兒童遊戲室」的成立,希望與學校教育平行互補的「非正式教育」,藉由提供請動手式、多感互動型之「遊戲學習」–“Edu-tainment”,達到趣味導向、多元感官、操作互動、創作欣賞的境教自由學習。 讓觀眾自行操控的轉板拼圖單元等,都是易於換季的立地操作單元 延伸閱讀:UEPLAY游藝館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