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魯納(J.S.Bruner)的學習心理學
2012/07/13 01:19:47瀏覽2738|回應0|推薦1
布魯納(J.S.Bruner, 1915~ )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強調學習時,結構(structure)的重要性,認為教材的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必須互相配合。他提倡發現學習(learning by discovery),鼓勵學生個人自己去思考、比較、對照、運用各種策略,以發現教材所含的重要概念。他的理論深深影響中小學科學課程的發展及教學,尤其是美國課程發展中心(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所發展的初級科學課程及教材(Elementary Science Study,簡稱ESS),受布魯納的影響很大。

Bruner在有關教學的應用上,提出了四個原則:
1、動機原則(principle of motivation);學習要有動機(motivation),兒童必須先得喜歡學習,願意學習,而後教學才有效果。
2、結構原則(principle of structure);結構是指教材組織而言,Bruner認為,任何知識的傳授,只要在教材組織結構上能配合兒童學習心理,都可以達到教學的良好效果。
3、順序原則(principle of sequence);按Bruner的說法,順序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準備」的意思,教學之初必須考慮兒童的動機與興趣,進而引起他們的動機,維持他們的興趣,有了準備,自然易於學習。另一個意思是「教材教法的使用」,一方面配合兒童致力發展的順序,另方面配合教材學科的性質,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由動作表徵到符號表徵,如此,既可配合兒童年齡能力,又可使新經驗與舊經驗銜接,學習效果自可事半功倍。
4、增強原則(principle of reinforcement);Bruner所說的增強原則不是外控的,而是內發的,他主張教學時宜採啟發方式,讓兒童在學習活動中自己發現原理原則,因認知理解而自我滿足,自會使學習活動產生增強作用。

Bruner也提出知識學習三個情況:
1、動作表徵期(Enactive representiation )以「由做中學」的經驗,包括直接或有目的的經驗、設計、演劇及示範的經驗。
2、形象表徵期(Iconic representiation)以「由觀察中學」的經驗,有參觀、展覽、電視、電影等經驗為主。
3、符號表徵期(Symbolic representiation)最高層次,以「由思考中學」的經驗為主。

布魯納在討論到「教學理論」時,曾主張教學者必須提供學習者以直接經驗來進行學習,從經驗的形象表現(如圖片、影片等)到符號表現(如語言、文字)

發現學習理論

布魯納(J.Bruner)以為:在教育上僅傳授知識,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應讓學生自己探索、推理思考、解決問題、發現事實或法則、享受學習結果之快樂,進而培養好奇心,鼓勵創造與探索未知世界,培養革新、創造、負責、手腦並用的現代人。他提倡的「發現教學法」,強調「結構」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必須配合「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使孩子發現教材包含的結構。所以教師引導孩子學習時,並不是要使孩子學習一大堆零星的知識及事實,而是讓孩子發現教材與教材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發生有意義關連的結構,孩子瞭解「結構」之後,因其具有概括性、類化性,可以發生較大的學習遷移,有助於孩子將來面臨其他類似情境之處理能力。

布魯納(Bruner)同時認為「教材的結構」與孩子的「認知結構」必須配合,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了解。他認為一個科目或相互有關連的一些科目之教學,最終目的在使學生對教材的結構有通盤了解,亦即能夠使其他許多事物有意義的關連在一起。

布魯納更進一步提出「發現學習」應具備下列三種特質:
1、探索解決方案
在教育上不僅傳授知識,應讓學生自己探索、推理思考,解決問題,發現事實或法則,享受學習結果之快樂,進而促進好奇心;鼓勵創造與探索未知的世界,培養富有發現之人才。
2、能活用組織學習內容
發現的行為,對於外來的刺激與資料,並非被動接受,而是要思考解決之步驟,活用限定之條件,並做更精細之分析與綜合。
3、耐力與努力的特質
由於發現絕非一種新奇的創見,多數屬於既成事態之再構成,或既知的各種元素之再配置。因此耐力與努力是累積學習態度與行為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開放教育實施過程中,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更能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態度與行為。從直觀的思考,進入分析的思考,建立孩子自立批評、分析的能力,才能確立多元價值的人生觀。依布魯納的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主張,現代課程規畫呈現大主題式探索學習及課程的設計原理是從布魯納的螺旋式課程架構發展而來。因此在課程過程中,必須考量孩子的個人要因及文化背景、生理、心理之發展。充分掌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特質與要件。同時對課程的內涵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及主動參與的態度。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get&aid=662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