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8 18:07:49瀏覽2680|回應0|推薦7 | |
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行,核心主題是“可持續增長”。這個題目引起了我的興趣。 “發展”與“增長”,在一般經濟討論上,經常混用,沒太大問題。但如果用在“可持續概念”上,就存在著值得注意的區別。“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做好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資源的迴圈與再生等等;“可持續增長”則似乎是世紀金融危機後,近來開始被注意的新課題。 2008年9月爆發的金融海嘯,迄今正好兩周年了。海嘯初期,各國政府莫不捋取最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救市,一年左右,終於把下挫的形勢穩住了。與此同時,卻也產生了不少後遺症,主權債務危機是其中最為凸出的,不僅如此,最近各國普遍發現復蘇的力道減緩了,增長的動力減弱了,甚至還開始擔心會不會出現二次衰退,換言之,大家普遍憂慮現在的增長“可不可持續”的問題了。 就全球範圍而言,這樣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因為過去一段時間多數地區增長的表現,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存貨調整,二是救市政策特效藥的藥效。兩者都不是可持續的,時間過了,效果就減弱了。“可持續增長”還得從根本上去找到經濟體系內生的動力才行。 同樣的問題,同樣的角度,也可以來關注中國。 過去30年,中國創造了年平均9.8%的全球最高經濟增長率。這個成績,使到中國對內能夠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吸收大量富餘勞動力,以及政府通過稅收大幅增加來進行重分配,有效地維持了社會及政治穩定;對外,則通過貿易與投資的輻射,強化了中國在全球尤其是東亞地區的政經影響力。令人關注的,是這樣的告訴增長還能“持續”多久? 這個問題,一向為人關心,也一向為經濟專家熱衷討論。經濟發展學門的專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對照發達國家的軌跡與經驗,通常得到經過一個階段快速增長後增長率必然逐漸趨緩的結論。幾乎所有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出現過的增長模式,也適用于針對中國未來增長趨勢的研判嗎?我看不見得。理由是國情不同。是真正的“國情不同”。 首先,要瞭解中國過去30年獲致年平均9.8%增長率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三個,一個是需求面的,是新一波全球化所提供的巨大的外需市場;兩個是供給面的,一是眾所周知的龐大低工資的勞動力,再一個是最關鍵也最獨特只有中國才有的“體制改革或創新”。當然,也還可以加上一個負面因素,那就是對環境、生態、資源的透支,及對勞工及農民等弱勢者權益的欠缺保障,所有這一些所謂“社會成本”的規避,最終都反映到了生產成本的偏低以及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強化之上--當然,這是一種不健康的競爭力。 有了這樣的瞭解,我們就可以試著為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中國增長潛力做一些觀察分析了: 先談不利的。一是外需市場出現了變化。以主要國家政府的財政困窘及百姓必須進行的消費行為的調整而言,全球出口市場都不令人樂觀,對所有國家都不利。二是中國必須矯正以往的透支行為,從而使生產成本增加,出口競爭力減弱。這兩條,都不利於未來的增長。 但另一方面,(一)中國有龐大的全球最大潛力的內需市場,可以經由收入分配改革、民營化、城鎮化等手段有效開發;(二)中國還存在巨大的矯正性需求(針對環境、生態、資源修補的產業);(三)及巨大的民生(住房、教育、醫療)需求。在供給面,(四)中國還將持續推進體制改革,體制改革每多進一步,經濟能量就多釋放一分;(五)在勞力資源之外,中國還有極大的腦力資源有待開發。 這就是“國情不同”。下一個30年,中國還有多大的“可持續增長”潛力,讀者可執行判斷。當然,提前是大方向一定要抓對。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