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中國人敬仰天地也有一番演變的。
最早的神話時代如《山海經》裡的盤古夸父伏羲女媧后羿黃帝山君山鬼等等明明是人神混淆的奇怪傳說,寄托福澤子民後代等務實希望。古典的《詩經》《尚書》有很濃厚的位格神信念,例如:"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視四方,求民之莫。"(詩經裡對上帝監察的敬畏和對公平公義的盼望),"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尚書裡對上帝的畏懼和自省)。到春秋時代,孔子敬畏《易經》中標榜的"天",老子景仰觀天地法自然再法的"道",才見較抽象的非神格的形而上信仰用語。但是君王祭天,明明仍是肇因信"天"有監察祝福懲罰的模糊位格性。民間拜"玉皇大帝"也是拜"天"之下的管掌人間總神明/人格性神明。
換言之,由鬼神→ (位格)上帝+鬼神→ 天地抽象信念+鬼神,當中的具象描述和抽象描述,並不是夠清楚分得好的。像孔子雖敬天了,但也會參加牲祭。後世的仙仙佛佛景慕,也是抽象道理佛理摻雜具像人格神位。大概人對全然抽象的天地理念摸不到見不着難以把握故吧!無論如何,當中因有"信"(信念或信拜),而生"敬畏"精神,助於個人自律和社會道德秩序,這是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