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08 01:56:15瀏覽1381|回應5|推薦21 | |
「好玩的事多半不道德,好吃的東西多半不健康。」這句話流傳很久了,有點道理,可是大家多當玩笑話傳播,傳完,照玩好玩的,照吃好吃的。 好玩的事包羅萬象,範圍層次品味各不相同,認定主觀,很難一概而論,所以「不道德」之說,失之籠統,笑笑就好。倒是「好吃的東西」定義相對容易,除了有獨特偏好,宗教信仰,或其他因素,一般人認為好吃的標準,不外環繞色、香、味作評鑒,差距不致太大,否則就不會到處充斥令人趨之若鶩的「必吃」名店美食了。 台灣以美食著稱,原本大家以為「不健康」的顧慮只是「多油,多糖,多鹽」而已,經過最近「毒物」連環爆,才讓人驚覺,原來單純的油糖鹽根本不算什麼,那看不見、聞不出、嚐不覺的塑化劑、毒澱粉、霉醬油、農藥米……才是大大戕害健康的元凶!「好吃,不健康」其中的「好」字,不管你唸三聲或四聲,結論都對! 兒子每個星期與許多大陸移民聚會,最近閒聊的焦點話題便是台灣的毒澱粉事件。總結大陸朋友們提出的疑惑,不外: 「我們都知道大陸生產的黑心食品太多,踩地雷的機會很大,所以多年來去超市採購,都選擇台灣製造的食品下肚,沒想到……原來台灣比大陸好不到哪嘛!」 「台灣以美食聞名,莫非都是靠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打響名號?」 「將工業用的原料摻和到人吃的東西裡,這在大陸肯定得判幾個『償命』的重刑才成,看起來台灣的政府好像相對溫吞,這是太民主的結果嗎?」 在一波(塑化劑)甫平,一波(毒澱粉)又起的當口,兒子以一敵眾,委實有些難以招架,從知名廠商「義美」使用過期原料製造小泡芙,到「順丁烯二酸」無孔不入,席捲小吃市場,現在還能怎麼為台灣美食搽脂抹粉?移居國外多年來,每次到華人超市,我們總是選購「台灣製造」的食品才吃得安心,前幾年,台灣製造的品項寥寥可數,選擇不多,最近一兩年,貨架上舖售的台灣食品可以用「暴增」二字形容,我們受寵若驚卻不明所以,現在才知道,原來是「供需原理」的體現,當眾多大陸移民都挑台灣製造的東西放進購物車,進口商怎會不順勢而為,大量引進絕大多數華人及部分偏愛Chinese food的老外一窩蜂採購的當紅食品? 最近這股熱潮想當然會降溫,會否「豬羊變色」?得持續觀察。以之前「台旺陸遜」的市場情勢看,其實是良性發展,怎麼說呢?大陸食品當然想搶食海外廣大華人市場的大餅,眼看台灣產品以「品質保證」攻城掠地有成,拉走大陸移民的目光與脾胃,彼岸廠商當然想推出更好的產品一較長短,「益健康,安人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惟在提高品質的努力上拉鋸,總是消費者之福,大家樂觀其成。 沒想到家鄉部分食品居然自毀長城,不但搞得台灣人心惶惶,不知道安全食品何處尋?影響所及,連海外市場都信譽蒙塵,岌岌可危,剛建立起來的版圖優勢都得面對譏諷,重新洗牌,這才是大危機啊!大陸食品會不會走回頭路?應該不至於,更可能的情況是「你出包,我打包票;你出局,我大躍進」,對華人市場,不但沒什麼不好,反而樂見此良性競爭,只是從台灣來的我們,見家鄉產品被一夕打得抬不起頭來,怎不著急? 我們能辯白的,是「台灣食品還有很多不靠塑化劑、毒澱粉」「台灣政府雖然不會搞『償命』高壓之判,可是會痛定思痛,慎謀良策遏阻不肖業者不法行徑」,特別是後者,所謂「禍兮福之所倚」,將隱藏數十年的毒瘤徹底根除,才有重新換血更新的希望,利空出盡,才有更可信頼的台灣產品扭轉乾坤! 當然,這些都只是柴可夫一廂情願的想法,如果政府、業者、消費者不改迷思,得過且過,只待風頭過去,故伎重施,一旦再釀巨禍,那就真的沒有翻身再起的機會了! 大家不可能天真期待「好吃的東西也健康」,但至少不要私摻「毒品」用以勾引口欲,迷惑認知,摧殘健康,好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