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9 11:40:46瀏覽1097|回應1|推薦13 | |
老外告訴你:中國人並不愛家 我們總以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觀念的種族之一,並且深深地為之自豪,然而在老外的眼中,卻未必如此。 有次我和我歐洲的朋友談起了中國人和澳洲人對家庭的重視。沒想到,那幾位歐洲朋友說:「你別生氣,其實,我們覺得你們中國人並不愛家,並不像你們自己說的這麼注重家庭。你們更愛金錢!」 我愕然,於是記下這些真誠的對話。 無論在歐洲還是在中國當地,你們中國人的確很勤奮,中國人在海外也能比當地人積蓄更多的錢財,但我不認為這是你們中國人有經商的天賦,而是你們比我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透過降低生活標準來完成的金錢積累。你們平時很少上酒吧,週末也很少度假,甚至週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從中國買了帶過去,因為這裡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學生帶了很多碗過去。你們會沒日沒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給老人照管,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你們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聖誕節你們甚至都不休息,而在海外春節是沒有假期的。 聖誕節不帶著孩子去海灘,因為你們會覺得這個時候的機票、賓館都貴,不如趁這個時候做點生意賺更多的錢,等淡季了再出門。所以,你們華人的孩子儘管學業上很優秀,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覺得和當地人比起來,父母更關心的是家庭的金錢收入、關心的是他們的學習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是的,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們中國人愛說這是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多掙些錢,但每一代都說自己賺錢是為了下一代,那麼究竟哪一代會真正地使用這筆錢呢?難道你們就不會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嗎?生命是那麼短暫,你們藉口為了家庭的未來,而在現在就犧牲了家庭,我不知道這個帳是怎麼算過來的,怎麼還能體現你們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觀念。 你們為了工作,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夫妻分離,要在我們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了。 所以我們被派到海外來,就一定是全家一起來,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來。他們要是不願意來,我就不可能接受這項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國甚至聽說過你們的上一輩人,甚至有夫妻幾十年都分在兩個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生活在一起。這太殘酷了。工作也還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國公司裡有很優秀的人才,但因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個月甚至每兩個月才能相聚一次,為什麼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棄工作呢?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裡工作的農民,他們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說是為了家庭在掙錢,可這樣的錢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歐洲,你們中國人基本都比當地人有錢,但沒有人羨慕你們的生活,我認為你們就是金錢的機器,但你們為自己的賺錢愛好塗上了一層家庭的色彩。 這是網路上流傳的一篇文章。老外眼中的中國人,簡單講,為了賺錢,累積財富,可以犧牲一切,包括物質享受、家庭生活,以及「孩子的快樂」。 基本上,我認同文中所描述的大體現象,不過對於跨文化的價值評斷,還是客觀謹慎為宜。 一、中國俗諺雖有「大富由勤,小富由儉」(一說「小富由勤,大富由命」)的說法,不過將中國人經商致富的秘訣只歸因於「勤儉」二字(引文在語意上似乎更著重「儉」字),並不周延,事實上,必然還有其他因素,例如「細膩」「靈活」「耐力」等,將之排除,不是邏輯粗疏,便是刻意貶抑。 二、中西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不同,外商待遇較豐,異地派職必提供家眷隨行資助,「全家一起來」理所當然,反觀本土廠商,尤其是中小企業並無如此福利補助,誰願意「拋妻別子」獨走他鄉?處在人浮於事的環境中,「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工作可以再找」說得雲淡風輕,卻有「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三、「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這是什麼話?中國人還有「小別勝新婚」的說法呢!眾所週知,西方離婚率高,原因很多,小別何足道哉,禁不起考驗的感情,就算天天膩在一起也難保長久。 四、中國人的確比較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過度嚴苛」當然不宜,適度關切,適時導正,又有什麼錯?至於「忙到很少和孩子一起玩」,那是個人的選擇,怎能以偏概全?年輕一代的父母,已逐漸發現「多陪孩子,與他們一起成長」的樂趣,也樂於實踐,這是正面趨勢,不要再以刻板印象一筆抹煞。 五、「享受生活,更愛自己的家」,方向絕對正確,見不善如探湯,老外的警示值得省思,不過文化土質各異,價值觀與條件不同,一套標準絕難一體適用,「享受」與「愛」的方式見仁見智,不及之處可作調整,但一味指謫華人「口口聲聲注重家庭,實則更愛金錢」,顯然失之武斷,就算立意良善也徒惹反感。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