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鼓浪嶼行腳(下)( 感謝電小二推薦 )
2013/10/21 06:18:38瀏覽2341|回應1|推薦184

鼓浪嶼的老別墅之一

 

文:Chen Mimi  / 攝影:陳華瑞 Chen Mimi

 

觀賞完鋼琴博物館,出了菽莊花園,就攅入一處巷道坡路,路面窄小忽高忽低,但兩側住家透露著不尋常的風格與氣勢。幸好島上規定不能行駛車輛,我們可以氣定神閒地慢步品味,無須擔心機車之類的在一旁風馳呼嘯或摩肩擦踵。

 

窄巷曲折、高低有致

 

右側庭院深深、花木扶疏

 

鼓浪嶼以前是富人島的傳說,早有聽聞,但不知其故?現在才曉得早在19世紀下半葉,西方傳教士就在鼓浪嶼佔地建造別墅、洋樓。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 1842》以後,廈門成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列強蜂擁來到山明水秀的鼓浪嶼,搶佔最佳景點建造別墅公館。此外,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有許多華僑出洋打拚成為巨富後,回鄉創業,並東施效顰,在鼓浪嶼大興土木。

這幾條巷道就是那個年代遺留下來的別墅區,因此左右兩側可以看到許多風格各異,或氣派恢宏或小巧玲瓏、乃至中西合璧的別墅住家,掩映在濃密的老樹中。可惜的是,大部分建築歷久失修,不僅不復當年風采,反而面露疲憊滄桑,有的還成了廢墟荒塚。顯然昔日繁華已走入歷史之中,只能任人憑歎想像,雖然如此,我還是拍攝了一些照片,企圖為流逝的美麗留下雪泥鴻爪。

 

有中西合璧的身影

 

據說,在中共解放後,外國人紛紛離華,當地富商則紛紛「捐產」,之後這些大宅漸漸都淪為人滿爲患的大雜院。上面這戶看起來還有人居住。

 

 

 

 

外牆、屋簷及窗框的設計都很方正典雅

 

這是金瓜樓(泉州路99號),因左右側樓頂各有一個「金瓜」而得名。(上圖中的那個金瓜頂是在此樓的左側,該樓右側也有個一模一樣的),建於1922年,1924年由旅菲華僑黃賜敏買下居住。該樓用中國傳統裝飾工藝裝修,全部樑柱、簷楣、板角都飾有花卉、禽鳥、植物等浮雕,既有鄉土氣息,又有法國洛可可建築的韻味。

 

這兒可曾有個類似紅樓夢的故事?

 

這棟老別墅已改裝成東方魚骨藝術館

 

這廊柱氣勢不凡,之間的雕鏤裝飾獨具匠心。

 

改裝成住宿旅館的老別墅

 

 改頭換面成了咖啡藝品店的院落

 

廢棄的老別墅,似乎在悠悠的訴說著塵封的往昔

 

風華不再、殘敗破落

 

一路下來,看了不少的老別墅,無法得知裡面還有沒有人居住?很想進入內部參觀一探究竟,但不得其門而入。只好在外牆盡拍些大門過癮了。

 

這門樓很氣派,有頂戴瓜皮帽的門燈在守望。

 

這叫「李家莊」的門樓上刻有龍鳳呈祥的浮雕

 

 1935年建造的?唯妙唯肖的大鵬展翅、傲視天地。

 

左右對稱有景深、氣勢恢宏。

 

中國傳統的飛簷翹角式

 

「金瓜」再度現身,而且是三個。

 

這家門樓樸素無華

 

一座教堂

 

這一片屋宇瓦頂有點南歐風格了

 

信步來到鼓浪嶼風琴博物館,跟先前的古鋼琴博物館形成珠璧聯輝。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依山面海,在海上遠遠就可以看到這一頂大紅帽,故此成為鼓浪嶼的地標性建築。又因該樓巨大圓融的紅頂蓋獨樹一幟,有八卦形狀,故被稱為「八卦樓」。八卦樓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曾經是廈門市博物館所在地,現在該館已經搬遷到新建的文化藝術中心,這裡就改爲風琴博物館,在中國獨領風騷

風琴博物館於2004年11月開始籌建,2005年2月1日部分藏品對外預展,陳列的是旅澳華僑胡友義先生收藏的管風琴、簧片風琴、手風琴、口風琴等各式各樣的古風琴珍品,不僅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古風琴專展博物館。遊客在這裡不但可以看到各種管風琴的外形與內部結構,還能欣賞到風格獨特的管風琴演奏。

 

八卦樓正面

 

八卦樓側面

 

從「八卦樓」望向海對面的廈門

 

博物館大廳上方樓頂,即為模仿阿克薩清真寺的圓形穹頂。這就是那頂大紅帽的內部,一派秀氣素雅。

 

還好,館內未禁止攝影。

 

 

 

 

高達6米、體型巨大的諾曼·比爾管風琴,1909年產自英國。

 

這是1893年製造於美國的AOLIAN風琴

 

 

 

連踏板都很講究

 

 

 

彈這樣的琴,須要七手八腳才行,視力也不能馬虎,得明察秋毫。否則光是目視那些林林總總的按鈕與琴鍵,就夠讓人眼花繚亂了。

 

 

 

這個木雕踏板很奇特

 

 

 

上面幾座管風琴金碧輝煌

 

這個簡直是管子大會師了

 

這裡展示管風琴所使用的各式各樣管子,我們看的嘖嘖稱奇,大開眼界。

 

參觀完畢,我對這位傾資收藏古鋼琴和風琴,並悉數捐獻出來的胡友義先生充滿敬佩與好奇。上網搜尋後, 方知他剛於今年的7月12日因病去世了。

胡友義先生於1936年在鼓浪嶼出生,自幼學習鋼琴、小提琴,中學時期曾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後來以全額獎學金考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繼而到奧地利研修鋼琴。學成後曾以鋼琴家身份在香港及歐洲各國教授鋼琴。1974年,他在一個拍賣會上收購了第一台鋼琴,此後便對古鋼琴情有獨鐘,逐一收購。之後為回饋他熱愛的家鄉,捐出畢生收藏,創立中國獨一無二的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對素有鋼琴之島美譽的鼓浪嶼而言,無異為其華貴王冠上憑添兩顆閃亮的寶石。

胡友義先生畢生對音樂事業有著深切的愛好與執著,更以無私的大愛,把自己的珍藏捐獻出來與公眾分享,嘉惠世人,這種奉獻精神著實可敬可佩。

 

 

2013/10/21 17:05
Dear Chen Mimi(hwayu)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個人(222)鼓浪嶼行腳(下)」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電小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yu&aid=9105892

 回應文章

羽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鼓浪嶼的回憶
2013/11/13 20:04

24年了,看了您這些照片,很想就地重遊

看來鼓浪嶼有些許的改變,那裡只能徒步而行

當年萍水相逢的長輩成了好朋友,未知是否還

健在。謝謝分享~

格友您好:

    我是登山怪傑李小石長子李堯,我的著作「天使向光飛翔-我的盲碌思生活」已由印刻文學出版。此書個人所得一半將捐給身障團體,盼獲支持,謝謝!

另附上博客來的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09943


羽白的自傳小說「天使向光飛翔-我的盲碌思生活」由印刻文學出版,書中
以詼諧的筆法,透過林敬堯的化名,敘述我視障求學,考取正式教師的經過
;最重要,它記錄了我與父親「登山怪傑」李小石相處的回憶,一位父親對孩
子眼疾永不放棄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