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屆仁班 (35) 觀之在之
2010/05/11 14:56:08瀏覽1101|回應4|推薦97

.

.

文 : 10屆 仁班      李 黑

.

時間:2010年4月25日
地點:台北市 當代藝術舘( MOCA TAIPEI :市政府舊址)
註:照片翻印自「攝影家 大衛-拉夏培爾 亞洲巡迴看展 導覽」

 一位跔僂的老人靜悄悄地走入了醫院的手術室,,護士小姐問有人陪你來嗎?他輕聲的回答:「自己一個人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另一位老太太由女兒陪同,顯得有點緊張,真是一樣手術卻兩樣心情。

醫護人員將他推入手術室,醫生對他說明手術的步驟細節及耗用時間。之後,只見一道強光照著眼睛,除了細碎的吱吱聲外,就只剩下呼吸聲。他心中一片空白,茫茫然靜待手術結束。三十分鐘後終於一切結束了,醫護人員把他推出手術室。他左眼蒙了一片鐵質眼罩和紗布,成了獨眼龍。

次日下午回診時,醫生確認水晶體手術成功一切正常,提醒他兩個月內不可提重物與運動。他乖乖地聆聽醫生的指令,不敢造次。當左眼眼罩拿下時,哇噻!以前看景物模模糊糊的矇矓美一掃而空,變成了明亮豔麗到近乎透視的清晰度。他大吃一驚,兩眼現在有天壤之別,左邊看到的有如剛冲洗好的彩色照片,右眼看到的卻是斑駁泛黃的老古董舊照。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突然擁有特異功能了,可以右看陰左看陽、或是右看過去左看現在、甚或右看地獄左看天堂、左見邪惡右見善良……果真如此,則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怎麽醫生隻字未提可能發生這種現象呢?

星期天下午,他來到台北市當代藝術舘前排隊,等待進場看展。這時隊伍前面有一位駝背老人,吃力的推著滿載垃圾的破車走過,步履蹣跚。一位年輕人拿著相機對著老人捕捉鏡頭。啊!這是多麽不協調的畫面,他想,在這麽現代化的台北市居然還有拾荒老人。他觸景傷情,不禁也憂心起自己的晚境來。

等待了約莫一個多小時才進場。展出者是攝影家大衛-拉夏培爾,他並不熟悉,只聼説很有名氣,很多美國好萊塢的大明星都是他的模特兒,光憑這一點就有強大的號召力了。展覽的主題他也不甚瞭解,他猜想多半是老套,大概類似以前看過的人像攝影作品吧。但第一幅映入眼簾的照片盡是一堆裸體橫陳的現代男女老少, 咦!展覽的難道是春宮照?再定神一看標題是「大洪水 Deluge」,而圖面佈局中有一塊拉斯維加斯的凱撒宮的斷垣殘壁,後方則是驚濤駭浪,恍如聖經上所述的大洪水就發生在現代人的眼前,然而我們應何處尋方舟呢?

.

接下來是十幾幅男男女女浸泡在水中的個體像,這是否代表人們經過水的洗禮後即覺醒了呢?他不知道自己的領悟對不對,可這些照片的確標着「覺醒」的命題。

更吸引人的是以米開朗基羅的「聖殤」為構圖,由女星冠特妮-樂芙 抱著因毒品致死的兒子, 手上滿是針毒黑斑。圖的正下方是一天真的小男孩在玩字形方塊,並排出了「天堂到地獄」的字樣來反映當代社會的寫真。

.

另有六幅為「耶穌是我的好朋友」系列作品,以真實的美國日常生活面來反襯聖經故事。 「最後的晚餐」照片裏仍是耶穌基督居中,四周圍坐着美國現代年輕人。他們神情專注,看不出是失落還是認同耶穌基督?但顯然是在認真討論人與神的關係。

.

在毁滅與災難系列中,處處是天災人禍的意象,然而人們是大難臨頭仍麻木不自知。下圖標題為「你可以幫助我們嗎?」在斷垣殘壁前,有一坐一立著的兩個美女,更有一無知的幼童仍在玩弄金球,另一位則縮身於美女與櫉櫃之下,不知是坐以待斃還是期待救援。

.

下圖為「漢堡致死」與「掠奪非洲」兩幅照片,在在反映對美國的飲食文化與侵略輸出的反省。聖戰系列更是反諷美國以宗教之名對石油物資豪取強奪.。

.

.

再往後看是大衛的一些早期的攝影集,有幾張普普藝術照。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黑膚明星濃粧豔抹成瑪麗蓮夢露的樣子,有點怪異也有點滑稽。還有瑪丹娜, 玉婆伊莉莎白-泰勒,小甜甜布蘭妮,李奥納多-狄卡皮歐,女神卡卡,還有洛基與第一滴血的肌肉男主角,他已忘了他的名字. 反正那些美國大明星對他而言也沒什麽要緊,留給年青人去FUN罷!

從頭到尾看完了,他有一個看法,右眼看到了David的過去,一個攝影匠的時代;左眼則看到David如何在攝影中加入自己元素與思想,而轉化為師之別就在於此.。David是以所熟悉的基督教與聖經故事為藍本,米開朗基羅的教堂壁畫為架構, 用古與今的元素來佈局。看似不協調的畫面,其實是以強烈的對立與衝突,來反映現今世界與美國的墮落現象,值得我們思考與反省。

他不由興起一個念頭,想看到一些以其他宗教如佛教、回教等故事來反映各種爭戰與恐怖活動的攝影系列作品。顯現那些行動與作為是由少數人利用人民對宗教的狂熱或一己之私,以不當方法與狠毒的手段達到其目的。這不僅荒謬而且違反教義,亦凸顯天使與魔鬼的差異就在一念間, 天堂到地獄亦決定於方寸間。更希望有東方攝影師能用其鏡頭顯現東方與西方思唯之異同,若在他有生之年能有此機會用其特異的左眼與右眼功能來比對與印證這些作品,也算是了卻一樁心願了。

.

.

.

.

.

.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yu&aid=4022978

 回應文章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除了內障
2010/05/25 05:53

觀之在之

黑白分明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觀
2010/05/17 18:11
當代的藝術表現常常用諷刺、戲謔、對比的手法講故事,不論哪種表現媒材,好像大多脫不了這個軸心。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有意思!
2010/05/12 12:12

可惜許多人不太能接受荒誕和諷刺的藝術?!

有時候誠實的寫出自己的想法(試探),都會擔心會有副作用!!


沉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導覽
2010/05/11 18:14

獨特的導覽方式!

感謝介紹 David Lachapelle 的系列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