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物、運動非萬能 看病不吃藥 血糖降不了
2013/03/06 00:01:34瀏覽1407|回應0|推薦0
【發稿人】書田診所 新陳代謝科主任 洪建德
【發稿日】102年03月07日(星期四)
【新聞稿】
51歲張無為先生,在20年前就已發現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剛開始數年還在否定期,完全不加理會,但是每年公司健檢都出現許多紅字,被主管說繼續『滿江紅』,會影響公司績效,需要改善。因崇尚自然療法,雖看過醫師,只願意經由運動及飲食來控制,但效果一直不佳。直到5年前警覺到身體逐漸軟弱,才開始服用口服藥,但仍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建議施打胰島素,但是被病人堅拒,硬撐了1年後,4年前終於願意施打胰島素,4個月前來初診【註一】,已經出現腎病變及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
至診所初診當時,醣化血紅素為7.3%,肌酸酐1.5mg/dl,微量蛋白尿300.25*100/49.9=601.7µg/mgCr。初診後歸卻使用胰島素,醣化血紅素也在經過4個月治療後複檢醣化血紅素已經降到7.0%%,且不再發生低血糖,體力變好,對於胰島素不再懼怕,蛋白尿預計在半年後會明顯減少,肌酸酐也漸漸恢復到1.3mg/dl以下,但已經出現腎病變,唯視網膜出血造成的視力已經無法恢復了。
39歲佐藤鈴木不理先生,是日本東京世田谷區有名的壽司屋的中堅幹部,7年前他被派來壽司屋台北分店工作,成績良好,在3年前再度被派遣來台北。某天聽說他被同事發現昏倒,送到醫學中心,診斷為頻發性心室早期收縮(frequent VPC)與高血糖症,醣化血紅素高達15.7%。
鈴木佐藤先生是一位害羞的單身漢,標準宅男,每天下班就待在宿舍看電視或打電動,每天生活規律,沒有運動。雖已有長年從未治療的糖尿病,且每天最愛的是可樂每天不離手,由於單身赴任,也沒有人督促過他要看病。
在他出院後至門診初診時,醣化血紅素仍高達14%,之後血糖在胰島素治療與衛教後,規則服藥,4個月當中逐漸回復到7.5%,之後便未再回診追蹤治療。但突然不明原因不再回診。2個月後,被電話告知,鈴木佐藤不理先生已經離開人世,醫學中心的死亡診斷書直接原因為心室細動,先行原因是糖尿病高滲透壓高血糖症HHS。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現在許多國民健康意識上漲,但是尋求完整醫學知識卻有困難,經常聽信似是而非的資訊,像是『台灣人吃藥太多』,或『只靠運動或食物治療就可以治百病』,所以有許多名人,長年有糖尿病,卻未規則服藥與接受監測醣化血紅素,以致在爬山或打高爾夫球時猝死。
洪建德指出,門診中『只看病,但不吃藥的人』也見增多,且經常一開始就質疑醫師開藥的動機與藥物的安全性,即使醫師已經把血糖下降到世界的高標:醣化血紅素=6.5%%,或是微量蛋白尿已經減少過半,甚至於傷口痊癒,陰道不再感染,或是體能與體中重復原,仍卻相信質疑毫無根據的傳言,如:吃藥或打胰島素會越嚴重。
糖尿病可以光靠飲食、運動治療嗎?洪建德說,在剛開始可以,例如醣糖化血紅素在8.0%以下時,但是糖尿病在每個人表現與預後都不一樣,不是一定都可以。若一昧的少吃飯,不管熱量,多餐次多熱量(自以為是少量多餐),結果總熱量更多時,可能飆高血糖(總熱量更多時),或不規則多餐時使血糖起伏不定(不規則多餐時),反而造成傷害!運動的部分,若血糖在350mg/dl以下可能會降低血糖;超過350mg/dl且有酮酸血症時,則會引起不可逆且急遽上升的血糖與酮酸。所以正確的飲食與運動治療,才能使糖尿病好轉,否則沒有監測時,反而適得其反。
糖尿病患常見迷思!洪建德提到,對於糖尿病,許多人會有些迷思,像是認為糖尿病有秘方、治療飲食很難吃、少吃藥就沒副作用、少吃藥物就不生病、現代藥物傷肝腎、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併發症是逃不掉、少吃一點食物,血糖就會正常…等,其實大多是誤解!,糖尿病目前沒有秘方被發現過,飲食只要注意維持生理恆定性,其實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在生理上無機制感覺血糖高低,多數人沒有同步學習血糖與伴隨感覺與症狀,所以血糖起伏不定或飆高也很難自我感覺發現。【註二】
最後,洪建德提醒,糖尿病的併發症與血糖高低相關,且越晚治療,等於累積嚴重不可逆併發症的機會。控制血糖的古典口服藥物數十億人用過,無致命副作用,即使末期腎衰竭時,也極少數人發生乳酸中毒。適時的使用胰島素有緩解肝腎慢性衰竭,防治老人失智,回復身體質量等效果。若罹患糖尿病,應該面對他,立即就醫諮商、治療、監測,改進。,而非放著不管或只看醫生不吃藥,或自行發明療法,或自我照顧知識還未確定時,全憑自己感覺,就任意改醫囑或自行減少藥物,或若停止藥物,容易發生敗血症、酮酸血症、新血管病、或末期腎病,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新聞連絡人】公關助理 曾華宜 電話:2369-0211轉3532,0910-018779
公關襄理 林怡靜 電話:2369-0211轉3510,0935-823611
公關經理 謝洹棋 電話:2369-0211轉3533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