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文情懷
2007/08/21 20:14:28瀏覽585|回應0|推薦4

人文情懷

作者:高希均

  《紐約時報》的例子

  美國專家們認為:接受過美國大學人文教育的學生,他們就能夠讀懂:《紐約時報》、《科學人》、《華爾街報》、《紐約客》、《經濟學人》等書報雜誌,並且容易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只要在美國,我當然會看《紐約時報》。讓我首先承認,以它星期天兩百多頁的報紙來說(外地的零售價為五美元),有一半是我看得懂的:如國際時事、新聞評論、財經金融、體育、旅行、書評;另一半基本上讀而不懂的:科學、醫學、文學、法律、宗教、語言、考古、建築、音樂、舞蹈、戲劇……。

  看不懂不是語文的問題,是知識不足的問題。這正反映出自己當年在台灣讀書時,都沒有接觸過的學科。年輕時沒有底子,工作後忙於專業,再要從頭學習談何容易。生活在西方社會,就會深切體認到自己做一個現代人的欠缺。

  當專業以外的知識酖酖尤其是人文素養或泛稱的通識教育酖酖所知有限時,就出現了專業之外的外行現象。自己正就是這麼一個難堪的例子。

  為什麼一個在台灣的大學生大體上都可以讀懂國內的報紙?原因是台灣報紙的水準是在配合讀者的程度,而不是在提升讀者的水準。

  那麼為什麼《紐約時報》會有那麼「高」的水準?實際上也無所謂「高」水準,它只是配合美國知識分子的閱讀程度。這就是說,人文教育普遍的美國社會,它們的知識分子是喜歡讀那些題材的。

  台灣則不然。事實上,台灣早已出現專業外孤獨的現象而不自覺。我們周邊有多少讀理工、讀財經、讀醫農的朋友能侃侃而談哲學、宗教、藝術、文學、音樂……?因此大家就很自然地接受不需要什麼知識背景的八卦、暴力、情色、內幕及政治口水戰的題材。只要社會上人文素養低落,媒體的素質是難以提升的。

  如何來改善這種專業外很外行與很孤獨的現象?一個可行的方法,當然就是透過教育體系,要求學生修習通識課程。

  知識人的四個學養

  二十年前,我在台北出版了一本書,書名是《經濟人與社會人》;八年後,在大陸出版了第一本書,書名是《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這兩個相似而又不同的書名,是在反映兩個社會,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我對它們不同的社會期望。

  近年來,我又鼓吹「知識人」這個概念來涵蓋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科技人。一方面是延續我國歷史上「士」的傳統,把「知識分子」披上更廣義的「新衣」;更重要的是要與當前大家提倡的「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知識世紀」、「知識時代」接軌。

  科技腦

  在全球化時代,我心目中的「知識人」要擁有四個學養:科技腦、人文心、中華情、世界觀。這四個學養,或許也可泛稱為「人文情懷」。

  科技腦:過去半世紀台灣經濟奇蹟的功臣,幾乎全是科技背景:從尹仲容、嚴家淦、孫運璿、李國鼎到趙耀東、李達海諸先生,這些財經首長們都擁有第一流的科技腦。

  沒有現代科技,就沒有現代社會。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科學家或工程師,更不是只有科學家,才有科技腦。科技腦是指要有一些「科技人」的思維方式及工作態度,並且要認真地學習他們的優點:

  ˙嚴謹:不馬虎、不獨斷、求客觀、求公正。

  ˙實證:相信事實,不相信神話,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創新:冒險有理、失敗無罪。

  ˙擇善固執:「對」的就要堅持,「錯」的就要放棄。

  ˙目標導向:目標既定,全力以赴。

  人文心

  人文心:一個社會如果只有科技,沒有人文,社會會變得乏味,生活會缺乏氣質,生命會喪失光彩。

  有益於人類的「科技」,能帶來財富、效率、秩序、進步;正如有益於人類的「人文」,會帶來自由、公平、哲思、福祉。

  「人文心」是「以人為本」。當以「人」為核心時,就要培養及發揮高尚的風範、謙和的氣質、大愛的情操、人性中的尊嚴,以及共享的信念:

  這些信念包括了:

  ── 對公平與法治的堅持。

  ── 對教育機會的普及。

  ── 對全民財富分配的關懷。

  ── 對歷史、哲學、建築、藝術、音樂、語言……的重視。

  科技可以「富國」、「強國」;人文則可以「立國」、「興國」;兩者當然要相輔相成。一個社會擁有現代的厚實科技,又同時擁有無處不在的人文精神,那就變成了令人羨慕的國家,當前的美國、法國與英國,似乎最接近這個境界。

  一位受人推崇的美國自然生態學者葛勞納(William Cronon),曾提出在人文教育薰陶下,特別是年輕人,應當要培養出十項氣質。摘引出來供大家思考:

  (1)耐心地聽,並且聽到了別人在說什麼。

  (2)勤於閱讀且能體會其精華。

  (3)可以與任何人溝通,而不顯得外行。

  (4)可以寫得很清楚,且有說服力。

  (5)能解決生活周邊的疑惑與問題(從計算繳稅到電腦使用)。

  (6)重視「嚴謹」,不只是為嚴謹而嚴謹,而是尋求「真相」(或真理)的一種方法。

  (7)遵行彼此的尊重、寬容與自我批評。

  (8)自己清楚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把事情做對。留給下一代一個較美的地球。

  (9)培育以及授權周邊的人。

  (10)與外在世界有良好接觸。

  一個人──特別是年輕人,酖酖真能同時擁有這些氣質,這該是多麼令人讚賞的境界。

  中華情

  中華情:這裡所提出的「中華情」,希望所反映的就是剛去世的薩依德教授(Edward W. Said)所說的「寬廣的人道關懷」,也可以引伸地包括:對中華文化的體會、對中華歷史的認知,以及對兩岸雙贏的鼓吹。

  當前的「中國結」千萬不可變成死結。因此,兩岸的底線絕不可以「中國人打中國人」;兩岸交流的起點一定要從「中國人幫中國人」開始。

  在這分秒必爭的網路時代,兩岸僵持消耗了彼此太多的人力、精力、時間與資源。時間不站在內鬥的任何一方。「歐洲整合」與「歐洲一體」應當帶給兩岸領導人刻骨銘心的震撼。被認為自負的歐洲人,正展現了放棄世仇的大氣魄;被認為崇尚和平的中國人,則一直忙於內鬥,而還自認聰明。

  兩岸的中國人,只有以中華情來展現大格局。有了大格局,如我一再強調,才會有好結局。

  世界觀

  外貿導向的島嶼,應當要擁有世界觀;令人不解的是台灣則是關心內部,少關心外在世界的一個島,就如大前研一筆下對日本人民的批評一樣。即使對鄰近的大陸、港澳、新加坡等地,人民都欠缺了解的興趣。不像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特別要他們的年輕人到國外短期遊學或工作。

  一個教育普及的台灣,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幹的台灣社會,是不應當這樣缺乏世界觀的。因此,一九八六年我們創辦《遠見》的動機,就是要提倡「世界觀」。使台灣島民漸變成「世界村民」。

  創刊詞中有這幾句話:

  「面對這樣動態的、多變的現實世界,如果我們沒有現代的國際知識,我們就無法避免因無知而帶來的錯誤;如果我們沒有遠見,我們也無法避免因短視而帶來的傷害。」

  在這一認知下,全國人民求自衛、求發展的兩個基本工具就是人民與政府要具有:(1)應對世局的國際知識;(2)開拓國運的遠見。

  唯有這樣,中華民國才不會在國際社會中孤立,才不會在世界中國人的心目中孤立。

  知識與遠見的結合,才能夠避免無知與短視,才能夠審察世局,開拓國運。

  台灣需要一個視野擴大運動:全國上下要認清:台灣是國際舞台上的一個小兵,不是主角;也要認清:除了本土,還有世界;除了學習方言,還應當要學習外語。台灣千萬不能陷入夜郎自大或坐井觀天的困境。

  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

  現代社會的一個特徵就是專業分工。它雖然帶來了整體的經濟利益,卻也使個人對於專業領域以外的一切變得疏遠,形成專業領域中卓然有成;專業以外,陌生寂寞。

  對專業以外的人與事,對專業以外的知識與環境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興趣了解,就有可能變成專業外的孤獨;甚至變成專業外的「文盲」。

  在台灣社會中,我尊敬那些在專業領域中表現出色的人,但也令我嚮往一些在他們專業領域以外,所表現的博學多才與人文素養,例如清華大學的前校長沈君山、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及實踐大學校長謝孟雄。

  與年輕朋友交談時,我常向他們鼓吹:不要羨慕那些大官、那些巨商、那些新貴;而是要學習那些專業以外也不外行的人!學習他們在專業中,可沉醉其中;學習他們在專業外,也享有人文情趣。

  一九八○年代的美國社會曾流行過「功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iterate)一詞。它是泛指那些缺乏處理生活及周邊環境能力的人:如不會讀家具組裝的說明書,不能修理家中水電的細微故障,不會填報所得稅。把西方社會這種「實用性」的定義用到台灣,我們也會出現驚人的數字。我常擔心愈會用筆考試的年輕學生,愈不會用手來處理生活上的問題。

  人的一生就是在尋找各種因素的平衡:家庭與工作,所得與休閒,儲蓄與消費,小我與大我。

  要做一個內外兼顧的人,我想不能超過八分時間用於「專業」,不能低於二分時間用在吸取「專業外」的知識;否則,就容易變成「太多專業,太少人味」。專業知識可以使自己擁有生活的舒適;人文素養才能使自己體驗生活的豐富。

  一個圓滿的人生是指:專業領域內是內行,專業以外也不外行。不僅要做一位完美的專業人,也要做一位有人文素養的現代人!

【2004/08/23 聯合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anconcern&aid=117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