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20 20:05:12瀏覽1426|回應1|推薦6 | |
我為什麼要談美 作者:漢寳徳 近若干年來,我有機會公開演講,總會談今生的最大遺憾是沒有從事大眾美育工作。記得很多年前,教育部要我籌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時候,我對當時轉述部長意思的施次長說,我想替教育部做一點事,但不是籌劃一座博物館,而是研究進行全民美育。在他聽來,這是一句不著邊際的話,所以沒有回答我。當然了,哪有主人請客吃西餐,客人堅持吃中餐的,何況教育部的工作有全盤計畫,哪能聽我一句話就有所改變。但是我說的是心裡的一句話。 說起來也很難令人相信,我是學建築出身,並沒有認真學過美學,即使對美術史與現代美術滋生興趣,與美學尚有相當的距離,但是自我回國擔任東海建築系主任開始,就深切的感到國民美育是國家的大事。由於國民教育中,德、智、體、群、美的五大目標,「美」字一直沒有有效執行,使得我國的國民普遍有美盲的問題,一直是我感到很痛心的事。 後來我接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工作,一幹就是十幾年,我盡其可能在建築上、展示上,甚至一些與觀眾相關的細微末節上考慮美感,因為我覺得科博館既然是大眾教育的場所,除了發揮科教的功能外,也要擔負美感教育的任務,使觀眾感受到美的存在,是大眾教育機構的責任。由於這個信念,我對形貌的要求就苛一些,有些同仁不了解,認為我只注重美。其實我只是在崗位上盡一點責任,聊補心靈遺憾的萬一而已! 美感是文明的基石 為什麼我對美育看得這麼重要呢? 首先,我感受到美的力量,認為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我深刻的認為一個文明的國家,是建立在擁有美感的國民身上。許多人把美當作表面的素質,認為美感是膚淺,其實美感是文明的基石。民國五十六年,我自美返國,經過西歐一些重要文明國家,深切的體會到歐洲人對美的敏感。那時候歐洲人離戰後不遠,尚相當貧窮,我到了巴黎,住到左岸的一個小旅館裡,有一天晚上,在塞納河邊,聖母院的對面,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欣賞落日餘暉中的美景,看得有些出神,一位操美語的遊客靠在我的附近,忽然對我說,是美的崇高力量使他們創造了這樣的文明吧!我回頭尋找這個聲音,這位先生向我眨眨眼,大約以為我聽不懂,就慢步踱過去了。 我深深的回味這句話,人類創造燦爛文明的動力究竟何在?也許有說不清的動機,但是滿足了最基本的欲求之後,而仍要上攀高峰,必然有一種崇高的力量在推動著,那是心靈的呼喚。 十二世紀的歐洲是貧苦的,大家都吃粗劣的食物,住在低矮的棚子裡,但是他們會建造如此精美的教堂。不但建造了高大的廳堂,高插雲霄的尖塔,每一塊石頭都琢磨得光滑美觀。誠然,把生命的價值放上去,這是宗教的信仰帶來的力量,但是上帝沒有要他們建造得如此精美,我深信在他們的內心裡,有一種美的標準高懸著,不達到誓不甘休。他們把美的精袖與宗教信仰融為一體了。 天主堂的精神一直帶領著歐洲人走過了七、八個世紀,在以後的每一個時代,生命都有所改進,風格都有所新創,甚至宗教信仰也不同往昔了,但是那尚美的心靈似乎一直存在,引領他們一步步跨進二十一世紀。 文藝復興以尚美的精神領軍 近代的歐洲把這種尚美的心靈稱為品味。在今天,由於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早就把品味視為中產階級的註冊商標,認為與財富相關,這雖不無道理,但是自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知識分子幾乎無不以品味為心靈的支柱。文藝復興是一個文化階段的名稱,是西洋人心靈解放的大時代,所涉及的變革十分龐大,然而這個改革是以尚美的精神領軍的。 文藝復興的藝術大師,由於追求美,發現了真,而成為科學的基礎。追求人體之美,發現了人體的科學;追求自然之美,開啟了自然科學,美實在是啟蒙時代理性的內在動力。到了做機器的時代,歐洲的匠師又把前人造天主堂的精神施展出來了。他們做一只錶,要與大自然的運動相配合,要求準確,而機器的外表又要精美珍貴。美好的機械動作是匠師們努力的目標,在他們心裡有一種美感指引著。 美感是人類尊嚴之所繫 我曾去過一些落後的國家,比如印度。我的感覺是他們完全丟掉了美感,在窮苦的加爾各達,在偏遠的鄉間,現代印度人似乎只是在追求最基本的生存,不知作為人類的尊嚴為何物。沒有文藝復興,古代燦爛的文明與今天的印度人已完全無關,只是招攬觀光客的工具而已,即使較近期的塔伊瑪哈,對於今天的印度人也只是水中之倒影而已。 美是想像力的源泉,是人類尊嚴之所繫,是內在生命的動力,可惜今天的中國人也把它丟棄了,我不想討論中國人何以沒有發展出科學,只想說,過去的文明也是立基在美感之上的。 美感也可成為一種文化力量 傳統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是愛美的人,甚至以美為生命的。他們都是書法家與詩人,不具備這兩個條件,也就沒有進入政府為民服務的資格。在他們的生活中,作為一個文人所需要的器物,無不具備美質。在今天看來,令人惋惜的是,傳統的中國不乏美感,卻沒有把美感轉變為一種文化的力量,只把它視為生活的點綴。 要怎樣去認識美的文化力量呢?只要看工業生產就可以了。台灣傲人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富裕的生活,可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所賺的錢是一點辛苦錢。我們的工業基本上是為西方人的工業服務,牛肉被他們吃了,我們不過喝口湯而已。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認識美的修養,創造美的能力。我們沒有吃智慧果,所以還沒有見過美的大千世界。 我每次拿起一條領帶就不禁感嘆,西洋人做一條領帶幾乎可以賣到中國人一套衣服的價錢,為什麼?在物質豐盛的今天,東西已不值錢了,值錢的是其內在的價值。什麼價值?就是美的價值。美是今天的文明向上攀升的目標,可是一個民族不知美為何物,要如何攀升呢? 在台灣的我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精袖的目標,就大量的走向宗教尋求寄託。西洋人由於在宗教環境中充斥了美感,因此結合了美感與領袖的力量,他們才能經由宗教信仰自美感中找回了自己。他們的美術與音樂莫不是自教堂中發展出來的,可是在台灣,宗教環境中沒有美:只有寄託,最受大眾尊敬的宗教特質也不過是慈善,消極的消除人間的痛苦。我們無法在宗教中得到積極的正面的力量,只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未可知的超自然的力量。 在過去,台灣只有民俗宗教,是為芸芸眾生存在的,其中只有迷信,是不足論的。近年來,中產階級擴大,可以為知識分子接受的佛教開始盛行,這是一種精神的提升,所以在我內心深處,很希望佛教的發展能像日本一樣,成為高尚美感的源頭。我始終認為日本人所以成為西方世界之外唯一晉昇為先進國家的民族,與他們宗教中的尚美精神是大有關聯的,可惜的是,我們的宗教領袖們極少有人有美的認識,即使有心也是無力的。他們自己缺少體會,所盡心為信徒們安排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宗教中找不到美,至少在學校裡可以找到吧! 傳統的西方教育,在大學校園與內外環境上,非常注重美感,那是因為他們的大學,是來自修道院。他們並不傳授美感,因為美感是他們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尚美的精神使人靜觀,靜觀使人思想,思想產生文明。這是進入牛津、劍橋的校園使人不期而生的感懷,可是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學校呢?問題更嚴重的是,有沒有可以理解美的意義的教育家呢? 美是一種思想習慣 我們大部分的校長與宗教領袖一樣是美感的陌生人,他們知道美是重要的價值。由於不認識美,也是愛莫能助。而且他們所知的美,只是美觀而已。他們認為校園之美是一種外在的品質,很好,但不必要。他們大多無法體會美是一種思想習慣。 至於由學院訓練出來的老師們,除了藝術專業教師,對於美也是一竅不通的。最可怕是國民學校的教師。在國民學校的階段,教師所需要的學問是有限的,一切學習都應該自美的體會開始,可是我們的師範教育顯然沒有體會到這一點。他們以為美育就是要孩子們學著塗鴉與跳舞唱歌。不但一般的教師沒有受過美育訓練,即使藝術專業教師也不十分知道美育是怎麼回事? 我們想改變師範教育的美育觀念有無可能呢?今天看來並無可能。作育國民教師的師範學院都要改變為大學,他們要學中學教師,學科分流了。我不懂教育,卻知道國民教育應該是全人教育,老師們應該「全能」,末來的教師一旦分流,他們與美的距離就更遠了。 我曾經想到有一天,有一群美感的崇信者會通過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逐漸改變國民的素質,可是眼看這一天遙不可及了。因為極少有人像我一樣相信美有一種力量,即使有少數人相信,他們大多認為美的認識是一種天賦,教育是徒勞無功的,而我們期望的年輕一代則受到思想上的困擾,不再相信美感了。 美學作為哲學的一部分,想法太多了,說法太多了,跟著藝術理論的多角化,美所占的份量越來越小,藝術的鑑賞能力向來被視同為品昧,到今天則因藝術思想領域的擴大,已包括了人文科學的全面,即使涉及美,似乎也不太重要了。品味成為落伍的觀念,美感成為階級的偏見。今天涉及美育的年輕教授,沒有人再提倡美感的普及化了。 只有我,也許還有少數我不相識的朋友,還堅持著美的信念,我雖不至於相信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但我是個老頑固,相信前面我所說的,美有一種文化的力量。我相信這一些,是因為我經歷了很多,觀察了很多,比較了很多,我深切的感覺到,因此我知道美的力量的存在,並不是虛幻的。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