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9 08:47:33瀏覽415|回應0|推薦1 | |
在發明文字之前,人類因有較其他種類動物更複雜的語言作為溝通工具,而得以團結合作,並將生活經驗透過語言代代相傳,所以在地球上存活、壯大。 在人類發明文字之後,生活的經驗及歷史文化,得以精確地使用文字流傳給後代,使得經驗智慧及科學技後得以累積及流傳。於是短短數千年,人類有了空前的發展,主宰了整個地球。 語言及文字的可貴之處,從人類發展史來觀察,就能深刻體會。 它們所以能充分地表達人類內在的心思、能精確地將經驗、科技、歷史、文化記錄下來流傳給後世,其先決條件是後代子孫要能聽懂祖先的語言、讀懂祖先的文字。所以,更動語言、文字應十分慎重從事,不該輕易為之。更動智慧、文化、科技的載具(如語言及文字)所帶來的後果,時常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例如,我們透過文字傳承了易經的智慧,但因文字的演變,易經裡有多少文字在現代的理解裡出現了歧義? 歷代有多少不同的見解及不同的註解? 哪個才是原著的原意? 可曾有人研究過我們因文字的誤解而失去了多少先人留下來的智慧? 又如,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許多千古名方,到了明朝以後療效卻變差了,只因李時珍未考慮從漢到明,度量衡已有多次改變,在本草綱目上誤會了原藥方的劑量所致。直至現代名醫李可意外發現劑量有問題,再對照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度量衡器具,才將張仲景原方正確的劑量換算出來。在李可之前,有多少人因用錯劑量而藥石罔效? 原因只在度量衡的輕易更動。 又如,我們讀的古詩「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以今音讀之為何沒押韻? 為何以某些方言讀之又是押韻的? 只因歷代語言的變化所致。詩經裡的例子就更多了。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美文化,正一點一滴地在我們手上流失,看了令人心焦,令人心頭淌血。 教育部最近忙著修改「一字多音」字的發音。原本文字發音的形成是「約定俗成」的,然而,那是古時交通不便、資訊傳遞方式不發達、教育不夠普及的時代所造成的憾事。對比現代交通便利、資訊傳遞方式發達、教育普及,教育部應著力的是透過資訊傳遞媒體及教育來導正錯誤的文字及發音,使後世子孫能繼承祖先的智慧及文化遺產,而不是從俗將文字及發音亂改。 猶記高中時,一位國文老師在課堂上曾問我們:「你們還會說母語嗎? 你們祭祖時說的話,祖先還聽得懂嗎」? 多麼沈重的一句問話。看看最近教育部的做法,我體會到當年國文老師的心情。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