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15 03:59:09瀏覽244|回應0|推薦0 | |
在大專技職院校,每年約開始放寒假那段時間都要招開「系科本位」課程檢討會議。 系裡面的老師依不同領域分組,每組除組內老師外,尚須邀請業界專家及學生代表共同參與。 會議的任務是檢討目前的全學程開課時序表,然後依會議結果制定下一年度的新的全學程開課時序表,亦即決定下一屆入學的學生將來要修哪些課程。 古聖先賢留下的教誨是:「教育是百年大計」,如今的教育是一年一計,年年改開課時序表! 更何況,今年制定的開課時序表,效果如何,至少也要等到學生畢業後,觀察學生是否容易找到工作、職場適應情況,才能作出定論,這時來修訂時序表才比較恰當。而這至少也要經歷五年的時間,如今卻是年年修改,所為何來? 台灣教育的主事者往往是想到就做,做了就錯,錯了就改。就這麼錯錯改改磋砣了二十年,躭誤了整整一代的莘莘學子。 每次教育部出了新花招,第一線的老師無不先嘩然後哀嚎。 冷眼觀之,創造這些花招的背後心態,實乃師法歐美,以績效掛帥,訂定指標,滾動檢討所致。連歐美人士都知道一句「滾石不生苔」,我們卻去追捧學習滾動檢討、年年更動的做法。難道台灣教育的主事者如此自卑、這麼沒自信,非以洋人為師不可?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