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7年7月22日大暑(周六)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在世得道之6)
2017/12/02 14:56:36瀏覽21|回應0|推薦0

在初入佛門皈依受戒時,法師都會特別強調,以「恭敬、感恩、虔誠的心」來修行學佛,才能開啟自我的心靈智慧;以「慚愧、懺悔的心」,來覺知觀照自我的身體行為、言語口德和意念思维,才能心領神會「生命重生」輕安、法喜的踏實之境。
至此,大家就會明白「妄念」即煩惱、菩提即「道心」的真實法義了。但是煩惱心與道心並未離開過吾人當下的「本心」啊!
因此才會說「煩惱即菩提」,至於大家能否在此生此世「在世得道、成就菩提」,那就是個人的事了,與法師絲毫沒有任何的瓜葛,畢竟「說法者」不執著弘法辦道的心態,本來就是「無說亦無得」之境。
而「在世得道」的心境,並非能用筆墨、言語所能形容一二,唯有抵達之人,才能會心一笑的覺知體會之境。
所有世間凡夫的虚妄墮落與煩惱痛苦,絕不是任何的魔眾來加害,不必指天罵地的埋怨命運罪業的報應,這一切的「遠因」,其實就是當下的「受苦」了。
地藏經云:一切命運的苦受,都是自己招來惹來的。今日的心性成熟幾分、明日的光明命運就會有幾分,當下藉事練心,淨心覺照的調整、修正自己人生觀的心態與認知,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就要自己努力去經營。
「幸福」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自己先要擁有身、口、意的真善美之心,才會過著幸福的人生。
「在世得道」也不是理論和研究出來的,而是身歷其境的無私放下與慈悲智慧的奉獻,遠離所有的空思迷妄,才能印証自己内在心靈「未曾流轉生死、早已成就的那顆心」。

(文圖:"芋頭王"健城師兄,所提供的三百多棵檳榔心芋頭苗,初步已經在山區培育成功了。
接下來,要開始剪除分叉的芋頭小苗,以利母株的根部開始碩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27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