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言宗 漢傳大乘密教心中心經密系列(心靈早課1831)
2024/06/10 11:53:45瀏覽16|回應0|推薦0
真言宗「漢傳大乘密教」 心中心經密系列~
卍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 2024年6月10日(週一)心靈早課1831集
達摩祖師論集「悟性論」之1
今天是「達摩祖師論集悟性論」的第一堂課,我們可以一起共同分享1900年前,將祖師一生「修行悟道」的風釆與成果,也就是見性成佛的觀念與心態,拿來調整修正我們今天修行學佛的盲點,才能真正「通達領悟」受用生命實相的真理與真道。 「悟性論」顧名思義必須以自心的本覺悟性「不可以錯覺」,來心領神會祖師的各種譬喻形容與開示。 譬如:很多佛弟子都會夢昧以求的「相信」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希望臨終時清淨如來能前來接引,所以「相信」佛法是進入皈依學佛的第一步,這也是一種正能量的祈願與祝福。 恰似孩子初入小學開始學習人生,從「相信、了解、實踐力行、印證真理所在、到發出五弘誓願」的五個學習階段,最後才能圓滿心智的發出五弘誓願,行持菩薩行的六度萬行(持戒、佈施、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因此第一步「相信」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是非常幸福美滿的信念,但很多人「往後餘生」只停留在「相信」的小學階段,卻不願意跨出一步去「深入了解」,去印證自己所相信的真理對不對,終其一生只想留級的停留在小學階段,不願意升學到初中、高中、和大學去受教。 就如同「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為何臨終時還渴望如來前來接引呢? 這只是代表自己臨終時,還再錯覺錯悟了「如來」的真實義。 嚴謹的說,「發願往生」對年邁臨終之人來說,的確是「尊重人性的臨終關懷」,也是很棒的一種接引教導方式,但對年輕人與出家學道的人來說,小學的接引受教課程絕對不夠探索「了生脱死與明心見性」的,因為博大精深的佛教不是只有小學的課程,光是停留在小學階段的「相信」,卻不想升中學去「深入了解」,當然就無法身歷其境「實踐力行」去大學行持無私利他的菩薩道,唯有聽懂佛法的人,才會實際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才能「印證」顛撲不破的真理所在,自然就會「發出願力」盡此一報身。 故,信而無解增長煩惱,解而無信增長邪見,深信深解才能堅決無悔的去實踐力行,只有實際去做時才能證明自己所確信的真理完全無誤,最後才會產生「超越自我」的無比力量發願去「度化眾生」。 很多人都會說,其實佛法很簡單、很容易聽懂,但若要實際去做「覺知-放下」,就真的很難、也很不容易的事。 其實真正能聽懂佛法「心領神會」的人,他會無怨無悔當下去做絕對不遺憾、也不錯過,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會猶豫不決的停留在「相信與了解」的階段,這是在形容一般人只剩一張嘴巴在發願,唯獨就是不敢自知自覺的「面對自我」,也不敢去嘗試「調整修正自我」,甚至完全忘失自己修行學佛的初發心,就是想要探索「了生脱死與開悟成佛」的生死事大課題,唯有度化一切眾生別無它法。 換言之,只有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行持菩薩六度萬行,才能真正「度化眾生」成熟圓滿「自我心中一切眾生」的心智,但千萬別「本末倒置」誤以為度化眾生就是要去度化他人。 (文圖:漂亮的碗蓮種籽出芽率很高,全部都發芽長出蓮葉,飄在水面上了~) 金剛乘弟子慧緣、慧心合什恭錄記述编輯 阿彌陀佛 ※台灣新竹横山華嚴寺佛學網站(請點擊進入參訪) #https://www.huayen.com.tw/#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8070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