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1 – 真實行
2015/01/30 21:54:04瀏覽333|回應0|推薦0

181 – 真實行

 

    雪公說:「十行最後為真實行,其體為智度。《華嚴經》上說:『此菩薩成就第一誠諦之語。』誠實審諦,言行相符,即是真實義。締是真理,誠者在儒家為五倫之本,所以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學而能,誠之者學而知之。

 

    這裡所說的誠諦,是以誠來含攝一切的理。《華嚴經》以兩句話來釋之:『如說能行,如行能說。』前面一句是發誓願自利利他,必能如誓而行。後一句是據所行以為他說,令一切都能得度。菩薩成就此行,必有以下的行相:『學三世諸佛真實語,入三世諸佛種性,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得三世諸佛無二語,隨如來學智慧成就。』

 

    所謂的真實語,佛法無不在於利生,然而有方便說、了義說。了義即是真實語,然因眾生不解,所以方便說之,令其體解真實,這仍是真實語。三世諸佛種性一致,以深住實相、契一性之故。諸佛皆是二利善根,菩薩身口意三業自利利他,即與三世諸佛同等。

 

    所謂的無二語,即如說而行、不違本誓,譬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謂的隨如來學習,佛有十力智,已成故,菩薩隨學以至成佛,具十力智,然猶不捨因行,只因無邊眾生待救。《瓔珞經》中說:『釋迦牟尼久已成佛,復來世間八千次。眾生無盡,度化亦無盡。』學習淨土之人,必要發願再來,方能往生。《華嚴經》中說:『不捨一切菩薩行,欲教化一切眾生,悉令清淨故。』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註:十力

 

    指如來所具有的十種力用:

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

 

感想:大乘佛法自他兩利,菩薩乘願再來,是故發願再來度眾是必要的,也是往生的票券。

 

淨域—2015.01.30

 

 

 

 

 

接下文  182 – 信無生之理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20617876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2053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