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12/07 13:21:33瀏覽152|回應0|推薦0 | |
169 – 知法界 雪公說:「不知法界,不足以度化眾生。所以〈十行品〉云:『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進。』法界無邊,約為事理四種(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法界、事事法界)。此一句總說,行菩薩道須學無量法門。大如虛空,小如芥子,悉當知之。假使有一法不知,即是一大障礙。此下三句別說四法界,皆為精進求知的目的。 《華嚴經·十行品》云:『但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進。』其一、知一切法根本性者,乃事法界;自度度他皆是佛法的根本,都須入事法界,自度以淨信為本,度他以慈悲為本。 其二、知一切法平等性者,乃理法界;事有萬端各殊其異,於理上實際平等。動植礦物所以有差別,乃由於眾生心不平等。萬法唯心,法之平等與否,繫於心的平等與否。《金剛經》云:『無我人眾生壽者相。』凡夫虛妄分別,始有四相,不得平等;由此入理法界,故學一切佛法平等性。 其三、知三世平等性者,乃事理無礙、事事無礙法界。《華嚴經疏》云:『三世之事即平等理性也。事隨理融,義含事事無礙。』此二義合起來說,萬法皆有生滅,生滅即是變化。由變化的相觀之,互為障礙。此說無礙者,譬如:法有體、相、用三分,理體平等而事相互異。冰受熱化成水,水再加熱則化為蒸汽(氣)。冰、水、汽三者,事相各自不同,就如同三世(前世、今生、未來)一般。然而洞觀三世悉皆平等,相變而體未嘗變,所以稱事理無礙、事事無礙。」 感想:法界指諸法真如的界限或功能差別,又名「法性」、「實相」等。法界含義多重,華嚴宗依《華嚴經》將法界分為「事」、「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四個法界,此四法界代表了對世界的不同層次認識。「事法界」,是說一切眾生色心諸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理法界」,是說一切眾生色心等法,雖然有差別,而體性為一,同於一理。「理事無礙法界」是指實相之理由事而顯,千差萬別的事物則由得理而成,理事交融,互為依緣而不為障礙。「事事無礙法界」,是說一切有分齊的事法,表面上看雖然有差別,而從一心所顯這個角度來看,則性質為一,故能稱性通融,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菩薩破參明心證知法界實相,生出般若智慧,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攝受眾生,自利利他、福慧圓滿俱足,最後成就佛菩提道;即是「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進」。 淨域—2014.12.07
接下文 170 – 離癡亂行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19548974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