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15 13:28:35瀏覽1140|回應1|推薦5 | |
定陵地宮的玄祕-02 淨域 2007.05.19 肆、定陵的營建 在帝王統治時期裡,陵寢的營建屬於禮制的一環,帝王生前透過建陵,來發揮「正名分、辨尊卑、別上下」的政治威力,神宗自是不能免除。 萬曆八年(1580),神宗首次到天壽山謁陵,雖名為謁陵,但實際上卻是預為勘察山陵,迫於張居正的諍諫,真正的想法並未提出。萬曆十年,輔宰張居正病故後,神宗便於來年春天發佈諭旨,要前往天壽山行春季禮、擇壽宮。禮部先進行地貌勘察,選擇三處萬年「吉壤」上呈;神宗不放心,再讓首輔張四維等人重勘,回報亦復如是。該年謁陵,神宗親自看了三處吉壤,但都不滿意。返京後又再差人擇了十四處,並就中選出三處(形龍山、大峪山、石門溝)繪圖上呈,神宗還是滿腹狐疑。在急切心下,同年七月,再派首輔申時行等人去核視,回報以形龍山、大峪山二處最佳。九月,神宗第三次謁陵,擇陵於大峪山。萬曆十二年,攜兩宮皇太后等第四次謁陵,皇太后亦說大峪山好,才有定論並祭山動土。萬曆十三年,寶城下發現大量石塊,又引發陵地更異之爭,經往復親視後決定不變。前後兩年半,六派官員勘察,四度謁陵,顯見神宗對建陵的重視與急迫。 神宗愛奢華,仿祖父世宗永陵規制營建,禮部雖上諫不妥,神宗仍我行我素。定陵開工於萬曆十二年十一月,完工於十八年六月,耗銀八百餘萬兩,至神宗入葬時,壽宮閒置了三十年。此陵園雖不及永陵大(18萬比25萬平方公尺),但陵院面積卻是第一(47783.75比43090.8平方公尺),外羅城比永陵更為堅厚,鋪石滑澤如新,刻磚為斗拱,牆體雕琢精美,這一切都滿足了神宗的虛榮。 明朝滅亡後,定陵遭到多次的破壞,最嚴重的是李自成焚燒殿門,其次是多爾袞的拆毀碑亭;乾隆朝雖曾進行拆大改小修繕,但民國初年一場大火,將裬恩殿再次焚燬;至此,定陵只剩下寶城、明樓、陵門與幾處陵牆而已。以下簡介陵院各部: 一、三進院落 寶城之前設有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前,設有單檐歇山頂式陵門,現為定陵博物館的大門,也是進入外羅城門後的第一道門,門內兩側原建有神廚、神庫,現已不存。第二進院落,前牆之間設裬恩門,左右隨牆各有掖門一座,院內原建配殿七間。第三進院落,前牆之間建裬恩殿,左右隨牆亦各有掖門一座,院內中軸線上設櫺星門一座,石几筵一套,之後為方城、明樓、寶城。 二、無字碑 此碑坐落於外羅城外中軸線上(此次因直驅陵門,所以未見及),原名是「神功聖德碑」,因碑上無字,所以後人稱之為「無字碑」,碑體本建有亭,清初被多爾袞給拆除。朱元璋稱帝後,在撰寫皇陵(父母之陵)碑文時曾說:「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所以,皇帝碑文必由嗣皇帝撰寫便成定制。 仁宗以後七帝之碑,皆由世宗所立,但為何立碑卻無文,一般推論有二:第一、可能是諸帝之功無出於成祖者,難於表彰;第二、是世宗昏聵迷道,無力也無心去記述先王之功勳。於是立了碑,碑上無字。此後諸帝之陵以此為制,均在陵前樹碑而無字。 三、裬恩門 裬恩門位於裬恩殿之前,是陵寢的正式門戶,定陵的裬恩門原闊五間、深二間,毀於李自成之手。乾隆五十年間,縮建為闊三間形制,如今只剩下須彌座臺基、柱礎石、欄杆與螭首(似龍頭狀的排水器)。 四、裬恩殿 裬恩殿為陵園中的主要殿宇,是舉舉行陵祭儀式與供奉墓主牌位、衣冠的地方,原稱為「享殿、政殿或香殿」;嘉靖十七年(1538)世宗謁陵時,取「祭而受福」、「罔極之恩」之意,正式名為裬恩殿,祈望先祖神靈保祐、恩澤後代。 定陵裬恩殿形制闊七間、深五間、重檐頂;崇禎十七年亦燬於李自成之亂,拆除於多爾袞之手;乾隆時縮建為闊五間、深三間,民國初年再燬於一場無名大火,如今只存臺座、欄杆與柱礎石等。 十三陵中的裬恩殿,僅有成祖長陵的保留下來,依其規制看來,定陵的裬恩殿是重檐廡殿頂,由六十根楠木大柱支撐,每柱高12.58公尺,直徑1.124公尺,高大粗壯世上難得。裬恩殿月臺前後中軸線上,均設有御路石雕,上刻有龍鳳戲珠圖,左鳳右龍,下附海水江崖,顯示皇家陵寢的威儀。 五、櫺星門 櫺星門又稱「靈星門」,為一牌坊門,純是禮制性的建築。古時認為「靈星」屬於角星,而角星為「天門」之象;所以,在聖殿之所在設置櫺星門,其如過天門入天宮般尊貴。 定陵之櫺星門為兩柱式,左右由白石雕成,截面為方形,頂部雕有坐龍,兩龍相對。基座前後各有「石抱鼓」,兩柱間為門欄,欄上覆以黃瓦,中原有門扇,唯今已不存。 六、石几筵 石几筵位於方城前端中軸線上,由石供案及五件石雕功器組成,故又稱「石五供」。石供案即祭臺,為一長方形須彌座式,上刻以紋飾。案上擺置五件石雕供器,中間為香爐,兩側為燭臺與花瓶;此一陳設為十三陵特色,特別增強園陵建築的紀念氣氛。 石五供皆由一石雕成,香爐蓋上刻有一盤龍,龍首朝向陵門,為九龍子中的第八子,名為「金猊」,形體似獅,性好煙火,所以常裝飾於香爐之上。燭臺之形略似古祭器「豆」,燭盤下雕一圈蓮瓣,燭身則刻以雲紋。外側的花瓶,口小腹大,兩耳各雕銜環,穩重樸實。 七、方城 方城是陵寢的標誌性建築,示意寶城即在其中之下。十三陵的方城有三種形制,一是、城內設「T」形甬道,僅見於長陵一處;二是、城內設「直通式」甬道,見於獻陵等九處;三是、城內未設甬道,環城拾階而上,永、定兩陵便是。 定陵方城高10公尺,由磚壘砌而成,基座亦為須彌座,城臺兩側設有礓碴(一種以磚石鋪成鋸齒狀的坡道),人車可達方城頂與明樓。 八、明樓 明樓是建於方城之上的碑亭,呈方形重檐歇山頂式,樓面四壁有券門,樓上匾額書寫陵名。十三陵中,只有永、定兩陵為石構,其餘皆是木構,所以定陵明樓保存良好,今所見定陵明樓之構件與雕飾,全是400年前明代之原物。 九、聖號碑 明樓內所樹立的碑石稱為「聖號碑」,碑制龍首方趺,碑首前後刻以「雙龍戲珠」,碑趺上小下大分五級,由上而下分刻「雙龍戲珠、雲、寶山與海浪」等圖案。碑首篆額「大明」兩字,碑身陽刻「某某某皇帝」,「某某某」是由皇帝廟號及諡號組成。定陵聖號碑書刻「神宗顯皇帝之陵」,「神宗」即是陵墓主人朱翊鈞的廟號,「顯」則是諡號,由此得知墓主身分。 十、寶城 寶城是陵墓的所在地,前與方城相接,四周由城牆圍成圓形,像是一座封閉的城池。定陵寶城近乎圓形,牆高7.23公尺,直徑216公尺,面積約340平方公尺。外牆呈雉堞狀(垛口),每一定距離設石螭首(排水),內牆砌宇牆(1公尺高的牆),中間則是馬道。寶城被封土填滿,中間為寶頂,是一上小下大的圓柱體,由白灰加上黃土所夯築,柱體之下便是埋葬帝后的「玄宮」。 待續…… (玄宮的祕密)
(因為只能上三張圖,又無法調整位置,所以想看詳細圖文者,請進入以下網點:http://tw.myblog.yahoo.com/golden-2007/article?mid=1135&prev=1149&next=1134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