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3 16:14:27瀏覽741|回應0|推薦4 | |
將匠獨韻的景德古窯 淨域 2005.03.21 自古以來,老祖宗以為所居之地為天下之中心,故所處之域稱為「中原」,周界蠻夷則尊以「中國」之名,不論歷史的流轉、朝代的興替,中國一直代表中華民族。在浩瀚的中國古文化中,有兩樣東西令世人難忘,那就是「絲綢」與「瓷器」,借此成為中外交流的橋樑,中國也因此博得了「絲之國」和「瓷之國」的美名,「China(瓷器)」也就成為中國之外名。 中國瓷器的歷史源流甚早,先期是以「區域化瓷系」為特徵,此起彼落地發展。隋代以前,中國的瓷業中心在浙江和四川;唐及五代以浙江、河北、湖南、江西為中心;宋代以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河北、山西、廣西、廣東為代表;元、明、清以後則主要集中在江西、福建等地。從瓷器發展的歷史看來,江西瓷器是以穩定的態勢發展,並逐漸走向輝煌。唐、五代以前,景德鎮之名不如浙江的越窯、河北的邢窯及湖南的長沙窯等;此一時期,完全是「南青(越窯)北白(邢窯)」的局面;到了宋代,瓷器美學—「素雅沉靜」的風格形成,景德鎮獨具風格的青白瓷器(也稱「影青」),因其色質如玉的高貴品質,受到中外上流社會的青睞。 對景德鎮來說,宋代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代;在宋代之前,景德鎮曾有「新平鎮、昌南鎮、陶陽鎮」之名。宋代南北名窯林立,知名的有「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而當時的景德鎮瓷業生產也進入一個嶄新時期,所產的青白瓷更成為全國的代表產地。由於景德鎮拉製的瓷器「土白、質膩、色潤」,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年)宋真宗趙恆派人到此監製御用瓷器,底書「景德年製」四字。由於所產之磁器光致茂美,海內外紛紛仿傚,於是天下咸稱景德瓷器,導致「昌南鎮」之名逐漸衰微;此後,「景德鎮」之名延用至今。元代以後,景德鎮瓷器統領中國瓷器江山近七百年,在「瓷之路」上成為中國瓷器貿易的最主要力量,奠定了其在世界陶瓷業界的堅實地位。 民國九十三年年十二月十五日,筆者造訪景德鎮古陶瓷博覽區,其位於珠山區楓樹山盤龍崗,由陶瓷民俗博物館與古窯組成,以明清建築群為主體,並以園林式的佈局構成獨具特色的古文化區,是景德鎮悠久歷史文化的縮影。來到博覽區,主要參訪古窯,門前的兩座石獅,既雄壯又威武,好似與紫禁城中的相彷,門楣上「古窯」兩字蒼勁有力,刻於青石之上,應是名家之筆。古窯可分明式手工作坊、畫坊和鎮窯三部,其生產工具、工序和原料均與《天工開物》記述相同,以下僅就參訪所見所聞略述分享於下。 此一博物館仍有師傅依古法製瓷,我們依著導覽細細浸染於瓷作中。首見一滿頭白髮的陶工,瞬間以木杵搖動轉盤,一時以雙手擠捏陶土,利刀一橫,三兩下一個陶碗就成形了,在工序上,這稱為「作坏」,但當地喚為「拉喇叭」;另因拉坏師傅長期盤膝勞作,致使雙下肢節變形,走路一跨一跨的,故又戲稱拉坏師傅為「螃蟹」。陶碗粗形後,便須「印坏」;此道工序是利用一模具來加以定型,此模具因似人頭,故名「死人頭」,印坏的動作稱為「拍死人頭」;係將泥坏套於模具外,復以竹板邊打邊轉,使泥坏與模具吻合,因其動作如「判官」,故俗稱此工法為「包公審案」。 第三道工序是「利坏」,只見師傅以板刀、內修刀及補水筆修整泥坏,其目的在使坏體表面光潔、規整一致,因長期盤腿彎腰撲伏在坏車上,故背駝腰彎挺不直,綽號為「蝦公」。最後一道工序則是「煞合坏」,係將泥坏或浸置於透明釉水中,或以木杓勻澆釉水,或以分水筆塗畫,其手法細膩、快穩、準當,目的在使泥坏勻稱無縫,因整日忙於配釉、補水、施釉與晒坏之上,被比喻為「馬」。周遊一遭方知什麼叫「老師傅」,沒有光陰的淬煉,那來利落的身手。但從「螃蟹」、「蝦公」與「馬」的戲稱中,亦不難體會出工人的勞苦與無奈。餘後的畫坊,自有其精巧與功力,不容贅言。 製陶之工法雖重要,但原料的取得亦是寶貴。景德之陶土,來自於高嶺,故稱之為「高嶺土」。有好土也須要有好水相配,在此一作坊仍留有一古井,此井水使「土得水而活,水得陶而媚」。練泥是做坏的前行工作,自有其一套規矩,稱之為「三踩兩響」,也就是琢器練泥時須「腳踩泥三下、鏟拍泥兩次」,目的在排除泥料中的空氣,使之溶合與熟透,亦即「三道腳板兩道鏟」;這與台灣坊間麵食標榜以十七道工法製成,有異曲同功之效。 一旁的古窯凝淨地享受著冬陽的烘照,此窯為碩果僅存的柴窯,所用之柴火為松柴,喚名為「鎮窯」,始建於陳代,至元朝有窯三百餘座,終年爐火不斷,足見其規模之大。因其使用松柴為燃料,熱源利用率高,故適於燒製「顏色釉、青花瓷與玲瓏瓷」,產品被視為珍品。窯邊的空地上堆置著如小丘般的松柴,此柴堆稱之為「柴垛」,係將松木鋸成七、八寸左右的木段,後再劈開成片狀,成為「虎片柴」。在堆置保存柴木上,窯工想出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將窯柴堆成垛,形似房屋,底下通風,既免雨淋受潮,又防柴木自燃,是此窯的另一特色。 陶坏既成,就等待入窯煅燒,此一過程稱為「燒煉」,行業稱為「燒窯業」。如果深入了解,燒窯業還細分各類門;前所提及的松柴,稱之為「窯柴行」;砌窯、修窯者,稱為「窯磚業」;提供製品裝盛者,稱為「匣缽業」;不論如何,總稱為「窯工」。入窯第一道程序是「挑坏」,係由窯工以木制或竹制將作坊的製品挑到窯坊。第二道程序是「裝匣」,由窯工依坏件之不同,分裝於匣缽之中,此匣缽以耐火材製成,是盛裝坏件的墊具,目的在保護製品及避免窯火直燒,其狀有喇叭、直筒、圓筒、齒、盂、三足、缽形等類,因型式統一,利於分類及窯內空間的充分利用。第三道程序是「滿窯」,也就是成坏入窯,因為經過「裝匣」的過程,此道程序即在依製品之不同,分置於窯內各不同火位,以達到最佳的燒煉。第四道程序是「燒窯」,為成品好壞的關鍵處。鎮窯係一「蛋形窯」,前高寬,漸向窯尾收攏,窯尾煙囪高聳,其高與窯身同長,由「火口」起,依次為「窯膛、掛窯口、餘膛、觀音膛及煙囪」,特點在於「窯燒時間短,熱耗低,各部濕度不同,可裝燒不同製品」。燒窯時窯火的控制非常重要,此時由專業的「把樁師」依火候掌握投火的時間與數量,一般區分為「澑火、上半夜與下半夜」;窯火是窯內火燄流動的方向,一般可區分為「升燄式、半倒燄式與平燄式」;鎮窯與國內知名之水里「蛇窯」,皆屬平燄式窯火;為使火力上達,火口至煙囪有一定的傾斜度。最後一道程序是「開窯」,也是驗收成果的時刻,窯工的辛苦在此一刻得到報償。在窯業裡有一習俗,燒窯時一定要到風火仙廟祭拜窯神(童賓),此謂「暖窯神」、「開禁迎神」,祈求燒煉成功。開窯後,因窯膛的溫度極高,為避免身體遭受灼傷,窯工們腳穿草鞋,身著背褡、褡肩及手袖,迅速進出窯膛取出匣缽,稱之為「搶窯」。待燒煉的成品出窯後,還須撿選分類,每次的燒窯不一定都能成功,所以個中極品難能可貴。 昔日的窯業真是個苦差事,為了糊口須進出於「熱火地獄(窯膛)」,須承受他人的戲謔(螃蟹與蝦公),須受身形的勞苦(盤膝勞作);但視故宮中的寶物,那「永樂青花蟠龍天球瓶」,那「成化鬥彩雞缸盃」,那一件不是默默無名窯工的傑作,但卻化作帝王尊前把玩物。不論故宮之覽,抑或古窯之遊,我們猶能浸染於那將匠獨韻之中。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