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陜西十大怪
2008/08/04 00:23:52瀏覽494|回應0|推薦2

陜西十大怪

2008.08.02 ()

    近來瀏覽相片,看見2006年參訪華山時,於登山纜車前,隨手拍得「陜西十大怪」招牌,當時邊讀邊拍只覺有趣,如今倒想好好瞭解一番。

    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地貌、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陜西人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自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整理後,概稱為「陜西十大怪」,這包括﹕「麵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主菜、碗盆難分開、手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睡覺枕磚塊或泡饃大碗賣」;談起「陜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當地的獨特生活,各自有一首打油詩。

第一怪、麵條像褲帶﹕「三秦麵條真不賴,厚切寬像褲

        帶;麵香筋道細又白,爽口耐飢燎得太。」

素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盛產小麥,小麥也就成了關中人的主要食糧之一,而麵條則是最主要的飲食品項。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麵和硬、揉軟、厚、切寬,這種扯麵法稱之為「biangbiang(冰冰)麵」。麵煮熟以後撈在碗裏,無論是拌以肉臊,還是澆上辣油,吃起來都很Q滑柔軟、火辣帶咬勁,既可口又耐饑。

正宗的冰冰麵,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一公尺上下,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餐食用,對大食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餐吃上八、一斤是稀鬆平常的。

第二怪、鍋盔像鍋蓋﹕「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像鍋

        蓋;陜西把餅叫鍋盔,裏酥外脆易攜帶。」

    鍋盔是先用麵粉製成麵皮,然後在鐵鍋上烙烤而成的一種餅,它既是陜西人的主食,又是出外隨身攜帶的乾糧。陜西人做鍋盔,將麵團和得很硬,甚至用手都揉不動,只能借助木杠來壓揉;待壓成圓餅形以後,再放入兩尺以上的大鐵鍋中煨烤。烤成的鍋盔外脆裏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像是大型的窩窩頭或饃饃。

    關於鍋盔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一說﹕鍋盔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後,為幫關羽穩定軍心而發明的。另一說﹕在唐代修建乾陵時,因服勞務人數過多,往往因吃飯耽誤進度而受罰;於是,有一名士兵在焦急之中,將麵團放進頭盔裏,再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因而烙成了餅食。因為是用頭盔烙製而成的,所以叫做鍋盔。傳聞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最好,當時參訪乾陵曾見得叫賣,只是已錯過品嚐的機會。

第三、辣子是主菜﹕「雖說湘川能吃辣,老陜吃辣讓人

      怕;辣麵拌鹽熱油潑,調麵夾饃把飯下。」

    陜西盛產辣椒,色紅個長頭尖味極辣,當地人稱為「線辣子」或「尖辣子」,若出口到國外,則被稱為「秦辣」。人們普遍認為湘川人能吃辣,其實只是當調味用,至於陜西人則是當一道主菜吃。

    陜西人吃辣子,先將辣椒去蒂,用文火炕,再以勺子搗成粉狀,經過篩濾後灑上細鹽,最後用滾油潑一下,就成了著名的「油潑辣子」。這種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麵,又能夾饃吃,具有開胃、下飯、增進食欲之功效。陜人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麵,吃著燎(好)乍咧!」我說這油潑辣子,就好像台灣人吃牛肉麵時,要澆上一瓢「紅辣油」一般,從飲食也可以見出文化的同異。

第四、碗盆難分開﹕「老陜飯碗特別大,麵條菜餚全盛

      下;一碗能把肚填飽,老碗會上把話拉。」

    陜西人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白瓷青花大碗,碗徑約一尺左右,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個村莊都有聚會吃飯的地方,或在大槐樹下,或於村頭宅邊。每到吃飯時,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一起邊吃邊啦著話,彼此的飯菜還要互相品嚐一下,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我於旅途中每見百姓端著大碗圍吃,不知是不是在進行「老碗會」。

                          

第五、手帕頭上戴﹕「陜西農村老太太,花格手帕頭上

      戴;防曬防塵又防雨,潔手擦汗更風采。」

    關中盛產棉花,當地人將棉花紡紗織成布,並將土布染成黑色,此與秦皇以水為德,崇尚黑色的遺習有關;所以,在關中農村裡,中老年人的服裝大多是黑色的。

    農村的老年婦女,人人頭上多戴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手帕,外人不理解這是什麼原因。其實,這種手帕的實用性很高,既可防風、防塵、防雨、防曬,又可擦汗、潔手,甚至還可臨時用來包裹東西,真可謂經濟實惠又方便。

第六怪、房子半邊蓋﹕「多間房子半邊蓋,省工省錢省木

        材;遮風避雨又禦寒,冬暖夏涼酐運來。」

    在陜西不論城鄉,隨處可見「半邊蓋」的房子。什麼是「半邊蓋」?一般的房子屋頂為人字形,可是陜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形成半間屋。其因據說﹕因為陜西乾早少雨,所以,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貴的雨水,全導流到自家的田地裏。但實際原因則是,陜西人口暴增,土地面積相對緊縮,住宅的興建便出現這種「半邊蓋」的樣式,也意味著人口膨脹的壓力。

第七怪、姑娘不對外﹕「長安建都十幾代,人傑地靈春常

        在;風調雨順生活好,陜西姑娘不對外。」

    關中平原土地肥沃,只要有種籽入土,便可不為吃飯而發愁;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馳於他鄉異地,此見於「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一諺。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姑娘們不遠嫁,主因是為了和娘家人好互相照應,互為親戚的雙方好走動。那年我在華山底與指壓老闆娘談話,她說﹕「這輩子只出關一回,還是去運城而已。」顯見關中之富饒與安樂。

第八怪、不坐蹲起來﹕「老陜脾氣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

        來;問他為啥不坐著,他說這樣很自在。」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開「老碗會」,而且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以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處,或是「曬暖暖」,或是「丟方(泥地上畫方下棋)」、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實際上則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第九怪、睡覺枕磚塊﹕「三秦大地莊稼漢,不愛軟枕愛硬

        磚;冰涼堅實有奇效,醒腦提神金不換。」

    這第九怪,於各處簡介中都是「泡饃大碗賣」,唯獨於華山登山口寫著「睡覺枕磚塊」,到底該是那一個呢﹖顯然陜西之怪不只十個,這怪者是獨特,要羅列可能也說不盡。

    關中平原夏天燠熱,加上水氣蒸發,全身上下都不舒服,當地人喜愛住窯洞,冬暖夏涼。同理,頭枕硬磚也較軟枕來得涼快,有錢人家可能是磁枕、玉石枕,甚至於以金銀打造,這於故宮瑰寶中可得見。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得上是「陜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所以「泡饃大碗賣」也要說一說。陜西的冬季漫長又寒冷,因此,人們就要吃一些帶湯水又熱燙的飯食,於是就產生了帶回族口味的牛羊肉泡饃。

    這泡饃區分「乾泡(湯少)」與「水圍城(湯多)」兩種,作法主要分為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幾項。肉要煮得又酥又爛;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雞精等調料加入,在炒鍋內大火爆煮;湯少的便是「小炒」,湯多的是「煮饃」。剛端上來的牛羊肉泡饃,用耀州大磁碗裝著,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要特別小心燙嘴。

第十怪、唱戲吼起來﹕「民風淳樸性剽悍,秦腔花肚吼破

        天;臺下觀眾心歡暢,不怕戲臺要震翻。」

陜西民風古樸,關中人幹活出大力,吃飯用大碗,唱起戲來自然也用大嗓門。關中的主要地方戲秦腔,其特點就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人對此則笑說:唱秦腔有三要,缺一不可;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這種說法儘管誇大,但是吼上兩句戲,對關中人來說,無論是聽唱的人都是一件樂事。

唱戲不一定要在臺上,陜人隨處可吼上兩句,吼的人有精神,聽得人也高興。每當農閒之季或逢年過節,愛唱戲的人們總喜歡聚在一起吼上幾段;這時只要弦索(笛子、胡琴等管弦樂器的俗稱)一拉、鑼鼓一打,附近的男女老幼立刻聚攏而來,或當演員,或成聽眾,這便是既不花錢、又不費事、還帶熱鬧的「自樂班」。

愛唱、會唱的人,會在「鄉黨」們的推薦下,或者是自告奮勇地吼上幾句;這種吼是義務的,不取任何報酬,只要聽眾們能叫聲「好」,吼戲者的興奮程度不亞於獲得大獎。吼的人臉紅脖子粗,聽的人摒息靜氣,關中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嘹得很」。 

    陜西十怪也不怪,如果下次有機會去爬華山、走西安古城、看秦兵馬俑、賞碑林、謁黃帝陵,千萬要留意這風俗中的十怪,也許能有意外的特別收穫喔! (淨域)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210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