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13 23:52:29瀏覽485|回應1|推薦4 | |
定陵地宮的玄祕-01 淨域 2007.05.19 壹、前言 2006年夏天去到北京,滿心以為可以一訪嚮往已久的「定陵」,不料在地陪的刻意安排下,這一參訪的行程被暗地裡搓掉了,藉口路程不順、時間不夠及安排午膳,硬是將我們拉到「金殿」;從名相上去觀想,原以為這是一座皇家的宮殿,不料卻是一間民營的餐廳與藝品店,建物金碧輝煌,藝品(景泰籃)璀燦瑰麗,倒也名實相符,但總還是一「血拼」的大賣場。 還記得那天是「父親節」,是返家的前一天,也是十三天行程中唯一有遺憾的一刻。飛機離開北京前,我試著找書店買資料,但機輪離地我仍是空手而還。下望這八百年的古都,不知何年才能重遊。 當銜命撰文記述五大古都參訪心得,寫到故宮、頤和園、雍和宮、天壇、恭王府與長城時,我不禁又念念起「定陵」,對於它我似乎有無盡的思念,有不見黃河心不死的決心。 今年五月初,突然間來了件差事,急需有人前往北京商洽事務,因為眾等都有要職在身,一時無法脫身,所以想到讓我走一趟。我難捨對孩子的愛戀,祈請能另謀良人,怎料還是抝不過人情的壓力,無奈地應允下來。這一趟路卻誤打誤撞,讓我親訪定陵,一解玄宮之祕。這想念之心,可真也有實現之日,奇乎!怪哉! 貳、皇陵典範 「定陵」是明神宗皇帝朱翊鈞的陵寢,為明十三陵中的第十座,其勢凌駕於父親穆宗朱載垕的昭陵,媲美祖父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營建費時六載,耗銀八百萬兩。 欲探知定陵,還須先瞭解十三陵。明十三陵位於今天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是目前陵寢建築保持較完整,埋葬帝王最多的墓葬群。整個陵區佔地約一百多平方公里,前有龍、虎二山,後有天壽山,間夾的小盆地各陵羅佈,自永樂七年(1409)長陵玄宮祭告興工以來,迄至崇禎入葬田貴妃墳止(1644),兩百多年間的營造始得完備體系。 依體制先後,其次第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與思陵(思宗)。陵區除葬有十三位皇帝外,還包括皇后二十三人,皇貴妃一人。每座陵寢都由陵宮建築與神道組成,長陵神道位居陵域中央,顯示帝王「居中而尊」的無上尊嚴,其長達七公里,其餘各陵神道均由此而分出,故又有「總神道」之稱。總神道上設有「石牌坊、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與龍鳳門」等,墓儀設施完備,肅穆莊嚴。 各陵寢宮殿建築一般包括「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方城、明樓、碑亭、寶頂、配殿、神廚、神帛爐、神庫、宰牲亭、具服殿等建築,是安葬帝王、供奉神靈及後代祭祀的場所。為保護陵區的安全,除設置一些管理機構外,更在山巒缺口處建置垣牆敵臺,形成完密的邊牆工事。十三陵規模宏大,典制完備,設計精到,又與山川自然緊密結合,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說,十三陵是眾皇家陵寢的典範。 參、神宗朱翊鈞 朱翊鈞(1563-1620)為明朝第十三代帝王,年號萬曆,是穆宗朱載垕的三子。隆慶六年(1572)穆宗薨,十歲的朱翊鈞登皇帝位,是為明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翊鈞在位前十年,因年幼一切軍政均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裁決,實行「一條鞭法」等系列改革措施,使社會經濟有較大的發展,是為「萬曆中興」。張居正死後,神宗開始親政,初期頗有宏圖大志,四、五年後開始沉湎於酒色之中。後因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最終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以致於後入中樞的廷臣不知皇帝長相如何。 雖然神宗在內部施政上可謂荒唐,但是對外作為上仍保持幹練的本貌。他調兵遣將南平楊應龍之亂(播州),又北定寧夏哱拜之亂,東抗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維護了大明的統一。然此些事功仍不敵其在內政的不為與胡作,其派遣宦官藉勘礦、採礦之名,於江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引起百姓怨聲載道,更使得明朝政治腐敗到了極點。 其時,東北女真族興起,成為日後中原的隱患。1619年,兵部右侍郎楊鎬統兵遼東,分四路進攻後金,在薩爾滸大敗,兵死四萬餘人,開原、鐵嶺等地淪陷;神宗用兵部侍郎熊廷弼熊據守遼東,屯兵築城始將遼東局勢穩住。雖然明朝的軍事科技領先當代,農業技術也優於前朝,但神宗三十年的「斷頭政治(不朝)」,使得朝廷行政一片荒腔走板,埋下了覆亡的導火線。 薩爾滸之役的次年(1620),神宗病故。對於他的荒唐及明祚之運,《明史》〈神宗本紀〉說:「故論考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而趙翼所著《廿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一文中亦說:「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高宗乾隆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中則說:「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闖賊(李自成)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由此可見出,明朝之亡與神宗的不務正業息息相關。 待續…… (因為只能上三張圖,又無法調整位置,所以想看詳細圖文者,請進入以下網點:http://tw.myblog.yahoo.com/golden-2007/article?mid=842&prev=955&next=833&l=f&fid=10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