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1 01:38:37瀏覽928|回應0|推薦4 | |
(青花油缸) 定陵地宮的玄祕05--柒、玄宮的文物
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有華麗的帝后冠服,多彩的織錦匹料,還有許多世間罕見的金器、玉器、瓷器等珍品,其中以皇冠和鳳冠最引人注目。以下僅擇要說明之: 一、 冕冠 冕冠為帝后頭戴的帽飾,有翼善冠、鳳冠與冕冠三種。 (一) 翼善冠 為皇帝的常服,定陵計出土三件,一頂戴在頭上,另兩頂置於頭部兩側;其形制相同,有前山、後屋與角,其中一頂金冠通體用極細的金絲編結而成,另兩頂外敷黑紗,折角金制,上嵌二龍戲珠,冠頂鑲嵌著的食指大小的貓眼石,光芒四射。 (二) 鳳冠 為皇后的禮帽,於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定陵計出土四頂,形制大致相同,所差在於龍鳳數量的不同,孝端皇后所屬為「九龍九鳳冠」及「六龍三鳳冠」,而孝靖皇后則是「十二龍九鳳冠」與「三龍二鳳冠」。鳳冠以漆竹作胎,邊緣鑲金口圈一周,以龍鳳為主要裝飾物,間綴飾珠寶花、翠雲、翠葉等,讓鳳冠更加豐滿華貴。 (三) 冕冠 冕冠由冕板和冠組成,是古代帝王、諸侯戴的禮帽。冕板是冠上的長方形木板,叫做「延」或「延板」,用幼細的布帛包裹着。延板前後有下垂的珠串,叫做「冕旒(流)」。天子是最尊貴的,用十二串冕旒,諸侯和公卿大臣依官職的等級依次遞減。冕板下的是冠,冠旁有小孔,叫做「紐」,把冠套在髮髻時,以玉簪穿過「紐」,便可固定冕冠。冠的兩旁各有一條帶子,叫做「紞」,可使冕冠更加牢固。宋之後,只有皇帝載的禮帽才稱冕冠,至清代冕冠被廢棄。定陵出土兩頂冕冠,一於帝棺內,一於第十三器物箱裡。 二、絲織品 定陵出土各種袍料、匹布和服飾多達644件,品類有絲、紗、羅、綢、絹等,織物上文飾豐富多彩,圖案精美令人叫絕,其中以龍紋、鳳紋為主體。以下僅簡介袞服與百子衣。 (一) 袞服 袞服是皇帝的禮服,等第同於朝服,高於龍袍。定陵計出土五件袞服,其中以「十二章袞服」的龍紋最多,於十二龍團兩側緙以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黻、黼等十一種紋飾。 (二) 百子衣 百子衣是孝靖皇后的兩件禮服,除龍紋外另有鳳紋,形體小且位於邊角下方,意味從屬地位,多結合花卉構成「百花攢鳳、鳳穿百花」的美麗畫面。此衣的精妙處,是在上面繡製了百個活潑的童子,計有跳繩、沐浴、觀魚、拉車等五十餘個活動畫面,它打破了皇家御用的威嚴,創造出清新自然的一種氣氛。 在出土的匹料中繡有許多生動的圖案,多取自於大自然生物,如鹿、羊、兔、鶴、水仙、蓮、菊、牡丹等;亦有吉祥文字,如喜、壽、福、卍等文字組成的圖案;也有仙道寶物,如法輪、海螺、寶傘、天蓋、蓮花、寶罐、雙魚、盤長的「八吉祥」,和用珊瑚枝、珊瑚珠、金錠、銀錠、單犀角、雙犀角、方勝、古錢、寶珠、如意頭等構圖的「雜寶」;此外還有「群仙祝壽」、「玉女獻桃」、「童子戲蓮」等人物圖案。 三、金玉瓷器 (一)金器 定陵出土的金器計289件,有尊、爵、杯、盤、匙、錠、香薰等25類,形器多樣,製作精美。大部分金器有紋飾,以龍紋為主,兼鑲珠寶,刻以銘文;從器物的碰痕與磨損觀之,出土的金器大部分為實用器具,死後隨葬。 (二)玉器 定陵出土的玉器均為新疆和闐玉,是潔白純素的上品。這些器物有三項特徵:1.在構思創意上,注重「物人合一」,設計中融入禮制習俗與時尚;2.在製作手法上,注重鏤雕、浮雕和線刻的結合;3.在裝飾上,結合金銀細工與寶石鑲嵌技術,達到金玉連體之富貴境界。 (三)瓷器 定陵計出土瓷器16件,分別是青花梅瓶、油缸、碗、胭脂盒、三彩瓷爐及瓷觚幾類。青花梅瓶分置於棺槨兩側,因口小能容梅枝而得名,實際上是盛酒器,為上層統治的標誌,因有風水的寓意與象徵,常被作為冥器培葬。另地宮中殿三神座前各有青花油缸一只,直口、深腹、平底,腹部繪有龍紋,是「長明燈」的儲油器具。出土時,缸中均有油脂,上為蜂蠟,下是植物油,中有銅漂,漂中心有燈蕊,有明顯燃燒的痕跡。 出土文物除上述宮廷實物外,尚有一些專為帝后喪葬而製作的儀物,這包括諡冊、諡寶、壚誌、冥器、俑、銘旌、龍幢、玄武幢與「吉祥如意」、「消災延壽」金錢等。從神宗兩后隨葬品的差異,可以看出貴賤、威等的禮制。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對群臣說:「古帝王之治天下,必定禮制,以辨貴賤、明威等。」二十八年《禮制集要》書成,從此帝王百姓生死大事皆依禮。孝端皇后雖不受寵,但因是原配,故與神宗合葬,隨葬物品豐厚。孝靖死葬時為皇貴妃,隨葬箱三只;兒子朱常洛登基為光宗,追封為皇太后,遷葬定陵,除原來的三只箱外,又補充了許多物品,最重要的是增加了諡寶、諡冊、鳳冠,用以表彰墓主的身分地位。 捌、定陵的省思 在封建社會裡,皇陵工程可以說是天字第一號工程,稱為「欽工」;皇陵的營建與管理,是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縮影,所以,十三陵的營建就是一部明王朝的興衰史。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的帝后合葬墓,其形制佈局仿效祖父的永陵,規制卻超過父親的昭陵。清朝梁份在《帝陵圖說》一書中說:「定陵是『竭內府之金錢,窮工匠之巧力。』」結果也僅是一坏大土,殿宇經不住戰火的摧毀,地宮防不了後人的挖掘,屍首耐不得一把火燒毀,惟一可資憑念的僅是歷史文化遺留,然這也僅是陪葬下的剩餘價值。 (全文完) (詳細圖說請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golden-2007/article?mid=1469&prev=-1&next=1468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