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紫斑蝶──輾轉歸鄉掃墓的魂魄?
2008/04/09 13:16:42瀏覽895|回應2|推薦18

清明時節,正是草木清華的人間四月天。

難得放「春」假,千萬不要笑我乏味無聊,首先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睡到自然醒。再來就是啃書啃書啃書……,最好能像春蠶吃桑葉般,把圖書館借來的一大疊書全部啃完,或者能平靜的繭居過活,最好能像我師父一樣,在一個星期內寫完一至二萬字左右的研討會論文,不過事與願違,原本計畫內的事情沒完成多少,倒是因為孩子們說要到我家的果園採草莓,而得以觀賞到傳說中的紫斑蝶河。

台灣自然生態保育觀念,進展到高工局必要時願意為紫斑蝶封閉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3號)外側車道,忽然之間,人車讓道變成理所當然,變成一種全民很自然的共識,這應該是件值得國人驕傲的事。

四月五日,孩子們從北港坐公車到民雄,再從民雄坐火車到林內站下車,隨即搭乘林內鄉公所安排的賞蝶專車到清水溪觸口和福高涵洞賞蝶。而我則從虎尾出發,從78號快速道路東行直通國道3號,再從林內斗六交流道下高速公路,途經梅林湖山段,竟然見到滿天蝶影,咦?沒想到老家附近也有這麼多蝴蝶!

自己開車到賞蝶地點時已經上午十一點多了。南風中,但見成群蝶影像音符般的從坪頂山上翩飛而下,或者從一號水門的水道中少量卻不斷的點點湧出,身旁諸多遊客大都帶著笑意,卻又顯然心情極端平和的或仰頭,或俯首的捕抓著蝴蝶的身影,目光時而追向天邊,時而目送至水流盡處……。

春日靜好。就這樣,紫斑蝶追逐光影,乘著氣流,舒緩的搧翅張翅,不斷的朝著北方飛去。記憶中,這並非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蝴蝶了,童年中的某一年清明節前後(最遲也是小學三年級以前的事了吧),位於員林鎮八卦山台地上的舊居岫谷,突然湧現出成千上萬隻的蝴蝶,可是這會兒跟母親提起,母親卻壓根兒沒任何印象,倒說起自己童年時代也有類似的經驗。

那時母親大約也是八九歲吧,位於南投市八卦山台地上的橫山外婆家,也是突然間出現了數量多到驚人的蝴蝶,大人小孩們全站在土角厝的三合院曬穀場裡,仰著頭看傻了眼,大人們嘖嘖稱奇,小孩們則開始頑皮的拿著掃把追撲蝴蝶玩耍,比賽著看誰抓得多,當時,年近七十歲的老嬸婆看到他們手腳如此「臭賤」,制止他們說:「莫抓!莫抓!這些葉仔(蝴蝶)是要趕轉去唐山ㄍㄥˋ紙(掃墓)的……。」

「啊!蝴蝶是要回唐山掃墓的?」我知道紫斑蝶向有清明蝶之稱,母親轉述的話語,讓我打心底生出一股凄美之感,原來這些蝴蝶,在老嬸婆的印象裡竟是戀鄉遊子的魂魄所化而成!唐山過台灣,多少異鄉遊子在此落地生根,然歸鄉路遙,年年清明,父母墳上怒生的春草誰刈?曉陽細雨中,紙錢灰飛煙滅處,竟無祖墳可供祭掃,這該當是終生念茲在茲的傷心事吧?

不過,極端弔詭的是,由紫斑蝶所引發憶起的童年往事,為什麼我親愛的父母親,竟然完全空白掉我生命中初次與紫蝶大軍相遇的故事,留我一人獨坐在故居的矮牆上,微仰著頭,驚詫的細數天空中那一大群追逐日光而飛的蝶影?而是不是人一旦習慣了「常人」模式的生命狀態,就經常無感於自然時序運轉的「驚喜」?否則父親也不致於在電視新聞大量報導紫斑蝶的同時,跟母親抱怨他從來不記得自己童年時看過這等自然奇觀,而明明「我們」就都曾經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背景之下的啊!

後來,與孩子們相會於日正當中的清水溪觸口,自小於海濱長大的他們,算是首次饗宴了故鄉雲林山線的「紫斑蝶季」,並且還親歷一下採草莓之樂。漫無目的開車載他們遊賞林內鄉,從林北村到湖本村,到我老家斗六楓湖村,一路香風細細,雜揉著柳橙花、柚子花、荔枝花、龍眼花、檳榔花……,滿眼蒼翠中,年少的記憶排闥而來,我私心感謝他們的造訪,讓我能趁此春光出外踏青,而非只是繭居小樓,在故紙堆裡尋找人類知識的奧祕。

歲歲年年,紫斑蝶在清明前後循著相似的道路北歸,是什麼力量牽引著牠們歸去的方向?而牠們當真是亟欲返鄉掃墓的遊子魂魄所化?我也想感謝這許許多多的自然生態學家,是他們發現了我們這塊土地上所蘊藏的無數秘密,讓我童年的「驚喜」有了最初步的答案。

後記:林內鄉紫斑蝶季相關網頁:
http://butterfly.yunlin.gov.tw/index.asp#s1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y1219&aid=1767397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勿客氣──
2008/05/18 14:42
 

您一面教書,一面繼續深造,當然時間不多,請勿客氣。

我年輕時喜歡足球,身體不錯;師大畢業後教書,體力應在巔峰,但是投入過度,弄出胃潰瘍──我知道教書是怎麼回事,您保重‧‧‧

教書和學生互動,學生的好奇與驚喜的眼神,像永遠不滿足的無底洞,老師無形中就會累到了,往往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請保重。別客氣,不回也不要緊,這麼深遠的文章,謝您都來不及呢‧‧‧

泥土敬白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08/05/02 22:56

在您的字裡行間,所感到的真不只是「淒美」而已‧‧‧

大自然與民俗

歷史與文化

似乎剎那間都浮現了

老嬸婆、令堂、令尊,還有那些撲打夾蝶的小孩‧‧‧

是多麼鮮活地靈動起來

而您是如此居功厥偉地,用文字為作為讀者的我們,捕捉了這段寶貴的歷史時刻。

由衷地向您致謝。

泥土敬白

黃子岫(hsy1219) 於 2008-05-17 21:48 回覆:

泥土先生:

謝謝您的肯定與欣賞,更感謝您的回應。

最近很忙碌,以致於回留言晚了,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