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8 04:22:19瀏覽9719|回應3|推薦16 | |
今日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比較北歐人和臺灣人的生活方式,期勉臺灣人向北歐人學習過生活。作者的用意是好的,鼓勵臺灣人除了辛苦工作賺錢之外,還要學習如何過生活。然而我不清楚作者文獻的來源取於何時何處,是否親自在北歐生活過?北歐的那一國?生活多久? 這些年來臺灣有股北歐熱,報章雜誌不斷報導北歐的國民所得之高、福利制度之好、自然環境之美等,讓臺灣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羨慕不已,甚至聽到北歐一辭就有一種憧憬。我要強調的是,北歐有五個國家,縱使芬蘭的教育制度目前受世界矚目,也不要一味以北歐一辭涵蓋,這樣對芬蘭人的努力極不公平,同時也美化了其他的北歐國家,坐享其成。 我在北歐的挪威生活至今五年有餘,其他四個北歐國家也都曾一一造訪過;然而身為觀光客的我,往往僅能霧裡看花,無法深入瞭解當地生活民情與社會問題。因此我要在此論述回應的,僅針對北歐挪威這一個我目前生活的國家而已。 挪威人一天的法定工時是七點五小時,一星期工作五天,一週共工作三十七點五小時。勞工受國家勞基法保護,加上勞工工會團體強大的力量,若工作超時,雇主必須支付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百的加班費,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以平均一小時的薪水臺幣三百元計算,平日加班費一小時是臺幣四百五十元,週末或例假日加班費一小時則為臺幣六百元。這個計算方式是指一般辦公室的上班族,店員、醫護人員、旅館業人員等因上班時間不固定,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還有其他額外津貼的計算方式,規則繁瑣,不在此詳述。除了加班費外,雇主還必須支付各種層出不窮的費用:
這麼多的福利,這兒簡直是工作的天堂,不是嗎?正因如此,雇主負擔很重,所以不輕易僱用員工,失業率相對也高。本是美意的福利,自然而然就被濫用。以我之前的物流公司為例,每天都有同事請病假,有的同事我一星期看不到幾次,如果不是小孩生病,就是自己生病,再不然就是去醫院捐血或看醫生,都可以不用上班照領薪水,事情一直堆積未決,老闆也拿他們沒辦法。臺灣人過度加班大都是不得已,因為臺灣多數的老闆只會壓榨員工,通常不遵守勞基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態。我在臺灣工作十多年,不喜歡沒必要的加班,事情處理到一段落後,常常是最先離開辦公室的人,曾被老闆開會指正。臺灣工作的環境與文化,不能簡單地拿挪威的福利來比較,立足點完全不平等。挪威有石油和天然氣做國家財政的後盾,以當今挪威人工作的道德和態度,他們是在坐吃山空;臺灣沒有這種優渥的天然資源,加上面臨中國經濟崛起的強大競爭,如果我們臺灣人不勤奮點努力工作,而像挪威人兩天捕魚、三天曬網的心態,試問臺灣的競爭力在那兒? 另外,我曾在一個類似臺灣健保局的公家單位實習半年,親眼目睹挪威公務員的工作態度。進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是喝咖啡聊天,等到九點開放民眾打電話的時間才回到座位;每工作一小時就去陽台抽個煙十分鐘,午休時間未到就出去買午餐,半小時的午休自動延長一小時甚至一小時半。此外還有每週固定的大小會議,會議中討論如何有效地處理堆積如山的公文等等,因而民眾打電話常無人答應。半年的實習經驗,讓我見識到挪威公家單位的官僚、辦事效率不彰的事實。 老一輩的挪威人生活簡樸,但現在的年輕人已不再如此,甚至毫無金錢概念成為卡奴,信用破產。我物流公司的一位主管,因信用破產導致房子被法拍,為此病假一年。據一位年長的同事透露,這名主管和先生生活奢侈,倆人各開一輛名車,常常在便利商店買東西或在餐廳用餐,才會弄成這樣,最後婚姻也觸礁。在員工餐廳用餐時,我亦時時見到年輕同事暴殄天物的習慣:原本飢腸轆轆,突然吃不下,二話不說立即扔掉。每見此景,我內心無限感慨: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以我所居的都市而言,商店最早打烊的是從下午六點開始,民生用品超市的打烊時間從晚上九點到十二點不等,市中心甚至有幾家店像臺灣的7/11,二十四小時營業。目前流行一股風潮,就是星期天也開店營業,甚至有的大型購物中心為了吸引夜生活的青少年,特別在凌晨十二點開業,推出特價搶購的廣告。餐廳從下午五點起,陸續湧入吃飯的人潮,誰說挪威人不喜歡在外吃飯聚會呢? 挪威離婚率相當高,再婚的也多,造成現在很特別的一種家庭現象:你的小孩,我的小孩和我們的小孩。政府也立法規定,離異的父母要分攤照顧子女的責任,有的選擇一個月均分的方式,即兩星期住母親那兒,兩星期到父親那兒;有的離婚後分居甚遠,小孩平時與母親同住,假期時再到父親那兒,這些都是理論上,特殊情況不勝枚舉。總之,雙親離異的小孩至少有兩個家,彷彿於兩地間通勤。若父母再度結婚或另結新歡,對方也有小孩的話,情形就熱鬧不已。對於挪威人重視家庭的定義,和我個人的認知差異頗大。 很久以前,一位德國朋友對我說,自他旅遊許多國家後,方學會珍惜自己國家的優點,而不再一味批評其缺失,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如今回想他這一席話,讓我感同身受。挪威的優點相對是臺灣的缺失,臺灣的好處卻是挪威所不及,兩者如果能夠取其利而平衡之的話,那是最好不過的了。然而,世界上絕對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制度,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知名機構的研究報告評比等,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值,不是一個學習範本。當我們讚美、希望國人學習某個國家的優勢時,請確定消息來源是否正確。如果不是自己的當地生活親身體驗,只是參考媒體轉述的報導或依據有限的研究報告,所得的資訊也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就像三年前挪威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美國總統歐巴馬,舉世譁然,他真的名副其實嗎? 延伸閱讀:天堂裏的地獄跟地獄裏的天堂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