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8 12:24:07瀏覽209|回應0|推薦1 | |
行為的背後必定有動機,那麼,添加三聚氰胺的動機就是提升蛋白質比例,還能有別的嗎? 用數字來描述這個“添加”的模型: 米飯是我們所熟悉的,一碗白飯用的米粒大約75公克,含有大約4500粒白米,每粒生白米均重約16.6毫克。 再看三鹿事件,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檢測數值是2563ppm,按照這個數值,可以提升蛋白質的含量值大約是1%。 在已經檢測公布的22個不同品牌〔毒奶粉〕樣品中,其中有5個品牌的檢測值是個位數,如果這是蓄意“添加”的行為結果,那麼連萬分之一的蛋白質提升都看不見的添加,這個添加是什麼道理? 如果不是蓄意添加,那麼檢測出的三聚氰胺,它又是從那裡來的? “無檢出”的矛盾就更為明顯了! 同樣的在上述22件品牌檢測中,恰好有半數品牌是“部分”檢測樣品中有檢出,最離譜的一個品牌是32件的樣品中,只有一件檢測出12ppm的結果,那麼其它的31件“無檢出”又代表什麼? 而22件的品牌檢測中,檢測數值最少的一個是0.09ppm,如果用白米來說,那就是得吃600天的白米飯,才能累積出一粒白米的數值含量,這該算是“無添加”還是“有檢出”? 如果我們不願理性的面對事實,顏色和意氣可以戰勝一時,但是隱藏的麻煩依然存在。 除了政客外,我們社會裡的“專家”,也正在蓄意的混淆問題而增加社會恐慌。以下節錄一段代表性的文字: 出自:UDN/毒奶粉QA 添加三聚氰胺也不是大陸的專利,國際案例很多的,關鍵是不要因為封住了大陸,而讓“自體發笑”。
另一方面,讓商品架上一片空蕩,沒錯的,不是專家和政客的錯,但是,整個社會所受到的損害,誰要對他們負責? 。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