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眼,要說這幀照片就是“寫實”,那也靠譜;
但是再看一眼?
請記得,這個大背景,已經是Google“同一棟大背景”下“最具有”“慘況”的一個。在至少十張以上的照片中,其它每張都比這張“乾淨”和“明亮”。其中五張以上是闃無一人的只有樓房的正面背景;另外的五幀,要不就是一位五十上下的男人向右走過,要不就是一位四十多的女士向左走過,再不就是一位消防員在望著,或者就是一位“戰士”提著槍在看著,…
配著的新聞稿節錄如下:
“凌晨4點剛過,XX居民就被巨大的爆炸聲驚醒。他們看到了報導,SSS裝甲車開進了XX北部的XXX區,讓這個擁有300萬人口的首都陷入了巷戰。”
但是 … ,
除了這個新聞本身的描述疑問之外,細看看這一幀照片:
“大人縮著脖子在望著,小男孩在鞦韆架上坐著”。
這是要怎麼和“戰爭”新聞的文字連在一起了?
倒是咱們街頭的“援救XXX兒童”基金募款,大字報已經上線!
這幀照片,看著不懂:
第一個
在一片狼藉之後的卻是看著整齊。是“全都只剩下個墻體”,加上沒有破窗裂門的“完整的門洞和窗洞”。
完整的就是沒有了任何的一扇門窗,但是留下的墻體上那個洞,卻是只有四方整齊!沒見過這樣的“炸彈爆炸”,更別說是飛彈的“轟擊”下了。
第二個:
說是凌晨,不是昨天不是前天,而是當天的新聞,那麼效率是不是也太高了?
天塌下來也就是四個時辰,竟然就有這麼一個人去樓空下的“潔淨”!
第三個:
有誰聽說過,在戰爭進行的同時,還有人顧著“安全警示的”?連工安的警示膠帶都拉起來了!
第四個:
這麼“寧靜”的場景,這麼“安詳”的父子,要說這是面對戰爭的“淡定”,那也就只有抱著雙拳作揖了!
打從說“戰爭開始”的那一刻直到眼前,沒完沒了的新聞竟然卻都是“外圍”的,沒見到CNN那些“出生入死”的戰地新聞記著,發佈的任何“戰爭進行中”的新聞鏡頭,而只有跟著“難民”走路的“急迫嘶叫”,這究竟是個什麼戰爭?
名嘴日夜的忙,天天的忙,忙著“沾上邊”,忙著自己解析。而解析?總是“計劃沒有變化快”,至於前後的邏輯,那和解析無關。
然後就連Asus也“在網絡”被迫上場,被迫“參戰”!
天知道,要說一個率領千萬軍民的領袖,在生死存亡的國家戰爭中,腦袋裡竟然要求的是台灣的Asus別賣電腦給敵人,要數這場戰爭中的不可思議,這就應該獲選第一名!
“雄三”不是“護國神山”,抱著這個思維去想,那也就是一切合理。
而戰爭,說的是“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s”,而對手則是大聲“不會出兵”!
古巴危機怎麼就真的是歷史了?
如果照片場景中的大人換做老頭,好吧,老頭承認那是“很有可能”,就算是突然墻破坦克炮塔竄了出來,也不過就是轟的一聲結束。但是就算拿砍刀逼著老頭,老頭也不會帶著這麼點大的兒孫,去面對著鏡頭“不要忘記歷史”,再怎麼說,這種“洗腦式”的教育態度,老頭可沒那個樣的“政治狂熱”。
那麼,這張“描述戰爭”的照片是個啥的?
要說能將“戰爭”和“親情”,在“寧靜”的氛圍中去訴求“對比”,在這張照片中所顯示的,反而就是沒有經歷過戰爭殘酷的人,才會做的出來。
而從政治解體,經濟開始轉變的年代說起,也就表示了這張照片是出自於“80後”的思想背景。
沒有經歷過戰爭殘酷的人,也就無從體會“親情”的表達矛盾,在戰爭的場景下,這確實就是“訴求”,但是藉以表達的模式和手段,所顯示的卻是明白的“稚嫩”而自以為是!
這是31萬人自願上陣的那個概念,
是充滿了硝煙而又不見硝煙的“現代化”戰爭!
是“London Has Fallen”下的戰爭,寫就的是大外宣需要的“教科書”!
但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手?
在這兒,不在那兒!
所以荒腔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