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約拿與我1
2010/09/30 08:41:47瀏覽246|回應0|推薦0

第一幕:尼尼微大城的市集

    如果要將約拿書拍成電影,影片一開始,應該是一幕古代城鎮日常生活的景象,市集上熱鬧非凡的買賣喊價、小孩的嬉鬧、官府的馬匹忽然闖入,有人閃避不及人仰馬翻……就像所有人類群體生活般,場景的滾動換湯不換藥地也來到了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大城。但銀幕要出現更血腥的景象,因為先知那鴻這樣形容這座大城:「這流人血的城,充滿謊詐和強暴,搶奪的事總不止息。鞭聲響亮,車輪轟轟,馬匹踢跳,車輛奔騰」(鴻312)。

第二幕:為什麼要約拿去宣告?

    上帝為什麼要約拿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呢?如果「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而引發了公義上帝的怒氣,要對他們施行審判與毀滅,全能的神就照著祂的心意行不就好了?當年在埃及,為了救以色列人脫離法老的奴役虐待,在十大災難的最後一災裡,上帝也沒有叫摩西像約拿般「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啊!以我讀聖經的感覺,我覺得上帝對待尼尼微大城的人,好像祂對待尼布甲尼撒一般,給予他極大的恩典,一而再地給他機會去認識祂。我覺得這城裡一定住了一群很不一樣的亞述人民,是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大愛,可以學習認識祂的人。

第三幕:約拿戲劇性的決定

    約拿聽見上帝的吩咐,他的反應真是有趣極了,充滿戲劇性地,「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聖經這樣細細地描述,說約拿「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他施與尼尼微可說是方向完全相反的兩座大城,前者在今天的西班牙,後者在今天的伊拉克,顯然約拿是吃了豹子膽鐵了心,就是不要聽從上帝的命令。可是接下去的發展卻沒那麼如約拿的意,這有點像導演對於擅作主張的演員喊卡一般,聖經說:「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人在急難中才知道現實的真相是人無法掌控一切,於是「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

第四幕:睡得真熟

    但約拿的情況就有點離譜了。聖經說:「約拿已下到底艙,躺臥沉睡。」這麼大的災難臨頭了,約拿竟然可以在底艙呼呼大睡,絲毫不受干擾!顯然,這個可憐人大概已經很久沒好好睡一覺了,因此一上了船,船身開動,在舒適的搖晃中他再也撐不住,找個隱密處倒頭就睡,管他甚麼天南地北,就是天塌了他也不在乎。

第五幕:找出禍首

    這時船主來了,基於經濟考量,非到最後一刻決不輕言放棄,「船主到他那裏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在急難中船上的人也心有不甘,決定查個水落石出找到罪魁禍首,於是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

第六幕:總要知道真相

    人為什麼會被連續劇牽著鼻子走呢?因為想要「知道」下一步。可見「知道」是上帝造人時放入人心的一個本能。船上的人即使死到臨頭了,也想要知道自己因何陪葬?於是「眾人對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裏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你不覺得,人的反應有時也實在令人錯愕嗎?船都要沉了,還在那裡追究可能的禍首出處與原委。我猜這大概是理性的人天生的癖好,總想運用分析法知道是否還有一絲生存的希望。

第七幕:首次展現恩賜

    急難時需要理性是沒錯的,約拿冷靜地回答: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他還說了許多話,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因為聖經說:「他們已經知道他躲避耶和華,因為他告訴了他們。」那些聽他說故事的人,「他們就大大懼怕,對他說:你做的是甚麼事呢?我想約拿動人心弦的演說,暫時讓船上的人忘卻了周遭的危急,並定睛在那位大能的神身上,因此他們問約拿:「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聖經說「這話是因海浪越發翻騰。」(待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msign&aid=445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