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06-08-29 記者:楊照
有理想的民進黨崛起,憑藉三大關鍵價值
如果有人一定要逼問這個問題(像我碰過的國際自由政黨聯盟代表),即我祇得多費唇舌解釋:民進黨的政策,是因應於國民黨長期統治塑造的不正常體制而來的改革與矯正。國民黨幾十年忽略社會福利與救濟,所以民進黨主張應該擴大辦理社會安全制度,增加社福預算,看起來好像是主張「大政府」;然而另一方面,國民黨威權獨大,壓縮民間空間,企業結構也被編組進黨國體制內嚴重扭曲,所以民進黨不得不主張重建自由市場,政府少管企業,能不管就不要管。
這兩種態度,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事實上不。因為這兩件事都同樣為了救治國民黨統治造成的偏斜,要把台灣拖回「正常國家」的正軌上。
民進黨賴以得到人民支持,靠的不是什麼清楚、傑出的政策路線,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未來遠景,更不是展現了值得令人欣賞、信任的治國能力。民進黨靠的,是其長期所代表的價值信念,是這些價值信念帶來人民的希望,也刺激起人民的信賴。
而民進黨所代表的價值理念,幾乎都和國民黨脫不了關係。換句話說,民進黨是做為國民黨的對立面,而取得其存在意義的。
回頭看,民進黨的存在意義中,有三大價值是最關鍵的。第一、民進黨的自由開放,對應於國民黨的封閉威權。第二、民進黨專心致志扭正國民黨缺失的決心。第三、民進黨人為台灣民主曾經做出的奉獻犧牲,以他們的生命與青春,使得民主、改革成為高貴的運動。沒有那些犧牲,凸顯不出這些普世價值的重要,沒有那些奉獻,對比不出國民黨既得利益者的可鄙。
沒有這些價值、經歷,民進黨憑什麼崛起?台灣人為什麼要捨國民黨或其他許多起起伏伏的政治勢力,選擇民進黨?
第一部曲毀滅,自由開放價值盡失
然而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民進黨竟然就在我們眼前,彷彿做好了「毀滅大計畫」似的,一步步摧毀自己賴以生存的價值信念,下手之重之徹底,態度上之決絕無悔,比對待敵人還要更兇狠、更殘酷。
陳水扁的聲望一直下落,然而民進黨卻願意和陳水扁緊緊綁在一起,這真是件令人不解的事。民進黨過去最大的長處,就是他們從來不「鞏固領導中心」。事實上,以前的民進黨從來沒有真正的「領導中心」。沒有領導中心的民進黨,一路走來好像隨時都在同志吵架的紛爭中,隨時都有要解散分裂的危機,但實際上,這樣自由開放的政黨非但沒有分裂,反而贏得了民眾更多的信任。理由無他,因為國民黨是不開放、不敢開放的,永遠在「鞏固領導中心」的國民黨,維持了「領導中心」的假象,最終畢竟還是從「領導中心」開始裂解起。
現在的民進黨,竟然也有了不容挑戰的「領導中心」了。趙建銘涉入台開案的事,已經炒得沸騰,民進黨全代會卻可以對「貪瀆」、「特權」一字不提,祇顧表決「解散派系」。隨後登場的罷免案,民進黨內又幾乎沒有任何討論,更沒有任何異議之聲,就想當然耳地以黨紀伺候,不准任何一位黨籍立委進場投票。
六年前,也是罷免案上身,在「核四停建」的紛擾中,我們都還沒看到民進黨如此一致。「核四」爭議裡,黨內還能對陳水扁的做法有不同批判意見,就算最後立委必定動員保護陳水扁,但過程中絕不是「一言黨」。
黨內自由開放的價值,遭到徹底破壞。平常習慣「放砲」的黨內同志,在隨後「倒扁」風潮中,更是個個噤聲不語,遑論天王、天后了。陳水扁所做所為不好辯護,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臉皮、那種本事替總統說話,檯面上寥寥祇剩游錫、王世堅幾個人,然而反對的想法呢?為什麼一點反對的想法,進而逼陳水扁反省的聲音,都不見了?
第二部曲比爛,挑舊國民黨相比較
毀掉自由開放價值的同時,民進黨同志們忙不迭啟動「第二部曲」,那就是將自己與過去的國民黨拉拉扯扯,而不再是畫清界線。
動不動問:「以前可以,現在為什麼不可以?」面對國務機要費滿城風雨,大剌剌地指責審計部雙重標準,甚至去搬出民國五十二年的審計資料來,這些做法不祇是其厚顏詭辯的態度令人不耐,更嚴重的是,其背後價值之顛倒,令人驚駭。
「比爛」邏輯意味著民進黨不再視他們所推翻的國民黨威權為寇為讎,反而願意接受舊國民黨威權為某種典範標準。本來民進黨存在理由中,寫得斗大的一項正是:「扭轉、補正國民黨統治缺失。」曾幾何時,這項理由被改寫成:「祇要可以比威權國民黨好一點就可以了。」
多少人能夠接受民進黨這種「比爛」的詭辯?一個不與舊國民黨畫清界線,卻老是往自己身上套舊國民黨標準的民進黨,還是民進黨嗎?第二部曲、第二步驟,快速摧毀自己造反國民黨威權一切惡習的價值根基。
第三部曲打施,人身攻擊毫不留情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第三部曲。民進黨同志王世堅、王幸男等人,勇敢挺身打擊倡議「倒扁運動」的施明德,他們用的是人身攻擊的方式,他們用來進行人身攻擊的,是施明德的「求饒信」。
放眼從黨外到民進黨的民主抗爭史上,除去那些已經死去、被槍斃或病死獄中的亡靈,有誰比施明德付出更多?算牢獄時間,施明德比陳水扁多十倍。牢獄中,施明德幾度絕食瀕死,陳水扁則還有力氣替別人寫訴求狀。更重要的,在台灣民主史最關鍵的「軍法大審」上,面對「二條一」真正會判死刑的叛亂罪名,除了施明德,還有誰那麼勇敢向庭上請求:「請判我死刑!」
施明德的勇氣,那個時代感動了多少人。施明德成為政治受難的象徵,不然怎麼會有後來民進黨享有的道德合法性呢?如果連施明德都是「懦夫」,那黨外到民進黨的歷史上,還有誰通得過考驗、稱得上勇士?
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以為自己在打擊施明德,卻不知道實際上刨掉了民進黨的根。他們否定掉民進黨過去為民主犧牲奉獻的價值,他們設了一個奇怪的、無情的標準檢驗施明德,結果是這樣的標準下,民進黨不再有權利掛上過去的民主光環了。
如果施明德是懦夫,那麼在國民黨威權恐嚇下,別人又在哪裡,又在做什麼?所有那些沒有寫「求饒信」歷史的人,他們勇敢嗎?不,他們不需、也沒有機會寫「求饒信」,因為他們不反抗、沒有被抓被壓迫,何「求饒」之有?不需,也沒資格寫「求饒信」的人,又有什麼資格批判別人寫「求饒信」呢?
錯亂了的民進黨不悟,黨內竟無改革之聲
民進黨錯亂了。錯亂一,竟然是由王世堅、林國慶這些人來代表民進黨回應施明德,這些人恣意毀損民進黨過去歷史的價值,竟然其他人都祇能在一旁瞠目結舌,不知道該怎麼辦。
錯亂二,民進黨至今認定對陳水扁無計可施,祇能將黨的命運,和阿扁有限且愈來愈黯淡的政治前途綁在一起,為了阿扁,眼睜睜看著黨與黨賴以存在的價值,在三部曲中持續淪喪。他們渾然忘了,阿扁仍然必須靠黨內同志,尤其是黨籍立委的票數,才能免於罷免下台的結果。黨籍立委的支持,難道不能成為一股力量,向陳水扁提出強硬要求,要他以種種改革與坦誠做法,才能換取黨內的繼續力挺?別說陣前倒戈,為什麼連拿這項籌碼跟阿扁換條件的勇氣都沒有?
很難在歷史上看到,一個黨的自我毀滅,這麼快又這麼徹底。到以自己的存在價值做為毀滅對象,換來什麼?什麼都沒有!
接下來有北高市長選舉,有一起舉行的市議員選舉,民進黨要怎麼選?更要命的是,未來不管在兩岸政策或經濟路線上,受陳水扁遺產拖累,民進黨還能有什麼發言空間嗎?這樣一個黨,步步敗退,步步瓦解,還打算退到什麼地方,散成什麼地步,才會有人願意起來護衛政黨價值,跟陳水扁和那些大肆破壞價值基礎的人士大聲說:「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