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澱粉的糊化
生澱粉分子靠分子間氫鍵結合而排列得很緊密,形成束狀的膠束,彼此之間的間隙很小,即使水分子也難以滲透進去。具有膠束結構的生澱粉稱為β-澱粉。β-澱粉在水中經加熱後,一部分膠束被溶解而形成空隙,於是水分子進入內部,與餘下部分澱粉分子進行結合,膠束逐漸被溶解,空隙逐漸擴大,澱粉粒因吸水,體積膨脹數十倍,生澱粉的膠束即行消失,這種現象稱為膨潤現象。繼續加熱,膠束則全部崩潰,形成澱粉單分子,並為水包圍,而成為溶液狀態,這種現象稱為糊化,處於這種狀態的澱粉成為α-澱粉。
糊化作用可分為三個階段:①可逆吸水階段。水分進入澱粉粒的非晶質部分,體積略有膨脹,此時冷卻乾燥,可以復原,雙折射現象不變,②不可逆吸水階段。隨溫度升高,水分進入澱粉微晶間隙,不可逆大量吸水,結晶“溶解”。③澱粉粒解體階段,澱粉分子全部進入溶液。
各種澱粉的糊化溫度不相同,即使同一種澱粉因顆粒大小不一,糊化溫度也不一致,通常用糊化開始的溫度和糊化完成的溫度共同表示澱粉糊化溫度。有時也把糊化的起始溫度稱為糊化溫度。
澱粉糊化、澱粉溶液黏度以及澱粉凝膠的性質不僅取決於溫度,還取決於共存的其他組分的種類和數量。在許多情況下,澱粉和單糖、低聚糖、脂類、脂肪酸、鹽、酸以及蛋白質等物質共存。高濃度的糖降低澱粉糊化的速度、黏度的峰值和凝膠的強度,二糖在推遲糊化和降低黏度峰值等方面比單糖更有效。脂類,如三醯基甘油以及脂類衍生物,能與直鏈澱粉形成複合物而推遲澱粉顆粒的糊化。在糊化澱粉體系中加入脂肪,會降低達到最大黏度的溫度。加入長鏈脂肪酸組分或加入具有長鏈脂肪酸組分的一醯基甘油,將使澱粉糊化溫度提高,達到最大黏度的溫度也升高,而凝膠形成的溫度與凝膠的強度則降低。由於澱粉具有中性特徵,低濃度的鹽對糊化或凝膠的形成影響很小。而經過改性帶有電荷的澱粉,可能對鹽比較敏感。大多數食品的pH範圍在4~7,這樣的酸濃度對澱粉膨脹或糊化影響很小。而在高pH時,澱粉的糊化速度明顯增加,在低pH時,澱粉因發生水解而使黏度峰值顯著降低。在許多食品中,澱粉和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對食品的質構產生重要影響。澱粉與麵筋蛋白在混合時形成了麵筋,在有水存在的情況下加熱,澱粉糊化而蛋白質變性,使焙烤食品具有一定質構。
2、澱粉的老化
經過糊化的α-澱粉在室溫或低於室溫下放置後,會變得不透明甚至凝結而沉澱,這種現象稱為澱粉的老化。這是由於糊化後的澱粉分子在低溫下又自動排列成序,相鄰分子間的氫鍵又逐步恢復形成緻密、高度晶化的澱粉分子微束的緣故。
老化過程可看作是糊化的逆過程,但是老化不能使澱粉徹底復原到生澱粉(β-澱粉)的結構狀態,它比生澱粉的晶化程度低。不同來源的澱粉,老化難易程度並不相同,一般來說直鏈澱粉較支鏈澱粉易於老化,直鏈澱粉越多,老化越快,支鏈澱粉幾乎不發生老化。其原因是它的結構呈三維網狀空間分佈,妨礙了微晶束氫鍵的形成。老化後的澱粉與水失去親和力,影響加工食品的質構,並且難以被澱粉酶水解,因而也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澱粉老化作用的控制在食品工業中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