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表徵
2010/10/02 01:35:25瀏覽11595|回應0|推薦2

知識表徵

陳述性知識(know-what)
程序性知識(know-how)
圖畫:詞語=類比:符號/象徵


心像(imagery):並不只有,但以視覺為主
心智與知覺的「功能性相等假說(functional-equivalence hypothesis)」:大腦皮質的腦區分佈和視網膜上視覺感受器在二度空間上的位置分佈相似


我們應該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在什麼情境下使用哪一種表徵?(這個問題近似於記憶「在何種條件之下以何種方式收錄?」)

雙碼理論vs命題理論
雙碼理論(dual-code theory):Allan Paivio(1969, 1971)認為心理表徵至少包含類比性影像與符號兩種形式。


命題理論(prepositional theory):John Anderson與Gordon Bower(1973)認為心理表徵(心語)比較接近命題的抽象形式。(Anderson與Bower現在已經偏離他們最初的構想,但仍有研究者堅持命題是所有心理表徵的基礎這樣的觀點)他們利用述語運算,描述關係類型(包含動作、屬性、空間關係、類別從屬)。曖昧圖形的實驗提出了一個可能性,命題式編碼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推翻圖像式編碼。


類比是和命題式編碼都有限制,整體而言,證據比較偏向多重編碼的存在。

--------------------------------------------------------------------------------
影像的心理操弄
心像旋轉:Roger Shepard與Jacqueline Metzler(1971)所作的實驗。2D與3D物件旋轉的反應時間和角度成正比。
心像比例調整:Stephen Kosslyn(1975),以相對大小作為操弄心像大小的方法。尺寸較大的屬性較尺寸較小的屬性反應要快。年幼兒童通常用心像回答問題,較年長者則不一定。兩種不同同形式的表徵在發展速率上的差別似乎支持雙碼概念。
心像掃描:Stephen Kosslyn。掃描心像中較長的距離要比掃描較短的距離多花時間,且幾乎成完美的線性反應。

--------------------------------------------------------------------------------

影像與命題的綜合
Margaret Intos-Peterson(1983)認為心像研究的結果可能是因為作業需求屬性造成的假現象,Jolicoeur及Kosslyn(1985a, 1985b)遂修改實驗,之後顯示功能相等性假說仍有很強的實徵證據。功能相等性的觀點和命題性的觀點之間的辯論,可視為實徵主義與理性主義之間的辯論。


Philip Johnson-Laird曾經提出另一綜合性觀點,主張心理表徵可能以命題(完全抽象化後可以用語言表達)、心理模型、心像之中任何一種形式存在。


其他管道的心像
觸覺心像:Nancy Kerr(1983)曾修改Kosslyn的實驗,以天生盲人進行心像實驗,這些視障者透過觸摸的方式接觸物體,其心像掃描反應模式與視力正常者相同。
聽覺心像:Intons-Peterson等曾發現聽覺心像,他們用音調的移動時間作為實驗的控制變項。


多重編碼的神經心理學證據
大致而言,得出以下結論:
右半腦:視覺記憶及視知覺
左半腦:語言記憶及理解
同時,也指出視覺心像與空間心像的差別

--------------------------------------------------------------------------------

空間認知與認知地圖
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s)
我們使用和形成認知地圖時,會運用地標知識(Thorndyke, 1981)、路線知識(Thorndyke & Hayes-Roth, 1982)、測量知識(Thorndyke & Hayes-Roth, 1982)。有的時候會使用心理捷徑,這時候路線知識會比測量知識有更大的影響,造成扭曲的現象。包括:直角偏好、對稱捷思法、旋轉捷思法、排成一線捷思法、相對位置捷思法

陳述性知識的組織
常見觀點
定義觀:古典看法、基於屬性類別。使用類別定義的缺點是有時候會很難以定義(例如:遊戲),且有的時候某些項目會比同類型其他項目為更好的例子
機率觀: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以特徵性屬性為基礎。範例理論,以多重範例為補充,更有彈性
綜合觀點:一個分類理論若要完整,就必須結合定義性和特徵性屬性
語意網路模型
Allan Collins & Ross Quillian, 1969提出,主張知識的表徵形式是具有階層性的語意網絡(network),網絡中的元素稱為節點(nodes)
Edward Smith等(1974)提出另一理論,認為組織知識的基模是語意特徵之間的比較,而非概念之間嚴格的階層性
Eleanor Rosch(1978)則注意到在一個階層結構中,一個概念的特定程度似乎有某種基本層次(basic level)或稱自然層次,即某人覺得概念之兼具有最大區辨性的那個層次,而人們在面對物體的圖片時,在基本層次辨識物體會比在較高或較低的層次來得快
基模的表徵
基模的特徵使得基模的使用有相當大的彈性:
基模可以包含其他基模
包含典型而一般性的事實
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
基模甚包含關於關係的訊息:
概念之間(例如:電腦和網路之間)
概念所具有的屬性之間(例如:一個人的性別與外貌之間)
相關的概念所具有的屬性之間(例如:太陽的光與月亮的光之間)
概念和特定的脈絡之間(例如:汽車與交通之間)
特定的概念和一般的背景知識之間(某一款手機與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知識之間)
Roger Schank與Robert Abelson(1977)創造出腳本(script)的概念,是由空槽(slots)以及對可填入空槽之內容的限制所組成的,其彈性較基模小得多。主要用餘日常生活的形式化情境,例如餐廳腳本、醫院腳本等。

--------------------------------------------------------------------------------

程序性知識的組織
由人工智慧和電腦模擬的研究,發展出序列處理(serial processing)模型。程序性知識的表徵成為一種產出系統(production system),包含產出的所需規則所構成的集合。

--------------------------------------------------------------------------------

整合性模型:表徵陳述性及非陳述性知識
ACT-R
John Anderson(1976, 1993)提出
關於知識表徵與訊息處理的思想的適應性控制(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對於陳述性知識:擴散性激發(spreading activation),越遠的節點激發程度越弱。節點間的聯結越常使用則聯結變強,反之消弱
對於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的習得是經過認知的(意識上)、聯結的(習慣上)、自動的(自動化)三個階段
以人腦為基礎的模型
Larry Squire(1986)主張陳述性知識可能涵蓋了更廣的心理表徵,而不僅是程序性知識,包括:
程序的、動作的和認知的技能(程序性知識)
簡單的聯結性知識(古典和操作制約)
簡單的非聯結性知識(習慣化和敏感化)
促發(存在於知識網絡中的根本聯繫)
Larry構思其模型來自於他字擠的研究、其他研究者所進行的神經心理學研究,以及人類認知實驗:
非陳述性知識的心理表徵一旦建立,該知識便成為內隱狀態,不易提取成外顯狀態
研究顯示,表徵陳述性之是的神經系統與表徵某些非陳述性知識的神經系統有明顯的區別
我們對大部分非陳述性知識,快過對陳述性知識的提取
平行處理(聯結論)
用腦的生理歷程作為了解認知的隱喻。就如同神經元可能有不活動的、興奮的、抑制的三種情況,PDP模型的類神經單元也有相同的狀況
表徵知識的是聯結的模式,而非特定單元
PDP對人們如何能記得單一事件較無法作出有效解釋,也無法說明我們面對矛盾訊息時何以能常能快速捨棄既有模式
McClelland等(1997)試圖主張腦中有兩個學習機制,來迴避這些聯結論系統的不足之處

--------------------------------------------------------------------------------

認知的範疇一般性與範疇特殊性
1960至1970年代,力求對認知歷程的範疇一般性有所了解。到了1970~1980年代傾向範疇特殊性,部份因為西洋棋等特定範疇之研究。


Fodor(1983)認為人的心智具有模組性(modular),Gardner(1983)則把模組性的低階概念延伸到更高階的智能歷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w1012&aid=446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