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04/11 23:23:58瀏覽485|回應0|推薦8 | |
早上在線上讀書會聽別人發表自己的想法時,突然有個體會:人都喜歡和自己想法相似的人相處,因為覺得有共鳴,好像能很懂彼此,因而對對方較有好感。 可是我發現,如果對方有不同的想法,反而可以延伸自己的觸角,去思考過去未曾想過的面向,不會只侷限在既定的某些觀點和想法裡,又或者說,也許對方的觀點其實和自己頗一致,只是在聽別人說話的當下,如果自己稍後也得被迫發表觀點時,就會立即強迫自己去思考,以擠出點什麼,雖然會有壓力,也常會覺得自己講得不是很好,可是這就是種練習吧。 像今天早上大家在討論羅斯福號的船長在面對coronavirus的兩難議題時,就讓我連結到不久前讀到的,SARS期間,拒絕政府命令所有醫護人員在沒有任何配套措施下,回和平醫院隔離的周經凱醫生的報導。 他因為拒絕服從而被革職,並開始了7年的官司人生,且再也沒有任何一家醫院願意僱用他。他堅持做對的事,並且保住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但後果看來是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那到底做什麼才是正確的抉擇呢?我想,選擇具備對自己來說,最有重要價值的那個,就算是最正確的決定了吧~ “有意義的人生很少是瞬間出現的,通常是經由好多個事件不斷地交集,慢慢互相疊加後的效果“~艾爾文《別讓現在的壞事,趕走未來的好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