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11 16:58:44瀏覽1050|回應0|推薦16 | |
兒歌的表現形式(下) 黃瑞田 本文刊登於2020年8月18日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04193
五、連鎖調。連鎖調,又稱連珠體兒歌,是傳統兒歌形式的一種,以「頂針」的修辭手法連結全歌,也就是以前句的結尾詞語作為後句的開頭,或是前後句隨韻粘合,逐句相連,易唱易記,深受幼兒喜愛,對培養幼兒的語言和思維思維能力十分有幫助。上述的「頂針連環問答」,其實就是連鎖調。例如傳統兒歌〈五指歌〉: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沒打到,見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隻?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
再如傳統兒歌〈豬八戒嘴巴長〉,也是也是幼兒喜愛的連鎖調兒歌: 豬八戒嘴巴長 豬八戒,嘴巴長, 嘴巴長,吃生薑, 西瓜甜,吃湯麵, 香腸粗,吃豆腐, 豆腐香,做菜湯, 八戒吃得肚子圓。
六、繞口令:繞口令又稱為吃口令,急口令、繞口令,是將漢語中聲母、韻母發音相近,聲調容易混淆的字詞,交叉、重疊編成詼諧風趣的兒歌,要求用比較快的速度唸誦,唸起來有些拗口,而說快了容易發生錯誤,引人發笑。最朗朗上口的是帶有ㄦ化韻的北京繞口令〈吐葡萄皮〉: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兒,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兒。
這首〈吐葡萄皮〉,對不習慣說ㄦ化韻的人來說,舌頭一定會打結;不過,繞口令的功能是在訓練舌頭的靈活度以及聲韻的辨識力,例如河北傳統兒歌〈壁上掛只鼓〉,就在「鼓」、「虎」、「布」、「補」四個近音字的辯識能力:
壁上掛只鼓, 鼓裡畫隻虎, 虎爬破了鼓, 拿塊布來補, 還是布補虎? 還是布補鼓?
繞口令大部分是在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兒歌,少部分是現代作家的創作,例如林武憲的〈栽花‧摘花〉:
姊姊栽花, 妹妹摘花。 摘花的不栽花, 栽花的不摘花。 愛花要栽花, 摘花不愛花。
七、顛倒歌。所謂顛倒,是指事物違反常理,上下前後次序倒置,或將自然界事物的特徵、彼此關係,故意違反倫常,予以錯亂安排,造成荒誕、詼諧、幽默等效果,因此,顛倒歌又叫古怪歌、稀奇歌、滑稽調、錯了歌。顛倒歌如果能夠引起兒童覺得「可笑」,表示兒童知道顛倒歌中哪些事理是錯置的,正好可以他們對事物本質的正確認識,增進辨別是非、真偽、事理的能力,以及培養幽默感、樂觀進取的精神。 顛倒歌通常沒有「主題」,所以題目都以「顛倒歌」為名,例如:
順唱歌來倒唱歌, 河裏石頭滾上坡。 看見弟弟搖外婆。 十萬將軍一個兵。 河裡公雞會下蛋, 麻雀踩死大老鷹。 天上無雲下大雨, 樹梢不動颳大風。 老牛急忙跑得快, 貓見老鼠鞠個躬。 聾子聽見笑盈盈。
由於「顛倒歌」沒有主題,內容也就天南地北瞎扯,不必前後呼應,也不用合乎常理,正因為如此,幼兒才會覺得好玩、有趣。 八、字尾歌。「字尾歌」的特點是每一句都是以同一個字結尾,整首兒歌一韻到底。「字尾歌」本來稱為「字頭歌」,由於真正以字頭的形態出現的並不多,所以改稱「字尾歌」才能名副其實。先舉林武憲的創作的閩南語兒歌〈天頂有日頭〉為例: 天頂有日頭, 土腳有石頭, 眠床有枕頭, 桌頂有罐頭, 灶腳有碗頭, 田裡有菜頭, 嘛有蔥頭及蒜頭, 對頭到尾攏是頭。
流傳已久的傳統兒歌〈頭子歌〉,也是以「頭」當字尾:
天上日頭, 地下石頭, 嘴裡舌頭, 手上指頭, 桌上筆頭, 床上枕頭, 背上斧頭, 爬上山頭, 喜上眉頭, 樂在心頭。
安徽傳統兒歌〈燕子〉,則以「子」當字尾:
小燕子, 紅頸子, 大娘梳頭拜嬸子。
北京傳統兒歌〈吃葡萄儿〉,是典型的兒化韻兒歌,以「兒」當字尾:
小孩兒,吃葡萄兒, 剥了皮兒,吃了肉兒, 吐了一颗葡萄籽兒。
除了「頭」、「子」、「兒」之外,現代作家更突破傳統,以其他的字當字尾,例如蔣風的〈下雨啦〉,將「呢」和「啦」以頂針方式在字尾出現,為了符合台灣常情,筆者稍作修改:
滴嗒,滴嗒,下雨啦! 雨呢?下到田啦。 田呢?種上穀啦。 穀呢?碾成米啦。 米呢?煮成飯啦。 飯呢?小華吃啦。 小華呢?上學去啦。
蔣風這首〈下雨啦〉,不只是字尾歌,也是連鎖調、問答歌。現代作家的字尾歌不勝枚舉,例如王鐵栓的〈月兒像小船兒〉以「兒」為字尾、聖野的〈瓜兒船〉以「瓜」為字尾、張光昌的〈遊湖人〉以「人」為字尾。 九、謎語歌。謎語歌是用兒歌形式表達謎面的謎語,又稱兒歌謎語、謎語兒歌。由於謎語歌本身就是謎語,所以它與一般的謎語一樣,包含了謎面、謎底、謎目三個部分。「謎面」是謎語的題目;「謎底」是謎面的答案;「謎目」是在謎面後面針對謎面範圍所做的提示,通常用小括號的方式附註,例如(猜一地名)。 由於幼兒認知有限,幼兒謎語必須簡單、具體,是日常生活眼見、耳聞、可感的事物。通常謎語兒歌都是四句組成,每句的字數不定,三字、四字、五字、六字或七字皆可,但要押韻,以增加趣味性。例如〈月亮〉謎面,就由三字和七字等句子組成:
有時候,圓又圓, 有時候,彎又彎, 有時晚上出來了, 有時晚上看不見。 (打一自然現象) 【謎底】月亮
如果幼兒知道月亮有圓了又缺,缺了又圓的特性,就很容易猜出謎底。類似現象的東西,如幼兒常玩的〈氣球〉謎面:
有口無心, 有皮沒肉, 生氣就胖, 消氣就瘦。 【謎底】氣球
每句五個字的謎語兒歌,例如李敬信主編《中國的謎語》中〈電冰箱〉的謎面:
屋內一間房, 有門沒有窗, 春風吹不進, 四季都冰涼。 【謎底】電冰箱
再如〈風〉的謎面,每句七字:
我叫樹葉跳起舞, (猜一自然現象)【謎底】風
風是空氣流動的現象,不能直接看見,但可以從樹葉的舞動、風箏飛上天、白雲飛行,以及聲音的傳播感覺風的存在,幼兒也很容易在生活當中認識「風」。 十、時序歌。時序歌又稱為時令歌,是根據地球運轉一年期間,產生的時間的變化,包括十二月令、四季、二十四節氣、星期,以及每天早晚的變化。引導幼兒從兒歌中認識自然界在時序變遷中的改變,或是節慶、風俗活動,或是農事活動,或是天象、地象、氣象的變化。前面「數字與植物結合的兒歌」列舉的〈十二月花〉兒歌,就是十二月令歌;「數字與動物結合的兒歌」列舉的〈猴子穿新衣〉,是以星期為序;傳統兒歌〈新年到〉,將新年的熱鬧氣氛真實的傳達出來;以四季為序的傳統兒歌〈對花〉,流傳在江蘇地區:
什麼花開春季天? 什麼花開夏至前? 什麼花開中秋節? 什麼花開雪片片?
長春花開春季天, 荷花出水夏至前, 桂花慶賀中秋節, 臘梅花放雪片片。 另一著山東兒歌〈什麼花春天最早開〉以問答方式唱出四季的花和鳥,饒富趣味: 什麼花春天最早開 桂花秋天第一香;
時序歌取材自日常生活所見所聞,不僅能擴展幼兒的知識,也能促進幼兒的觀察力、聯想力、推理力與想像力與思維的發展。上面所舉的這兩首時序歌,可以讓幼兒分組對口問答唱誦,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勝心與好奇心。
小結 兒歌的形式越多,變化越多,也能創造更多的趣味性;中文字、詞多,聲韻變化也多,更有利於兒歌的創作,希望嬰幼兒的照顧者、特別是關心幼兒文學的創作者,除了上述十種形式之外,能為幼兒創作出更新形式、更具趣味性、更容易誦唱的兒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