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1 20:36:50瀏覽4017|回應0|推薦0 | |
纏絲勁的掌握 要練好纏絲勁,首先要明白渾身俱要纏絲,即全身上下、左右、內外無一處不纏,而又以軀體的纏絲為主要,通過腰脊的螺旋轉動和胸腹的折疊運化來帶動和貫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纏絲,從而達到周身一家的整體力量。上肢兩臂如“麻花”旋擰,下肢兩腿似“螺絲”擰鑽,而都要以身軀的纏絲為主宰。若胸腹沒有折疊,腰脊不作纏繞,則四肢的纏繞便失其本而流於妄動。 練好太極拳,就必須先明白基本纏絲法。即:裡纏、外纏、順纏、逆纏,其關鍵在於由內到外,順遂勻稱,裡纏、外纏是核心,由裡及外,由中而發,內纏、外纏相連合一。顯於外是螺旋運動,隱於內是纏絲運行,裡纏為體,外纏為用,裡纏是心神意氣,外纏是筋骨皮肉,螺旋抽絲合而為一而成為纏絲勁。拳訣曰:“裡纏外纏要合一,由內及外是真訣。”順纏逆纏是總的纏絲法,因方向的變化而有:上下纏、前後纏、左右纏、進退纏、斜正纏等。其實,無非是雙順雙逆或一順一逆。 順逆纏絲的關鍵在於均衡對稱、協調一致,無所偏倚,無過不及,陰陽得中,剛柔並濟,雖有主客分,一氣甚平均。順逆纏絲的外部表現是:在手,凡由小指側纏過手心向拇指方向旋轉,同時肘關節由外向裡合即沉肩合肘為順纏。凡由拇指側纏過手心向小指方向旋轉,同時肘關節由內向外開即鬆肩合肘為逆纏。在腿,凡腿向外旋轉為順纏,反之,凡腿向裡旋轉為逆纏。兩腿纏絲皆為一順一逆。在身,則胸腹相合為順纏,胸腹相開為逆纏。身軀纏絲即胸腹腰脊皆為纏絲。 要練好纏絲勁,首先要知道三節、九竅、十六關。人體體身有三節之分,即梢、中、根節。 全身而論,臂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 三節之中又各有三節,如臂之三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 身之三節:頭為梢節,腰為中節,腹為根節; 腿之三節: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三三共九節。 九節之中又有九竅,臂三節三竅:勞宮穴是梢節竅,曲池穴是中節竅,肩井穴是根節竅;身三節三竅:百會穴為梢節竅,玄機穴為中節竅,氣海穴為根節竅;腿三節三竅:湧泉穴是梢節竅,鶴頂穴是中節竅,環跳穴是根節竅。梢節主手法,中節主身法,根節主步法。 十六關是指人體的十六個主要部位,即:兩肩、兩肘、兩腕、兩胯、兩膝、兩踝、兩臀、胸、腹。 明三節就是了解和掌握三節勁的運用,即“三節發力螺旋勁,梢領中隨根節摧。”明九竅就是了解和掌握按竅用氣,斂氣入骨的運用,即“以意行氣貫九竅,節節貫串中氣通。”明十六關就是了解和掌握內纏外繞,周身一家的運用,即:“內纏外繞十六關,混元一體不倒顛。”所以渾身俱要纏絲就是在內外合一,上下相隨的基礎上,通三節,貫九竅,纏繞十六關,從而形成周身一家,混元一體的太極功夫。 練習螺旋纏絲的方法就是運行中氣的方法。何謂中氣?即氣由中發,不偏不倚,貫通脊骨和四梢骨髓之中。螺旋纏絲時,在心神意念的引導下,內氣出於丹田,通達三節,貫注九竅,纏繞十六個關節,入於骨髓,而又出於骨縫,充於肌膚,復歸於丹田。如此纏繞不息,回圈不已,長期練習,自然就會形成一股剛柔相濟的纏絲勁。 運用纏絲勁時,不論是順或逆,務使八門勁運到螺旋的弓背上,也就是螺旋的接觸面上,切不可有時在弓背,有時在弓腹,這是纏絲最易碰到的缺點,若一經陷在裡面,不但削弱了棚勁,同時也會失去纏絲中的摩擦特性。因此,若一有缺陷,勁就不能達到螺旋的接觸面上,同時也就失去了纏絲勁的牽動作用。 纏絲勁在一切運動過程中,無論是順纏或是逆纏務須一纏到底。所謂“底”就是到達這一拳式表現勁別的落點處,也就是接做下一式的轉關處。到了此處,由折疊轉換,接做下一纏絲,同時,將勁接到下一式動作中,勁不斷,也就不須要續勁,如纏到中途勁斷了,再將它接續上去,中間就有一個空隙,這一空隙不但失去應有的牽動作用,而且在推手中會為對方造成得機的機會,這在纏絲運勁上是不允許的。 所以,對待纏絲勁必須要做到三個無病,即:“毋使有缺陷處”,“毋使有凹凸處”,“毋使有斷續處”。即使在發勁時,雖然外形似有斷續,但仍須有“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的要求。總之,渾身俱是纏絲圈才符合陳式太極拳的運動規矩,待到功夫純熟以後,自然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沒圈,由大而無外之圈練到小而無內之境,此時方可表現出“渾身處處皆太極,無心成化如珠圓,遇到何處何處擊,我亦不知玄又玄”的上乘太極功夫。 http://hi.baidu.com/taojuntaiji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