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極拳“中庸之道”
2014/08/12 21:42:39瀏覽1309|回應0|推薦0

論太極拳修練中的“中庸之道”   信息來源:陳正雷太極網訊 作者:郭向東

中,正也,指持中、中和、適中;庸,常也,指常規。

中庸指處理事物的適度,是一種方法和哲理,指把握處理事物的適度。

中庸是儒學哲理思想的核心體系,不僅在《論語》裡進行了論述,而且在孔子之孫孔思所著的《中庸》進行了專論。收載於《禮記》,為儒學四大經典之一。

其主要觀點為中和、持中、適中、和諧,主張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適度,適可而止,無偏無倚,不太過也無不及。

適度即所謂中庸,也包括為人處事。 中庸思想淵源於《易經》,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從《周易》中和思想發展而來的,《易經》的中和思想在《易傳》及《論語》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在《易經》裡“中庸”觀主要體現在爻卦中,奇偶對應,陰陽相合,剛柔相應等皆體現在以“中”為度,以“和”為貴的思想,也即強調陰陽雙方既對立,然而又應該是統一的,是合二為一的。

《易經》的八卦既體現了陰陽對立的一分二思想,又蘊含了陰陽統一的合二為一原胚,《易經》的尚中、尚和的不偏不倚、合之必分、分之必合。被孔、孟學派充分地汲取及發展。

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適中。”謂中無定體,隨時而在,即隨時遇事,以求適中。

“中”與太極拳關係十分密切。 太極拳是在動中求靜,在不變中求萬變的,所謂的八門五步十三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勢勢非呆板,步步非固定,不是執一不變,而是隨時隨地因人而有不同。其對於用“中庸”的道理,既不可過,亦不可不及。正所謂拳不打三寸三,這三寸三,便是適中。如果你打在三寸四,便是過。過了你就送給別人了;如果打在三寸二,便叫不及,不及你便打不到人了。過與不及,都會失敗。

太極拳論云:“無過不及。”便是這個道理。 太極拳在平時對練中或對敵時,對手與我或用手、肘、肩、腿、膝等,其距離遠近各不同,其中點因而有別。如對方距我僅二寸,我在二寸中求中,距我三寸,我在三寸中求中,以此類推。如此,方能得機得勢,無過不及。雙方均在隨時注意對方之態勢,不會在那裡讓你去打他,所謂“移形換步,剎那不同”。

“進、退、顧、盼”,這“中”隨時間變動,必須默識必通,才能隨心所欲。設敵人自前來攻擊我,我身向左閃,步未移而形已換,敵人若不及時回頭,即覺重心頓失,如以手牽之,未有不跌出者。是以兩人相對,總以不失“中定”為是。有太極前輩說:“中土不離位,守住中土往外打。因此,我們在平時行功走架過程中,身必須中正安舒。

中正者,不偏不倚,無過而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謂也,安舒者,百骸自然舒適,不緊張用力是也。 太極拳視立身中正為第一要素,行拳走架與推手都是以保持自己和破壞對手的平衡為依據,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撐八面,靜如山岳,動若江河。

身法正者,身樁端正,無所偏倚,虛靈內合,“以周身自然為妙”,則是說太極拳講“純任自然”全身動作內外相合、上下相隨,沒有絲毫勉強、不協調和不自然的地方,完全符合人體運動規律。 正如許禹生所說:“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關,自然得路,圓妙莊嚴,靈活無滯,周身法輪常轉不已矣。” 冉有與子路同以“聞斯行諸”請示,孔子對於冉有,教以即聞即行,對於子路,則勸其稍安勿躁。所問相同,而所答相反,公西華不解,請問異答之故。

孔子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這進與退,正是堯舜以來相傳的心法,孔子用之為流動哲學,已經發展為最高點,難怪後人稱孔子為聖人。

其實這“中庸”不僅僅是孔子學術特色,而已成為太極拳家們最高的運用。太極拳經論中沒有提到“中庸”但其所謂:“無過而不及,隨曲就伸”,“不偏不倚”、“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實際上都是在講“中庸之道”。

《十三勢行功心解》云:“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十三勢歌》云:“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尾閭中正,則立身中正,立身中正,不但身心安舒,神氣貫頂,如與敵交手,且可周遊六虛,支撐八面。

我國特別重視“中庸之道”,以中庸為處事接物以及做人的準則。 作育人才,以養成中正的品格為理想,處事接物,以讚美中庸與中道為可貴。如果人人都把握這中庸或中道的正義,是十分的不容易。

因此,無論太極拳的教者或學者,均應詳知“中庸之道”並能適切而恰當地運用,才能獲得圓滿而完整的功效。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