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3 12:41:38瀏覽158|回應0|推薦0 | |
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第四十六講) 天下有道卻走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的時候,國泰民安,人人知足,這個時候,能夠用來戰爭的馬,都可以讓他在田野之中,糞田施肥,清閒自在。就好比有道的人,身心泰然,沒有心猿意馬胡亂奔馳之患,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和煦之氣養身,自然清靜無事了。 但是,一旦到了天下無道的時候,人人貪得無厭,這個時候戰亂難免要發生了,因此,兵馬也都要生死於荒郊野外了。就好比修道的人,如果不守清靜無為的話,時時便會產生無厭之念,導致心上之「刀兵」橫出,性中之「意馬」胡闖,不得一時的寧靜,這個時候三魂七魄,盡成魔君之輩,時時擾亂,五臟六腑,盡為交戰之場,神無一刻之守舍,心無暫時之安閒,此就是人心無道之時,因此,性命怎能長保呢。 由此看來,天下罪惡之大的,還不能超過這些多思的慾望,如兄弟鬩牆,朋友反目,覆宗滅族之事,皆是一念之微所害,就好像星星之火雖微,卻可以燎原廣闊,所以說修行之人,先要止念,念頭如果不止,雖是日夜不眠的一心求道,但也不過是勞形而已,因此學道之人就是受了「欲望與不知足」所害。 所以說,知足之人,無所不足,無往而不泰然,因為不求身外之物,反得身中「自性之寶」,如此之人還有什麼可貪求的呢? 自然的原則與定理(第四十七講)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天下總有一個原則與定理,聖人能夠體悟這個原則與定理,所以天下雖然很大,但是離不開這個原則與定理,所以聖人不必走出門戶,就可以完全知道天下的一切事物了。 因為宇宙天地之間,不過是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而已,聖人盡其本性,就是盡其天道,所以聖人之本性,就是行其天道。 但是凡夫之人,則不同,每每要以自己的眼睛,來了解天下的物,而不知天下的事物是不可窮盡的,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走遍天,迷於身外之見,反而更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所以是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因為自己越遠離了本性,受到外物之染的原因呀。 所以說,聖人他反而不必走遍天下,自己只求淡然無欲,但他仍然可以知道一切的,何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搜尋身外之物呢?眼前就是法界了,心上圓明的人,自然可以洞見一切。所以是聖人不必行遠而可知一切啊! 所以也不必視察外界,就可以說出自然法則的名目了。也不必去多餘的造作,只要盡己之性,自然而然就完成聖業了。 無為的妙處(第四十八講)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足以取天下。 一個人如果是為了學問求知見的話,是有益的,但是這種「益」只是短暫的,而學道就不同了,因為學道是要損去了知見,除去了情慾,更要排除了妄念,及名利虛華一併棄,這樣物我倆忘,私慾淨盡之後,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 有了無為的境界,就是無所不為了,可是這個「無為」,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是動中之靜,靜中之動的無為,是虛中之實,實中之虛的無為。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如果人能無為,真性了然,萬物的造化,無不在身心之,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 所以要得到天下,如果以私慾之心,或是仗恃自己的力量,去取得的人,那麼將不可得。所以一個真正體悟大道的人,他也會以道德之仁義去取得天下,如古時候的「堯、舜、禹」這些聖人就是一個榜樣,不但取得天下,又取得天下人民的心,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而「秦始皇」就不同了,他以私慾的作為,想將天下納為己有,其實這種作為反而使人痛恨,使天地神祇不悅,所人像這種取天下的方法,是不足以效法的。 聖人之心(第四十九講)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所以說聖人的心,是隨其百性的心態習俗,隨宜制化的,祂不以一己之見教人,更不以私見或分別之心待人。 所以聖人既然無分別之心,那麼看到善良的人,或是見到善良的事情,聖人也以仁慈之心去親近他,看到不善的人,見到不善的事情,聖人也一樣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 而且聖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皆以誠信待人,無論是守信的人,聖人他這樣對待他們,連一些沒有誠信的人,他也是一樣以誠信對待他們,使這些不誠信的人,能因受到聖人的德性感召,而歸於誠信,這就是聖人的德信啊! 所以聖人生活於天下之間,每每為天下的百姓,因為不知泰然自處,更做出悖理越軌的醜事而擔憂,及感到恐懼不安,所以聖人何等的慈悲,他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而渾濁了自己清靜的性體。 因此聖人有這麼大的慈悲心,所以天下的百姓皆以他為依歸,時時的仰望著他,想聽他的話,聽聽他的道理,想看看他,看看聖人的慈容,所以聖人有這無上的德威,他看到天下百姓,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樣,去教導他,去感化他,這就是聖人可敬之處啊! 出生入死(第五十講)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人與萬物一樣,凡出生於世,就有死去的一天。可是人生存在生與死之,分為三種: 第一種人,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這種現象,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第二種人,是老,將死的年齡,也是十個人當中有三個。 第三種人,是帶中年的時期就轉向死亡的人,像這種人也是十個人當中有三個。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這種人,他嗜慾太深了,自奉太厚了,常常因謀求衣食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因此很早就歸向死亡之路了。 但是聽說很會攝養生命的人,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還不到一個人吧! 這種人他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所以他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死,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就是死了也不會感到悲哀,因為他己領悟到,真我的生命是不生也是不死的。 所以這種人在陸地上走的時候,就好像不會到一些犀牛老虎之類野獸,就是遇到這些野獸也不會去傷害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他了解動物的,動物也了解他的心,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 而且這種人即使走入了戰塲,也是出入無妨的,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不但是將軍敬畏祂,連兵卒都敬畏祂。 因此以上所說的,犀牛雖然兇悍,卻不以角去攻擊他。虎雖然勇猛,可是看了這種人,子也好像失去了作用一般,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這種人,也都不知道攻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聖人早己把生命託付給天地了,因此他把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仇視與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 道體的德行(第五十一講)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復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為萬物之母,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還要以「德」去滋潤他,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成長以後,才有種種萬物,可是這些萬物,本來就是由無形的「道」所生的,與無形的天地之「德」培育而成。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才知無形的道德的偉大。 但是在萬物生長以後,如果沒有四季寒暑的更替,陰陽的互換交流,則雖生長了萬物,它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所以勢之所在,就有了陽春之氣的培物及寒秋之氣的逼物,這些四時的代謝。 但是道雖然偉大,德雖是尊貴,卻不以偉大與尊貴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處之,可是它這樣的自然處之,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了。 所以道生了萬物,德滋潤了萬物,讓它們長大,又給它們撫育,又讓它們成熟,這些長養與覆護的大恩,「道」還不以為自有,像這些大有作為的事,它還是不恃自己的能力,雖然是萬物之主,但是它仍然不以主宰為自居。所以「道」實在是具有極深遠的至德呀! 道的本源(第五十二講)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天地萬物都有它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道」,「道」創造天地萬物,所以「道」是天地萬物之母。 既然知道天地萬物是「道」之所生,就知曉「道」為母,物為子,道為體,物為用,所以現在的人只知物而不知「道」,是背道而馳呀! 因此當你認識這個「道」以後,就要秉守這創造天地萬物的道,就是身亡的時候,也不會感到恐怖與危險,因為你已經回歸到「道」的懷中了! 所以,如果不想讓精、氣、神外馳,就要塞住了人的慾望之口,閉住了人的大賊之門,就是「眼、耳、鼻、舌、意」。 因此修道之人如果能閉塞慾望之口與大賊之門,則一輩子受用不盡,不必動用多大的勤勞,自然可以成就大的道。否則終身不知閉住這聲色貨利之門,只知仗恃自己的才能,而喪心爭鬥於紅塵之,那就不可救藥了。 所以能夠察覺微小事物的人,才是明白大道的人,能夠守著柔弱之道的人,才是真正強勝之人。 大道之行 (第五十三講)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竿。非道也哉! 假使,我有一些智慧,要行於大道的話,還需要小心謹慎,因為不小心的話,還恐怕會走入歧途末路之中呀!這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了大道本來就很平坦的,很寬大的。可是偏偏有些貪妄的人,他喜歡尋找小路走,這樣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害了自己,這些都留給 我很大的警惕!就以一些當朝的文武百官,為譬喻吧!朝綱都已經保不住了。百姓的田地也都已經荒蕪了,倉庫的稻米也已經快要沒有了,但是還有一些貪官污吏,尚穿著華麗的衣服,來顯示自己的尊貴。身上還帶著明亮的利劍,來誇耀自己的強悍,不但如此,更是一心追求美餐,美酒來吃喝享受,而且只顧自己的財貨有餘,更不去接濟別人。 所以像這樣的做為,實在很不合乎大道的。 德的餘蔭(第五十四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天地之,如果建立有形的東西,容易被拔去,購置有形的物品,容易被取走,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才不容易被拔去,不容易被取走,這為什麼呢?因為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所以沒有形體讓力量拔去,也沒有其他的力量,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 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行乎道德的人,他死了之後,仍然有社稷宗廟,讓子子孫孫祭祀,代代相傳不絕,因為他的德,實行於身,所以他的善德,才有如此的完美。 所以,一個有道德的人,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餘蔭。 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德化於鄉里之間,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教化上的長處。 如果德化於國家的話,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 如果德化於天下的,也一樣能夠感召天下。 因此我明白以上這道理以之後,我就以自身的身心體悟,去視察別人的一切作為。以自己的家庭教化,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以自己的鄉里教化,去觀察其他的鄉里教化。以自己國家的教化,去觀察其他國家的教化。以現在的天下教化,去觀察未來的天下教化。 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