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15 11:41:18瀏覽10873|回應74|推薦12 |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illustrations/no-negative-cards-spiral-68481/)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一天晚上睡前,我發現客廳的玩具還散亂一地,我提醒地問女兒:「怎麼還沒有收玩具呢?」 「因為爸爸都沒有陪我!」女兒這麼回答,我有些哭笑不得。我有沒有陪她,和她沒收玩具,一點關連也沒有;更何況,我整個晚上都陪著她呀! 別說是三歲小孩,成人的世界裡,更常有這樣的現象:要不是打死不認錯,不然就是非要拖個人下水:「都是他害的!」,才肯承認錯誤。 -- 我常去校園演講,對象若是老師,也就是學校被規定要辦的法定研習,常常在開始演講約半小時後,看到幾位老師匆匆忙忙地跑進會場。一邊氣喘吁吁地找簽到單上自己的名字,一邊抱怨:「什麼時候有這場研習,我都不知道?」 承辦人耐心地解釋:「在上次會議中,我就有報告過了,昨天也有再發通知提醒大家喔!」對方不悅地回答:「什麼通知?我又沒有收到!」 要承認自己忘記了,有這麼難嗎?會後,承辦人向我道歉,並有些無奈地說:「就是有些人,自己不留意,還要怪別人沒提醒。」我能理解,並告訴對方我不介意,他接著說: 「算了,這些人常常這樣,我們也習慣了!」 -- 當我們犯錯時,會擔心被人發現、被指責,是很自然的;因為,這顯得我們不夠謹慎、負責、細心,或者對這件事不夠在意與用心。因為害怕被責備,又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於是會傾向否認自己的罪過,不斷告訴別人自己是對的,這稱為「威脅僵化效應」(threat-rigidity effect)。 當然,也可能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立刻把矛頭向外,找一個看似相關卻不合邏輯的說法,來合理化自己的過錯。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宣稱「都是他害的」。 生活中,這樣的情形太常見了,隨時都可以遇到這樣的人。但若是有人習慣性地死不認錯,或老是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那麼,肯定會惹人厭;在嘴上佔了上風,卻傷害了人緣。 -- 曾有位太太向我抱怨,她有個缺乏責任感的丈夫,不肯為家庭、孩子想就算了,又常自作主張、隨性花錢。而且,一年換了好幾個工作,所以收入極不穩定,起因於常在職場上與人起口角。 「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有錯就推說是別人害的,所以根本沒有人喜歡和他相處!可是,我怎麼講他、勸他,都沒有用。他還說,我和他媽很像,老愛找他缺點!」 「他的母親,真的很愛找他缺點嗎?」我有些好奇。 「是沒錯啦!每次婆婆來,我先生就是一直被念,聽得我都煩了!但是,誰叫他問題一堆,被念活該呀!」 「『被念活該』,妳婆婆應該也常這麼說他吧!」 她有些訝異,抬頭看著我。 -- 「妳一定在想,我怎麼會知道,是嗎?我可以想像,你先生的心裡面,住著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只有處在孩子狀態,才無法為自己負責,總是要大人為他善後。我猜,他從小是被否定長大,只要一點點小錯,就會挨罵,甚至動輒得咎。這讓他不得不找各種藉口,來掩飾自己的錯誤或無能。」 「但是,既然都被罵了,為什麼不改?」 「有可能改了,別人還是不滿意,還是會被罵;另一個原因是,人在羞愧當下,通常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只顧著堅持自己沒有錯。」換句話說,一旦改正錯誤,就代表自己真的很糟;為了捍衛僅存的自尊與形象,當然堅持不改變,但這只會帶來更多的後遺症。 「那麼,我要怎麼做?難道,下次他又出亂子,我都不要說出來,也不要戳破他的爛藉口嗎?」 我搖搖頭,告訴她,如果有心幫助另一半,就要幫他解除長久以來的羞愧感——夾雜者擔心、恐懼、無助、丟臉、憤怒、自卑與自責的複雜感受。我說: 「最好的方式,就是設法看見他的好,讓他感受到被肯定! 事實上,這樣的人在內心深處,是很渴望被肯定的。他多麼期待聽到,身旁的人對他說:「你很棒,你做的不錯!」甚至:「我們以你為傲!」,但卻在成長過程中,渴求不得。 -- 面對打死不承認,又喜歡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人,請不要試圖改變他。因為,這樣的行為模式早已僵固難破,這是他長久以來的生存策略。硬碰硬只會弄到兩敗俱傷、不歡而散。 你只要溫和地告訴他:「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想法。」再問他:「那麼,下次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你呢?」除非他自己有充分的自覺,否則,外界的任何勸說,對他而言都只是刺耳的攻擊,將激起更多的防衛。 如果,對方是對你而言重要的人,你希望能幫助他擺脫惡習,那麼,找機會多表達理解與肯定,就是不二法門。唯有營造安全且無評價威脅的情境,才有機會幫助一個人敞開自我;這時,再與他討論這個行為模式的利弊得失,或許能幫助他覺察並改變。 (本文撰寫於2021年8月15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