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5 09:30:41瀏覽2222|回應1|推薦12 | |
渤海王國是西元698至926年,由中國東北的靺鞨族在東北亞地區所建立的隸屬于唐王朝治下的地方政權,共存在了兩個多世紀。在鼎盛時期,其管轄範圍和疆域涉及到今天的朝鮮半島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從隋朝開始,靺鞨即受到中原漢族文化的強烈影響,隋文帝時期,為擺脫被高句麗役屬的地位,厥稽部酋長突地稽率部向隋朝請求內徙,後“居之柳城”(今遼寧朝陽西南)。 唐朝滅亡高句麗以後,將曾依附高句麗的粟末靺鞨人和高句麗遺民一起遷往營州(今遼寧朝陽)地區居住,自此,粟末部逐漸漢化。 營州當時是唐王朝的北方邊陲重鎮,唐王朝在此設置都督府,統制北方各少數民族和經營東北地區。696年契丹酋長松漠都督李盡忠與歸城刺史孫萬榮發動了營州之亂,造成成唐王朝對這一地區統制的混亂。 靺鞨上層利用當時的情勢,擺脫了唐王朝的羈縻和統治,粟末部酋長乞乞仲象和白山部酋長乞四比羽乘機率領部眾及“高麗餘種東走”。至“故國”肅慎故地牡丹江上游(今吉林省敦化市附近)練兵牧馬,築建城郭,建立政權,自稱震國王,建立了靺鞨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政權。歷經15年的時間,武后聖曆元年(698年),震國國王大祚榮正式得到中央王朝的冊封,國王大祚榮被冊封為“渤海郡王”,自此震國有了正式的國號“渤海”,這就是渤海國出現的濫觴。 渤海國強盛之時,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數十縣,一度亨有“海東盛國”之譽。天寶末年(755年前後),渤海第三王大欽茂將都城從中京顯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附近的西古城)北遷至上京城。《舊唐書·渤海傳》載:“天寶末,欽茂徙上京,直舊國三百里,忽汗河之東”。三十年後大欽茂將都城遷至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省琿春市附近的八連城)。《新唐書·渤海傳》載:“貞元時,東南徙東京”。貞元九年(文王大欽茂大興五十七年、西元793年)大欽茂去世。794-795年間,第五代王成王大華瑪又將王都遷至上京城,自此,上京城為都直至亡國。 上京城是當時亞洲僅次於長安的第二大城。但是,自渤海國覆滅,渤海國繁華的國都上京城被人遺忘在蒿榛草莽七百餘年。直到清初,被清廷流寓到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市)的著名文人和學者:方拱幹、張縉顏、吳兆騫、張賁等人發現。這些文人墨客對那些高大的石圍城牆、莊重的宮殿遺址、榛莽中的丹碧琉璃、古樸凝重的石浮屠、法相莊嚴的大石佛驚異不已,特別難以置信的是古城的規模和形制與當時的北京城相仿。康熙九年(西元1670年),遣戍寧古塔的張賁著《白雲集》,《東京城》一文對當時古城的狀況做了比較詳盡的描述,寧公台西南六十裏日沙嶺(今寧安市沙蘭),嶺東十裏有古城焉。土人相傳日東京,
上京城遺址現在的行政區劃屬於于黑龍江省寧安市,具考證渤海上京城的的營造基本上仿造唐都長安城,並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上京城設計是嚴謹的對稱結構,規模宏大,建築群落渾然一體。整個都城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6.4平方公里,周長16.56公里,分別由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組成。長方形的外城,占地14.92平方公里,城垣為土石混築,南城垣破壞嚴重,殘高不足1米,其他三面城垣殘高猶有2-3米,內城正南門至外城正南門有一條寬達110米的中軸大街,把外城分為東、西二區。在外城內外發現有渤海寺廟址十幾處之多 ,每座寺廟址都有較高的台基,碩大的礎石。 內城在外城北部中間,占地面積0.48平方公里。中部以南北長370米、寬200米的“天街”將內城分為東、西二區。內城是王國百司官署所在地,官衙地表遺跡依稀可辯。宮城位於內城正北,呈規整的長方形,南北長720米,東西寬620米, 占地面積0.45平方公里宮城主體部分可分為:宮城東區、宮城兩區和宮殿區。宮殿區東西寬200米、南北720,在南北中軸線上依次排列有午門、五重宮殿、北門等大型建築及與之相配套的廊廡等附屬建築。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二殿,其東西長93.5米、南北寬22.4米,總面積達2094平方米,比唐長安城大明宮含元殿的面積還大195平方米。在宮城的東、北、西三面分別建有類似藝苑的宮城附屬建築,總面積約為0.55平方公里,分別稱為:東內苑、北內苑、西內苑。東內苑即禦花園,今存池塘遺跡,面積近二萬平方米,池塘東西兩側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皇家園林遺址。 渤海國注重文化教育,這主要是受到高句麗的直接影響。在渤海國的南部地區,建立政權以前一直處於受中原文化影響的高句麗政權統治之下。據《三國史記》記載:西元4世紀高句麗政權就在首府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縣) “立太學,教育子弟”。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首府遷到上京龍泉府後,也仿唐制定中央官學為“國學”,作為渤海國最高學府,並在新首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官學校舍。考古研究證實渤海國首府上京龍泉府設有國學。清代學者楊賓在其《柳邊紀略》中記載:“甯古塔往時有一紫石碑。康熙初,大興劉侍禦命人往觀,其人椎而碎之,取一角還。僅十三字作四行,首行日:深契,次日:聖,次日:儒生盛于東觀,次日:下瞰闕庭。書類率更令,蓋國學碑也。”渤海國還設有地方官學和私學等教育機構和教學形式,還遣派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書香門第蔚之成風。渤海貞惠公主墓誌及貞孝公主墓誌中都有“早受女師之教,克比思齊;每慕曹家之風,敦詩悅禮”
渤海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基本上沒有大的戰事,與中央政權基本保持了“車書本一家”的關係,客觀形成了有利於渤海文明形成和發展環境。但是,渤海國後期,契丹民族開始崛起,契丹酋長耶律阿保機於西元925年(遼天贊四年)12月下詔征渤海,並親率皇后、皇太子、大元帥堯骨,舉兵進攻渤海。僅用二三十天,就滅亡了延續229年,歷經15王的渤海國。契丹人為了消除渤海國的民族性和國家認同,進行了文化滅絕。對渤海國的一些城鎮進行焚燒和廢毀,文檔書籍也隨之化為煙塵,以至於迄今為止,沒有發現渤海王國的任何檔案和文書,成為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文化悲劇。上京城在天顯四年也毀之一炬。 渤海文明就此煙消雲散了,只有那些無數殘破的遺址和城池,在歷史的長河中延續著令人浮想聯翩的故事,無聲地述說著她們過去的輝煌和今天的悲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