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0 11:43:47瀏覽879|回應1|推薦7 | |
台灣紀錄片已經走到死胡同,劇情片也是。 從《無米樂》開始,歷經《翻滾吧!小孩》,台灣紀錄片及電影似乎就離不開「民俗、殘障、老人、小孩,狗」的題材,一定要「感人、摧淚」。《海角七號》其實也安排了這樣的喬段(阿媽的戀情),只是經營的不太好。 我要講的是,不管當初戴先生為何選擇這個題材,都已經設定了它是一個「感人的、會賣的」題材,因為是真人真事就更有感人的因子在裡面。一個導演拍片不希望大賣嗎?拍了片不想得獎嗎?或是不想出名嗎?真的是「只想讓政府看問題」那就不要發行,莒光日或行政院會放一放就好了不是嗎?其實答案都不用多想了。 戴先生本該就這個題材的後續效應負責。因為這是他透過電影再度炒作的一家人。 也許,戴導演可以說他的用意是要政府重視這個問題,氣媒體讓未成年小孩曝光。不過這個題材吸引人的地方不也就是那個小朋友和爸爸的情感?記者的素質、沒水準都應該包含在當初的傳播效應規畫之中了。因為這也不是第一次,打著感人標章的《水蜜桃阿嬤》紀錄片不也是鬧了個大笑話?讓當事人成為商品,拼命消費她老人家,再從中牟利。和《水》片比起來,記者和媒體還收斂了不少,至少沒有置入性行銷狠撈它一票。 如果說戴導演氣是「生個意思」,可以接受;但如果是真的罵媒體,那在罵人前自己也要檢討(不過都已經出名了,再自我檢討也會有人覺得是在做樣子)。社會上有那麼多的例子可以讓政府反省,做導演的只看到這一個?還是因為這個新聞本來就大,已經具有知名度才去拍它?一個關心社會的人應該更深入的去挖掘在社會中看不見的悲哀,看了電視報紙「感動」了就去拍,再來氣媒體報導不是怪了點?當初找個找不到人的真人真事不就得了?「感人」一定要跳天橋嗎?一碗麵的故事不也很感人?他們的父母樂天知命,沒跳天橋不也讓好多人哭得亂七八糟? 說穿了,這不就是電影的盲點?一定要個「衝擊點」才有「轉折」,但現在已經是後現代了,淡淡的電影也很會感人的。韓國片操弄愛情,不也讓很多美眉哭得亂七八糟?小日本搞醫院鬥爭、公司晉升,不也很吸引觀眾?為何一定要這樣灑狗血? 「關心社會」的形式和內容有很多種,不是只有跳天橋而已,當然賣錢的電影也是。 雖說許多紀錄片和電影題材靈感都來自於新聞,但導演一旦選擇了這個題材就是必須要負起它的社會責任,記者只是個報導者,跟著議題走,尺度每個新聞媒體都不同,戴導演想要進入這個商業大輪迴,似乎要先了解一下運用新聞行銷就是一個兩面刃,隨時可能成也新聞、敗也新聞。不過他的表現是OK的,先把問題推給記者,讓已經被罵臭的記者更臭下去,這也不失是一個好做法。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