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14 16:21:02瀏覽193|回應0|推薦3 | |
[讀後心得] 莊嚴眾行其實就是事事止於至善的意思,凡事都要做到完善,當然這要包含了日常的生活行為,在佛教以莊嚴兩字來形容。軌範指的是聖賢走過的路,聖賢所表現的示範,依巡著軌範去做,就容易成功。阿彌陀佛一切的行為都可以作為軌跡與模範。這讓我想到今天是慈濟的浴佛節,老實說慈濟的浴佛節別出心裁,搞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原本大家是將浴佛節訂定為農曆的四月十五日,但慈濟功德會就要跟別人不一樣,要跟母親節一起辦才有意義。其實浴佛節的活動早幾天晚幾天辦其實都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就出在,浴佛節明明是紀念佛陀誕生的日子,結果慈濟所辦的活動裡面,擺放的並不是釋迦牟尼佛誕生時的相,而是用一個叫做宇宙大覺者的雕像來取代。 說到了這個宇宙大覺者,我一直弄不清楚是什麼,經典上似乎沒有看過也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佛像的外型來看也不像釋迦牟尼佛的造型,反而很像將外形美化後的證嚴法師,然後底下有一個會旋轉的地球,做成透明的外型,加上燈光就會顯得很美麗。在我看來這樣的舉動其實很容易給人產生誤會,有種與佛法相違背的感覺在。因為經典上沒有宇宙大覺者這個人,因此也就不可能為後人留下軌範在,當然慈濟人說宇宙大覺者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現代的人已經沒有人知道佛陀真正的形象,並且也不要過度的執著佛的形象,因此佛像怎麼做都沒有問題,雖然這樣解釋感覺上好像是硬ㄠ的。如果宇宙大覺者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以釋迦牟尼佛的言行作為我們學習的軌範,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平日我在看電視的時候,不喜歡有人跟我說話,這是因為會分心,對我來說即使看電視也要很專心,這就是所謂的觀,要做的觀法如化,首先就是不要讓自己太忙,煩惱的事情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是不可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的。三昧常寂是修行成就後的境界,一切都是寂靜清楚明白的。最近有一部公共電視劇通靈少女掀起了一陣熱潮,戲劇裡面談到了一些靈命會找的對象都是些神識不清的人,當我們神識清楚明白時,靈命是不會找上你的。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很多年前我時常睡覺時突然一陣重暈,身體都不能動彈,好像有什麼壓住了自己的身體,這時我就趕緊默念 阿 ‧ 彌 ‧ 陀 ‧ 佛 ,念幾聲後這種感覺就消失了,照醫生的說法是平時壓力太大所導致,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沒錯。民間的說法是被鬼壓,但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就不知道了,後來我學會了勇敢的面對問題不逃避時,這現象就幾乎不在發生了。所以我們要用心的學習,思想行為都要是正面的,清楚明白的,這樣離三昧常寂的境界就可以更進一步了,當然這有一個關鍵就是不要做壞事,人一旦做了壞事之後,心就會不平靜,當然就不可能再更進一步的修行了。 最後這段經文談到了身口意的學習方式,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平日不要譏笑或指責別人的過失,別人有過失可以好言相勸或者用一些方式讓對方知道,不可用譏笑的方式或者背後說人是非又或者得理不讓人的行為,這是不好的。這就叫做口業。平日隨時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斷的修正改進。這是身業。至於意業困難度更高,因為我們的意念別人是看不到的,有時候外在的行為是善的,但內心卻不是這樣想,但我們要知道內行怎麼想的,其實是很容易表現到外在行為而不自知的。所以除了身與口之外,平日的念頭也是需要時時刻刻做維護的,直到習慣成自然為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