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文賞析】孔維勤老師系列作品《古老文物,每一件都承載了文化》─01/26
2015/01/26 10:24:33瀏覽221|回應0|推薦0

自從我開始迷上古董。百工技藝讓我格外尊重。

尤其老東西。有老師傅的用心。匠心獨運。巧奪天工的古老文物。每一件都承載了文化。而且一絲不苟。

我記得。朱銘斧劈的太極系列。他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有老師傅教他木雕基本功。心手如一的本事磨出來。又有楊英風打開他的創作視野。開啟他的藝術生命的第二個春天。

老年後。他的體力不繼。手指已不靈光。不能直接木雕作品。他仍能用保麗龍創作人間系列。

他藝術的心眼開了。作品多元厚重。有斧鑿痕而沒有機器感。一片傳統土地。樸拙的金石之氣。ㄧ眼看去。他的太極渾然一體。陰陽兩儀的空間無遠弗屆。

我愛古董。從不看金錢。紙醉金迷。現代人向錢看。會不知不覺。蒙住自己的眼睛。

我看老師傅的文物作品。總能通透。它們悠游的空間與時間。讓我愛不釋手。愛不釋眼。也愛不釋心。

老師傅最動人的故事。有ㄧ種「邀請」。

像米開朗基羅的石雕。把多餘的石材拋棄。將「大衛王」請出來。

「減法」一直是創作的靈感。古今東西皆然。

中國人的玉器。從商周的壓地雙鉤大斧劈以來。都是減地手法。損之又損的創造。摟空掏堂的玉雕。每一件作品。都因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來。

因此鐵杵磨成繡花針。是治玉的功夫。美人如玉。玉有溫潤之德。「玉不琢。不成器」。也是做人的道理。

中國老師傅的玉器上。從不留下自己名字。這是玉件的貴氣。有欣賞的無限。不拘泥ㄧ人一姓的虛榮。

因此巧奪天工的玉器作品。一完成了。就不再屬於個人。可歸給天地。歸給時代。也歸給ㄧ代ㄧ代愛玉成痴的子孫。

即便入土為安。玉器成了主人生前鍾愛的陪伴。玉也要切下一角。留個殘缺。作為人世死亡之後。靈魂乘願再來的印記。生命不圓。才有圓滿的機會。

除了愛玉。我也喜歡收藏神佛雕像。神佛之美。開臉處。有信仰的莊嚴。

我多少次看到鎏金佛。都為之動容。

因爲我知道。每一尊莊嚴的鎏金佛。都是老師傅用生命換來的。

製作鎏金佛的金身。老師傅要先將佛像銅胎燒成高溫。再將水銀與金塊溶成液態。一層一層。混著水銀的金水澆在銅胎上。水銀遇熱揮發。留下純金在佛像上。

製作工序越多。鎏金越厚。法像越莊嚴。金光閃閃的鎏金佛大功告成。

但是水銀揮發的毒氣。也將奪走老師傅的生命。鎏金佛是生命的代價。

除了鎏金佛。中國古董家具。也有木工師傅的心酸。各式古董硬木家具。家具成型後。老師傅都會加上一道「生漆」保護。

他們將生漆塗在家具表面。一不小心沾到。會疼癢難耐。生漆也是ㄧ層ㄧ層。塗上後手工磨平。再放入牆壁掛滿淋濕麻布袋的房間。等生漆表面陰乾後。再進行又ㄧ次的塗抹陰乾。

ㄧ件漂亮生漆塗料的古董家具。光可鑒人。生漆耐熱。不怕火。如果將ㄧ隻點燃的香菸。放在家具表面。菸蒂高溫殘留。家具表面絲毫無損。生漆製作古董家具的功夫。老師傅又必需付出。皮肉搔癢難耐的切膚之痛。

我總是覺得。每ㄧ件古董文物。都有個老師傅的故事。耐人尋味。

我常想。我這個肉身。是否也可以在老師傅的琢磨下。道成肉身?

自從七天斷食以來。我ㄧ直身心清明。ㄧ點渾沌之氣也無。日日好日成了「進行式」。每天開開心心。無鬱悶頹廢之氣。

我仍延續少吃。保持腸胃淨空的滿足狀態。直到ㄧ點餓感。少量加上人間美食。咀嚼再三。如同蘇東坡的破竈之詩。人真餓了。喝水都甜。吃菊花。也能滿口秋意。

最近每天。我真陶醉腸胃淨淨的無窮。如甕ㄧ樣空空滿滿。充滿希望與平心靜氣。

我仍然每天打坐。享受打坐之美。打筋絡拳。沖冷水澡。跳騎馬舞。爬山慢跑。尤其每天冷水澡的醍醐灌頂。已成爲我的一種儀式。因爲心裏不怕。一條水龍滑過肌膚。平平實實。我看它溫柔的喚醒我的細胞。

也將我打坐時。剩下的一點雜念 。一股腦的擦拭乾淨。

這時候。我是我自己的老師傅。琢磨我自己這塊美玉。

而有趣的是。早上出門上課。以前我急著扭開電視。或在車上聽新聞。滑動手機。這時都捨不得了。

聽著新聞的世道太吵雜。怕自己好端端的一天開始。被一個妄念污染。

我多了一個自然的選擇。讓無聲勝有聲。像嚼著清水川燙的菜根香。

多餘的情。多餘的意。多餘的東西。多被嫌棄。聽人家的多餘。多不如少。「加」不如「減」。心境自然不勉強。

我的樂在其中。我的玩物喪志。我成了敗家子。我爲古董痴迷。不眠不休把玩其間。

我是人間最幸福的乞丐。在歲月的窗前。歲月無情。我卻有一生心血。製作古董的老師傅為伴。

他們已朽。但他們創造了多情無聲的一桌一椅。一茶一几。一磚一瓦。

我手上身上貼著的文物金石。眼前古老字畫。

這一切都不是等閒人玩得起的。如今。我何等榮幸!何其有幸!觸摸老師傅的風華。領略人心。玩味美麗。

圖片引用:http://goo.gl/bwlluy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guang&aid=2045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