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2 12:25:03瀏覽239|回應0|推薦0 | |
遇見學習生涯中的貴人-不當考試機器,師生翻轉教室 傳統講述式的教學過程,老師對課本說文解字,學生認真聽講,回家作業即是複習課本及筆記內容。但台中市光榮國中生物科老師鍾昌宏運用「翻轉教室」概念,帶領學生在課前預作準備,課堂中透過理性的科學論證程序,討論生活經驗相關的科學問題,把學習主導權還給學生。 教育部舉行「國中活化教學列車」第12場記者會,邀請鍾昌宏老師經驗分享。鍾老師說,課堂上常聽到學生的發問是:「這題會考嗎?」若回答不在考試範圍內,學生就不再想要解決該問題,久而久之變成考試機器,因而從5年前開始調整教學方式。 鍾老師引入國外「翻轉教室」的概念,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在授課前,學生可在家觀看教學影片、上網找資料,或閱讀科普書籍;在課堂上,老師有更多時間針對課程內容進行提問、分組討論、實驗、歸納分析等;課程結束後,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給予個別化的教學。國外有些學校要學生晚上在家觀看教學影片,隔日則跟學生在教室共同做作業,發現問題可以馬上和同學及老師討論。鍾老師補充,這與傳統的「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方式正好相反,所以被翻譯成「翻轉教室」或「顛倒教室」。 「把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學生。」鍾老師強調,讓學生實作比死背更有效果,他曾在課堂丟出一個問題「吃酵素可減肥嗎?」要學生回家找資料,上課時提出支持或反對的理由,藉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建構屬於自己的學習概念,不再只是複製課本知識,也學習到科學的探究及思考。 鍾老師說,當學生的主張與他人不同時,教師再依學生的狀況引導教學,協助學生建構可理解的概念;透過集體論證的進行,能呈現豐富多元的思考,並即時得到所需的回饋,建構屬於學生自己的科學概念。 看到這篇報導,真的很羨慕這群學生,在老師用心的指導下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概念,全然跳脫制式化的課程模式,讓學習更有趣了!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