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骷顱」與「金鎖」的象徵----魏海敏的戲與人生(三)
2010/11/09 08:58:57瀏覽1813|回應3|推薦19

《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這一本書,是以《金鎖記》和《歐蘭朵》兩齣創編新戲,深入描繪魏海敏的戲夢人生。 

讀者也許好奇,「骷顱」與「金鎖」究竟象徵什麼? 

「骷顱」:面對孤獨和死亡,是生命的兩大課題 

「骷顱」是《歐蘭朵》這齣戲,一開場就安排的重要意象。魏海敏扮演年少的歐蘭朵,獨自把玩著一個骷顱頭。直接就點出這齣戲的主題:「孤獨的來,孤獨的死。」面對孤獨和死亡,本來就是生命的兩大課題。 

很有意思的是,當魏海敏扮演年少的歐蘭朵,對著骷顱頭說話時,就好像一個新生的生命,對著「過去世的自己」說話。 

想想: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對著「上輩子的自己」說話時,你會說些什麼呢? 

   死亡並不可怕。瞧!就算你死了,人不在,頭顱還在啊。」魏海敏面對死亡,顯得很灑脫。她哈哈大笑說:「骷顱頭乾枯的面容,就像在敘述一個很久遠的故事。一種很古老,你所不知道的秘密,都蘊藏在裡面。」 

「骷顱頭也代表生老病死,人生本來就有起有落。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有死,才有生。有生,便有死。你死了,還會重生。生命,就這樣生生不息。」 

換句話說,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活著的時候,有沒有努力綻放自己的色彩和光亮。 

魏海敏認為,生命本來就是孤獨的,沒有人能代替你的成長,只能自己不斷的經歷。「這就好比,每個人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生命藍圖。有一種說法是,在我們出生之前,靈魂為了自身成長,早已和自己的指導靈,或靈魂家族,擬定好各種成長的課題和計畫。因此,這一生,不管遇到任何的痛苦或難關,都是有意義的。為的就是通過考驗,讓自己有所成長。你的軀殼,(時間一到)必然會經歷死亡,但你(永生)的靈魂,會因為你這一生,不斷的成長突破,而得到進化。」 

「金鎖」: 除了綑綁,我們是否有另一種選擇? 

相較於歐蘭朵長大後,在愛與被愛中,不斷褪去自我的舊皮,回首過往的一切,覺悟「我,還是孤獨一人」,而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和自在。《金鎖記》的曹七巧,則走入「沒有光的所在」,因為感情的孤寂幻滅,走向刻薄與瘋狂。 

如果歐蘭朵渴望的是「自由」,那麼曹七巧則象徵「綑綁」。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因得不到所愛,益發害怕失去,而用層層金鎖,鎖住內心怨恨、鎖住子女的幸福。她把自己囚禁在心靈的牢竉,拒絕看到任何人性的光輝,沉淪在不可自拔的深淵,直到耗盡生命所有的汁液。 

「這是生命的反証。」飾演曹七巧的魏海敏說,《金鎖記》所敘述的,不僅是張愛玲筆下,一種滿清末代貴族的生活型態,以及中國女性在壓抑的年代所釀成的悲劇。最重要的,還是體現京劇的另一種可能,讓傳統京劇和現代可以接軌。 

我們並不需要,老是用傳統的道德教條,教導觀眾分辨忠奸善惡。相反的,活用戲曲元素和京劇身段,結合現代文學,我們可以體現像《金鎖記》曹七巧,這樣一個痛苦的生命,一個痛苦到自己無法化解,只會把痛苦加到別人身上,已經扭曲變形的靈魂,啟發觀眾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是否要成為這樣的人?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做一個更好的人,把人類的愛和良善,用力的放送出去?這才是這齣戲帶給大家的禮物…………. 

                      ~~~  摘自《骷顱與金鎖 : 魏海敏的戲與人生    /黃淑文

-----------------------------------------------------------------------------------------------------------------------------------------------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_base002&ACTID=pushauthor&KMCode=2019820026440

------------------------------------------------------------------------------------------------------------------------------------------------

 誠品網路書店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32901987307

----------------------------------------------------------------------------------------------------------------------------------------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5794 

[ 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 ] 新書講座。時 間:1218(周六) 下午3~4點半。地 點:誠品書店信義店3F13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28712623&aid=4581116

 回應文章

頹廢流浪漢
FEEDBACK
2010/11/09 20:20
淑文老師:

我好喜歡歐蘭朵,比金鎖記還喜歡... 哈哈。

骷髏只是比肉體消失得慢,它其實也會不見啊。魏老師真可愛~ 可是有很多人就算骷髏消失了,說過的話,完成的作品,唱過的歌還是會留下來.....。舉例來說: 像是張愛玲跟維吉妮亞.吳爾芙。

還聽過有一首歌這麼唱: "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今天? "
下輩子我想當一位琴藝強到爆炸又有想法的女小提琴家,只穿燕尾服演奏。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0-11-11 10:17 回覆:

還沒深入了解魏海敏以前,我喜歡歐蘭朵,也甚於金鎖記

寫完這本書,發現兩齣戲完全無法等同比較。都一樣好,都是魏海敏和國光劇團嘔心瀝血的作品。尤其是每次看<金鎖記>,一聽到魏海敏唱十二月小曲的歌聲,想到曹七巧扭曲變形的一生,我都會忍不住掉下眼淚。

<歐蘭朵>比較跳脫與灑脫,但有另一種激撞。牽涉的議題非常多,來日你打開書,會發現值得讓讀者思索的課題非常多。<骷髏>只是其中一小部份。

 "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今天? "我想,我會對著老天爺和我的家人,以及一路鼓勵我的朋友大聲的說謝謝。有這麼多人的鼓勵和老天爺的幫忙,我才能圓了文字的夢。

預祝妳下輩子,當一位琴藝強到爆炸又有想法的女小提琴家,我希望有幸成為你最好的聽眾。


cundif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文化創新 京劇走在前面
2010/11/09 14:20

九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聯合報副刊 刊載 陸以正先生一篇「京劇在台灣」,提到由王安祈 趙雪君編劇,李小平導演,魏海敏主演的「金鎖記」,可說是國光劇團最令人難忘的新劇。

更提到「文化創新不是口號,需要大膽的創意和無私的奉獻。」

我想京劇女皇魏海敏能把一個封建時代女性無法自拔的悲劇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絕對有她的投注及令人佩服之處。戲曲說人生,從張愛玲筆下到魏海敏台上到淑文書中的鋪陳,讀者是可以期待的。

謝謝導讀。


傾聽土地的聲音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0-11-11 10:20 回覆:

這篇報導,之前淑文也有在聯合報看到。

<文化創新不是口號>,<魏海敏能把一個封建時代女性無法自拔的悲劇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絕對有她的投注及令人佩服之處。>

cundiff  完全掌握了京劇創新的精神,來日看了書,一定更有感受。但願淑文的筆,不會讓妳失望。


洪明傑〔洪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戲與人生
2010/11/09 12:38

是的  "傳統京劇應與現代接軌"

「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馬克白,而以傳統京戲的裝扮、樂器、唱腔、身段、武術來詮釋表達。

這是很好的試驗  而其中吳興國先生扮演馬克白  馬克白夫人正是魏海敏女士扮演的 。

嗯 還有新書講座  無法躬逢其盛  好可惜!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0-11-11 10:00 回覆:

哇,洪老師對魏海敏的了解,還真不少喔

魏海敏一開始主演馬克白夫人,並非全然被觀眾接納,還被觀眾罵<不中不西>,<被吳興國帶壞了>

但魏海和吳興國並沒有因此停止前進的腳步,最後這齣戲終於在國際發光發熱,綻放耀眼的光芒,魏海敏還贏得<最美麗的馬克白夫人>的封號。

很難想像,魏海敏居然用二十年的歲月,琢磨一個角色---馬克白夫人。同樣的,她也把這樣的意志,放在<歐蘭朵>和<金鎖記>兩部創編新戲。

讀者看了書,一定會被魏海敏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