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黨是該再輸一次
2010/11/29 01:53:49瀏覽4779|回應56|推薦12

這是原文「兩報一黨,誰之過?」的擴寫版。

----------------------------

兩報一黨,誰之過?                                                                        10.11.26環球華報

「中國時報」系統的「旺報」在本月 11 日的社評「台北市選情為何陷入僵局」中如此分析道﹕「郝龍斌競選連任原本擁有兩項優勢,一是兩岸關係的改善,一是台北花博的舉辦。但蘇貞昌從來不在兩岸議題上表述,後者因不斷傳出弊案,遭到綠營人士與媒體窮追猛打,造成郝龍斌原本優勢的選戰籌碼不斷流失。

「聯合報」系統的「經濟日報」在隨後 22 日的社論「五都選舉中的兩岸政策情結」中也如此分析道﹕「兩岸議題在歷次重要選舉中都是朝野攻防的焦點。但這次五都選舉因為民進黨以其為地方選舉為由,刻意冷處理兩岸議題,致令頗為自豪兩岸政績的國民黨無法如意施展。

兩報「異筆同文」,都在說,國民黨政績再好,只要民進黨不去碰他政績好的議題,國民黨的政績就不會被選民知道,對選舉無益。相反,民進黨刻意要批評的東西,不管批評是否符合事實,只要民進黨批評的,選民就信了。照兩報的描述,國民黨是沒有嘴巴的,嘴巴只長在民進黨臉上;選民則全是「偏執耳」,只聽得進民進黨的宣傳。一場選舉能選成這個樣子,實在「詭異」!

是兩報胡說亂寫?還是事實真是如此 --- 國民黨是笨蛋 , 自己的政績自己不會說;選民是笨蛋 , 國民黨的政績,看不到,民進黨的話,照單全收;只有民進黨是天才高手 , 用「不提」,就可隨便「做掉」國民黨的政績,用瞎指控,也能輕鬆「做掉」漂亮的「花博」?

是的,藍營兩大報系都看出了問題﹕國民黨政績好,沒用,民進黨即便爛,不怕。這現象在南北兩都對比最鮮明﹕高雄的陳菊只辦了一個「世運」,就成了英雄,郝龍斌辦了「聽奧」又辦「花博」,「聽奧」不但有聲有色,還比「世運」少花好幾十億台幣,卻仿佛水過無痕。至於「花博」,只因被人誣告,郝龍斌據說「反擊無力」,結果誣告者沒事,被誣告者反而有錯,副市長等助手還辭職了!看看 919 高雄水災時,陳菊暴露的「敗績」加謊言滔天如洪水,但支持度不動如山,手下幫兇也無一人辭職下台。南方朔們鼓吹了半天的「政績」,有屁用。

但是,若要問局勢為什麼「詭異」如此?則兩大報系的解讀顯然全錯位。

其實,「中時」系統的評論員早在今年初就寫過﹕「民進黨這種以意識形態凝聚支持者的做法與效力, …… ,最極致的例子就是陳水扁竟可以臺獨做為貪瀆遮羞布,由此可見那威力有多驚人。扁成為階下囚後,民進黨其實還是在複製同樣的路線,只要把支持者的意識形態緊緊捆綁,不須要政策,不須要理想,也不須要清廉,照樣可以拿到選票」,「聯合報」更早在去年三月就寫道﹕「以本土情結及臺獨意識為支撐的綠營更團結,雖歷經扁案的挫折,依然是鐵板一塊」。這些分析都非常中肯,綠營「鐵板一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臺獨意識形態」,但兩大報系為何就此停住,不去刨臺獨的根?

這就是藍營現在的嚴重問題﹕談民進黨,故意避開其核心要害的臺獨,只談「道德」。聯合報本月 18 日的社論專門論道德,煞有介事地寫道﹕(綠營的)「 這種風格、文化及傳統,使得綠營及民進黨對台灣的威脅不再只是在操作台獨、撕裂社會、傷害兩岸關係,而是在從根本處摧毀了道德底線及廉恥觀念」。這實在有點「危言聳聽」,聯合報不明白,在基層群眾那裡,政治取捨的「道德」和生活為人的「道德」是可以清楚切割的。可以說,綠營群眾的「道德墮落」只局限在政治,離開政治回到日常生活面,綠營群眾並沒有什麼「道德墮落」。筆者身邊也不乏綠營人,撇開政治,他們都堪稱是「好人」,毫無喪失「道德底線及廉恥觀念」。在綠營的大本營南部,一離開政治,那些「南部鄉親」不依然純樸、熱情得會讓人感動,甚至經常以此來接待「陸客」的嗎?

「五都選舉」在即,廉政、外交和經濟的「三大政績」堪稱亮麗的國民黨,竟然會選得如此艱辛!看來,國民黨是該再輸一次,才能讓他們痛到「幡然醒悟」,去認真思考臺獨。如果他們這次僥幸不輸,就會繼續在思想上混日子,繼續放任臺獨思潮蔓延,真正的危機,會順延到後年的總統大選!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4645836

 回應文章 頁/共 6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4 06:56
草山 先生:

哪裡,別客氣!我只是稍微瀏覽一下我的資料,摘出一些較有代表性的說法而已。您到底是有心人,提出我把台獨論說貼出來的建議。
----------------------------
番薯仔 先生:

怎麼冷言冷語放了一支冷箭,就沒聲息了?能不能提出一些有點名堂的論點?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謝百川兄
2010/12/03 20:46
多謝百川兄的辛苦蒐集資料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20:38
不必客氣,我知道您憂國憂民,故願意為您耗費些心思。

綠營對二二八有一套大眾耳熟能詳的完整論述,藍營對二二八的論述卻仍未定調。

至今還有許多藍營的人和稀泥地說二二八已經道歉補償過,是不必再提的的陳年舊事,大家應該向前看。還有許多藍營的人麻木不仁地以中國悠長歷史上發生過太多比二二八還恐怖慘絕的事件,認為中國的政治就是樣,國民黨在大陸是如此,所以在台灣當然也是如此,言下之意,台灣人理當概括承受。

馬英九廉價的道歉賠罪,又不能一筆勾銷台獨對二二八仇恨情結。

綠營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搶佔思想陣地,藍營卻全然不知認真應戰。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4 11:23 回覆:

綠營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搶佔思想陣地,藍營卻全然不知認真應戰。

正是如此,所以我對所謂的「一流學者」就會有看法。

藍營在現在與將來的國家認同、過去的二二八詮釋,全部輸餘綠營,且至今糊塗,我們這樣沒有「發言權」的小民,再急,寫再多,也事倍功半。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9:08
二二八事件真相   2005年09月24日 09:38 鳳凰衛視 李敖有話說
http://news.cnfol.com/050924/101,1279,1461359,00.shtml

(#2414)  省際的鬥爭、族群的鬥爭,一抓就靈。

根據楊亮功的這個調查報告,看到沒有?死了一百九十個人,死傷一共是一千八百六十人,根據當時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的報告死了三千兩百人,根據保安處的報告死了六千三百人,根據王康寫的二二八事件親歷記,死的是兩千人到三千人,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是死了兩千兩百人,根據現在的台獨分子辜寬敏的他們在台灣青年上的報告,說死了五萬人,然後再根據了這個彭敏明的自由的自問所說死了兩萬多人,根據洋人,就科爾,他所說的「被出賣的台灣」這本書裡面說死了兩萬多人。可是最嚴重的是根據王育德這本「苦悶的台灣」之研究說了,死了十幾萬人,根據台灣四百年史說死了十幾萬人。

金美齡寫了一本書,這本書裡面,它叫做「日本啊,台灣啊」,她在這本書的第四十七頁講到了二二八事件發生,造成台灣人死了兩萬八千人,同樣一本書到了第一百六十頁,她說「造成大約五萬名台灣人被殺的一九四七年二二八革命以來,每年都有大量的台灣人流血犧牲。」死兩萬五千人,跟死五萬人,隨她高興,隨她順口溜。

日本人統治台灣五十一年,它留下很好的戶口制度,戶口很嚴密,這個戶口呢,在國民黨政府來的時候呢同樣的接收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戶口去核對。

在台灣有國民黨的軍頭郝柏村做行政院長的時候,採取了這個方法去核對,結果發現啊八百人祗有這麼少的數目,翻來覆去都是八百人。
在九十三年二月二號,由這個董事會在審查的結果,發現了死亡了六百八十個人,失蹤了一百七十六個人,加在一起是八百五十六個人,就是正好從戶口裡面去核對,就是這麼多人。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他公告受難者的縣市及補償金額的這個統計表,到現在我們看得很清楚,最新的一個紀錄,就是到了去年八月三十一號紀錄擺在這裡的,就是死亡還是六百八十人,失蹤一百七十七個人,加在一起八百五十七個人,這個數字啊,怎麼樣算都湊不掉八百多人了。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30 回覆:
唔,差不多。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32 回覆:
非常感謝!這要花費您很多時間呢!我真該認真寫,不然枉費您的心思。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9:06
李敖有話說 第二百二十一集 (摘錄)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6564496495149056/20050110/483529.shtml

有一個馬少將貪污,陳儀把他槍斃,就表示陳儀維護這個軍紀啊,很用心的。

陳儀還有一個四不哦,像陳水扁一樣四不,四不一樣,陳儀說,日本人離開台灣,把日本人送走以後,台灣收回來以後呢,要行政不中斷,學校不停課,工廠不停工,商業不停市的四不,這個高難度,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候,他們有四萬多個官吏統治台灣,台灣人不能夠統治台灣,台灣人在公家機關裡面只能做到科長。換句話說,台灣人不能參與統治台灣。所以二次大戰以後,日本人把台灣交出來,日本人一撤退,台灣就陷入癱瘓,就會發生了這種剛才所說的情況,就是行政開始中斷,學校可能停課,工廠可能停工,商業可能停市。陳儀呢就把它穩住,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從大陸來的這些有行政能力的人只有兩百多個人,軍方五六十個人,行政的人員一百多個人,並不是很多人,所以陳儀的團隊並不好處理。

那個時候,陳儀為了保護台灣,就把這個台幣,新台幣,不跟海峽對岸的國民黨統治下的地區的法幣掛鉤,換句話說法幣在貶值,新台幣沒有跟他貶值。那蔣介石不肯啊,怎麼辦呢?陳儀就主張台灣金融要脫離中央的體系,大陸派的銀行派來了,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四大國家銀行,與全國煙酒稅局的接收人員,幹什麼?陳儀要他們返回中央。用什麼條件呢?用陳儀給他們十萬噸的台糖,台灣的糖,來補助台灣的財政,作為交換條件。就是啊,你們大陸的銀行,四大銀行不要來台灣,為什麼?保護台灣的經濟穩定,條件呢,我給你們十萬噸的糖,來補償政府,政府像強盜一樣,中央政府跟強盜一樣。

可是今天大家罵陳儀的人,不曉得陳儀的苦心孤詣,就這樣子才保護了台灣。否則的話呢,台灣的幣值貶值啊,早被大陸拖累了,早就垮掉了,輪不到四九年了,早就垮掉了。

當時為什麼出了事情?因為陳儀相信台灣人,所以把軍隊給蔣介石調走了,全台北只有五百個治安人員,所以一旦發生了民變的時候,根本罩不住的,這就是陳儀為了相信台灣人給自己惹來的麻煩。如果兩個軍不調走,台灣有兩個軍守台灣的時候,哪裡還有民變啊?當天就把你壓下去了,就沒有這種連殺十天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最後一個原因,事實也很重要,柯遠芬說,那就是黨政不能合作,這是為很多人所諱言不敢面對的事實,什麼原因啊?國民黨內鬥,陳儀要抓張三,張三藏在國民黨省黨部委員李意中的家裡,什麼原因啊?他保護他,黨裡面的內鬥就變成這樣子。

好,我們繼續看這個資料,這個文章寫得相當長,這時候警察已經沒有力量維持秩序了,只能守護重要機關與警察局,因此呢台北市陷入無政府狀態,這個時候發生了事情以後,由南京飛來一個軍機,這個事我們都不知道的,秘密的,攜來蔣介石手諭,指示處理原則,幹什麼呢?政治上盡量容忍商談,軍事上決不容暴民侵犯,並批準必要的時候呢,實施局部戒嚴。把所有帳全記在陳儀頭上去,誰幹的事情啊?蔣介石,陳儀是什麼?陳儀都變成工具了。

中國歷史上民變很多,就是陰錯陽差一堆人起哄,鬧事,就出來了嘛。可是共產黨也介入,說是起義,表示他們在做,不對的,歷史不能這樣寫。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26 回覆:
唉,李敖。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8:57
http://blog.udn.com/chuje/2697314   年度二二八大祭?

年度二二八又再度上演一回﹐老的走了﹐年輕的接手﹐簡直就歹戲拖棚﹐從李登輝開始﹐到目前馬英九﹐似乎只想撈取其中好處﹐沒想過正面直視事件全貌﹐政府執法﹐過當是人的問題﹐該追究就追究﹐該懲處就懲處﹐但不能因此而不執法…

政府該道歉、賠償的對象是二二八事件無辜受難者﹐而不是二二八事件本身﹐二二八事件有其起因才導至的後果﹐沒有前面的暴動就沒有後面的鎮壓﹐當然﹐沒有更前面的貪腐﹐就沒有前頭的暴動﹐但絕不能因此而省略了暴動本身的惡行﹐二二八的真相是什麼﹖不敢完整報告就不是真相﹐但到目前為止﹐不管哪方執政者、民眾﹐ 只取所需或對自己有利部份﹐那是假相﹐不是真相﹐而政府也一再道歉﹐誤導民眾二二八只是政府單方面的暴行﹐忽略掉了民眾暴行部份﹐政府是永續的﹐威信必需兼顧﹐可以容忍民眾示威、抗議﹐但不能容忍暴行﹐這是兩碼事﹐絕不能因政府或有疏失﹐就把民眾暴行一筆勾消﹐貪腐該追究的是官員而不是政府本身﹐以政府本身作二二八事件道歉有缺失﹐把道歉「朗朗上口」﹐那政府永續、威信將何存﹖

馬英九或許想吃下綠色版塊﹐個人行為不予過問﹐但總統是永續的 ﹐馬總統是現階段職務執行者﹐以總統身份道歉﹐似乎視民眾暴動、政府鎮壓是錯的﹖我不曉得有哪個國家把民眾暴動視為民眾權益﹐但中華民國憲法沒有保障這種行為權吧﹖而民眾本身看事情也該跳脫自我﹐從時空、從民眾、從政府、從局勢等各種角度看待﹐就是不該以利我角度看問題﹐民眾看事情是看自己的受害﹐自己的損失該爭取﹐但政府的呢﹖別人的呢﹖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21 回覆:
是!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8:55
陳儀忽視了台灣甫脫離日本統治,猶未調養生息的特殊社會環境,民主寬容,在政治上放得太鬆,給台胞參政權,電台報紙、集會遊行皆放任自由,結果反生意外。

事實上陳儀對言論自由的寬鬆程度,使當時台灣到了言論浮濫的地步。經歷過光復接收和二二八的葉明勳先生,在其「不容青史盡成灰」一書中說:『當時省營的報紙只有新生報一家,民營的報紙卻有十多家,爭奇制勝、大鳴大放,報紙天天批評政府,政府不加以澄清,而這些批評很少是建設性的。』
『人民不明底細,經常在看這些充滿煽惑性,逞一時之快的文章,久而久之自然積非成是,扭曲了對政府的形象。二二八的風暴,這種潛在因素,也就成為誤導的激盪力量了。』

對二二八有深入精闢的研究的戴國煇,在其【愛憎二二八】一書中也說:『然而當年台灣的若干報紙,卻意圖刺激讀者,使群眾心理日趨不安。』

在林德龍輯註的「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中,該史料也提及:『一二文人又時以文章、筆墨,在報紙上攻擊外省人;以言詞口舌,在論壇上頌揚日人,非議祖國政治、人事者,業已數見不鮮。』

光復後不久,這類實質上等於是鼓動反華的煽激文章,尤其在日文報上更是經常可見。
陳儀二二八之後也說他自已『政治太鬆,經濟太緊』。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18 回覆:
今天也是如此。「民主、民主!多少惡行假汝名而行」!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8:39
但是陳儀的心太軟,居然答應這些回國沒有生計的三十幾萬日本人可以留在台灣。灣光復時的人口是六百零二萬,三十萬日本人在只有六百萬人口的台灣佔了太高的比例(5%),況且這三十萬人是屬於上層社會,具有遠比5%大的影響力。
----------------
日本在即將把台灣移交給中華民國政府的時候刻意取消了食物配給制度,使台灣人大量消費糧食。更有甚者,日本政府加發薪資給在台日人使他們大量添購米糧和各種物質,於是引爆了光復後台灣糧荒的大災難,使台灣人誤以為糧荒的大災難是陳儀政府造成的,這種嫁禍方式非常有效地製造了台灣人對外省人的仇恨,為「二二八事件」埋下了火種。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10 回覆:
唔。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8:37
1995年行政院實行二二八補償,賠償的條件非常寬鬆,只要是在228這段時間內死亡的(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皆可申請,本人絕後也有親故代為申領。
向政府申領長達10年(1995~2004),
----------------        
六七三人的死亡人數,居然仍遭該會灌水,把並非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死亡者,也置入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澎湖。據許雪姬研究員研究,澎湖並無任何人因此死亡或失蹤,但上表之內,澎湖欄中,赫然列著五人死亡與三人失蹤。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08 回覆:
呵呵。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2/03 18:36
陳重光、葉明勳主持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後擴大為基金會;十八年前編成《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後由時報文化出版。此外,武之璋有《二二八事件解密》;陳文茜也寫過篇《外省人》湊熱鬧。但以還原史實為唯一宗旨,秉持史家良心,是非分明,毫不掩過飾非的巨著,沒有一本可與故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那本厚達六百零二頁的《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相比。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12-03 19:06 回覆:
好。
頁/共 6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