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2 12:10:36瀏覽868|回應0|推薦8 | |
下文原寫於幾個月前,當時政治大學正在辯論應不應該用校園一塊綠地興建高爾夫球練習場,辯論正反兩方各持理由,結果後來校務會議以無記名投票否決了這個提案。當時我僅針對報載對政大一名學生訪問發言寫了一點意見,但未公開貼出。最近發現這篇存在網路城邦的「草稿」,檢視後貼出。最前面的一段文字引自報端,但因本文是針對觀念而不是人,所以隱去說話人的姓名。
我原來以為,研究生才會有「專業偏執」,沒想到大學生已經有了。 所謂「專業偏執」,我給它的定義是:獲取了某一專業知識,以為此專業是所有知識中的佼佼者,於是觀看社會、觀看世界,都以該習得之專業為不二法門。「專業偏執」程度愈高的人,愈有排他性,凡是未具備特定專業知識、不懂得特定專業行規、不能運用特定專業術語者,概在排除之列,至少有著「概不如我」的想法。 這位外交系的學生,可能以為自己已習得了外交專業,並以外交專業的眼光來觀看社會及世界。此所以「社會中堅」必須具備「英文」與「高爾夫球技能」兩個「不可或缺」條件的理由。 再者,所謂的「社會中堅」也者,可有兩解:其一是為社會之支柱;其二是在政治、經濟、社會地位等資源分配上獲取較大份額的人。這位學生心目中的「社會中堅」原型,或許可以近日一些豪奢婚宴的結婚當事人為代表。 有這樣的心態,很難說是「教育失敗」。如果今日大學致力培養的正是以上所描述的「社會中堅」,那麼政大的教育就這位學生而言,是非常成功的。如果這並非政大教育之初衷,也無法怪罪政大,因為對「社會中堅」的這種孺慕之情,顯然不是政大獨力所能栽培而得。媒體對豪奢風氣及政商「名流」的大肆報導,毋寧更具有塑造青年人格的影響力。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