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流行時尚、私領域與邊緣化傾向
2022/05/17 08:58:06瀏覽54|回應0|推薦0
新世代閱讀

   
     賴床   ◎ 藍丘

我其實不是人。
我是潛艇堡裡的夾心肉。
我是貓眼底下,一隻剛學會游泳的魚。

我是看不懂交通號誌的雙輪車。

我是一堆衣架裡,唯一感到困頓的衣服。

我的賴床很法式。

我的睡眠充滿德意志。

我的眼皮是鎖上門的墳墓。

我的細胞睡沉了,嚼不醒一塊airway的清晨。

我進入一種生活,盧廣仲的那100種。

然後被鬧鐘聲響撕破,

嚇壞幾塊因此鳥獸散的詩魂。。。
。。。。。。。。。。。。
 
雪硯賞評
 
《賴床》這首詩共十三行,每一個句子以句號做結,獨立成行;最末一行沒有字,以十二個句號組成,顯係詩意仍在作者的內心世界延伸。這樣的表達方式具有文學性的沿盪效果,詩的形式被刻意結構成一種自傳形式的對話,雖然寫賴床,但它與現實生活是絕對疏離的。

沒有說話的對向,藍丘在首句說:「我其實不是人。」不是人,那是甚麼呢?一種存在的屬性、一種生命的意志,或者是,一首詩應該被傳誦的形式?「我其實不是人。」很有意思的句子,像一個早就被準備好的論述場域,藍丘其實是胸有成竹的,他向讀者提醒了一個有別於生活的、傳統理知的,甚或是歷史語境的一種「存在性」,諸如「潛艇堡裡的夾心肉/一隻剛學會游泳的魚/看不懂交通號誌的雙輪車/唯一感到困頓的衣服」,他說得這麼肯定,這麼惑人,但它是後設的,解構的,不斷複製的意象系統。簡單講,藍丘解構了自己的詩,關於一首詩應該被架構的形式,藍丘是敏銳的,因為他懂得運用現代語境的「離散性」,透過符號的任意性,跨越思想的邊陲,從而建置了一個個人風格的私我效應。

   我的細胞睡沉了,嚼不醒一塊airway的清晨。
   我進入一種生活,盧廣仲的那100種。   〈第九、十行〉

作者的主觀意志,隱藏在一種自我認同的焦慮裡,廣告文化、流行音樂,被不由自主的垂羨、進入心靈歸檔,呈顯蒼灰色的、不具完整性格的抒情調性,這是流行時尚的基本特徵。

一種「市場性格」被商品化區隔後的文化論述,把典雅的復古情調的素材,那些屬於詩性的、歷史的、音樂的、文學的,都拿來當做意識型態的襯底。藍丘在這首詩裡,有意無意製造了一個閱讀的距離感,讓書寫的形式抽離詩的體製,只留下詩想而放逐詩意,基本上,在文字的排列裡,它仍具一首詩的完整必要,但在詩行間,它隱喻了次文化底下年輕族群的率性、酷性、情境偕仿與情緒性的週旋複製,我們直覺這是流形時尚所形成的「邊緣化傾向」。

這首詩的特色是,作者給出了一個活生生的「私領域」,流暢的文字音樂性,以及作者個性化的詩意處理,它讓讀者進入一種熟悉的生活經驗,那種被褥裡的觸感與現實背後的慵懶,似衰頹不衰頹的詩意聯想等等。這首詩,因此也像一首慢歌,柔和的,準確地以煽情的氣氛,帶領讀者獲得一個會心的閱讀經驗,這在文學性的書寫策略,相對於後現代文字的「反文學形式」的情境獨立,強調「去中心」思維等等意識作用,藍丘這首詩不啻具有異曲同功之妙。


 2008/10/07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gin300&aid=17424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