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可輕言新式門羅主義
2013/12/04 20:19:39瀏覽542|回應1|推薦7

不可輕言新式門羅主義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今天刊載了關於美國門羅主義署名名評論,全文如下:

向駿:從門羅主義看美國後院
2013-11-28 13:44 海外網

11月18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在美洲國家組織(OAS)致辭中宣示「門羅主義時代已結束」。他表示新的政策將視對方為平等夥伴、分擔責任、不拘泥於主義、增進共享的價值和利益,他還特別以西班牙​​語表示「團結力量大」(La union hace la fuerza)。「門羅主義」提出190年後終於日落西山,是否就此走入歷史尚待觀察。

門羅(James Monroe)總統在1823年提出禁止歐洲染指拉丁美洲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不但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更使其個人得以留名歷史。門羅主義是美國在國際關係上所提第一面旗幟鮮明的主義,它清楚地反映美國的「國家利益」。門羅主義認為「由於美洲已實現並保持自由和獨立的地位,不得再被歐洲任何國家視作未來殖民的目標。」

1901年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繼任總統後更將美國擴展成拉美唯一的支配者,且持續達整個世紀。難怪墨西哥強人狄亞士(Porfirio Díaz)曾感嘆「可憐的墨西哥,離上帝那麼遠、離美國那麼近。」(Poor Mexico, so far from God and so close to the United States)

針對小布什2005年第二任總統的就職演說,有人認為他有意效法老羅斯福的「巨棒政策」——輕聲細語地說話,但手上提著巨棒。 《紐約時報》伍爾夫(Tom Wolfe)更認為該就職演講反映的其實就是「門羅主義不死!」他認為老羅斯福的「巨棒政策」也罷,甚至肯楠(George Kennan)的「圍堵政策」也罷,都是門羅主義的延續。

然而,檢視美國前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2011年出版的回憶錄《無上榮耀》(No Higher Honor),全書58章(766頁)提及拉美者僅兩章(15頁),曾獲普立茲獎的歐本海默(Andrés Oppenheimer)認為該書顯示小布什根本就不重視拉丁美洲。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於2012年5/6月號上「替奧巴馬外交打分」(Scoring Obama's Foreign Policy)一文更隻字未提拉丁美洲,顯然該刊根本未​​將拉美列為評分範圍!

2012年4月,包括前總統、大使、教授等約100名關心美國與拉美事務的學者專家聯名透過華府智庫「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 Dialogue)發表的《重塑關係:美國與拉美》(Remaking the Relationship: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政策報告指出,大部分的拉美國家認為「美國和他們的需求越來越無關,由於能力不足,美國已無法提出拉美關切議題的建議並付諸實施。」難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柯恩(Roger Cohen)認為「美國在外交領域無所作為已經將近20年了。」

門羅主義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除了美國衰退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崛起。「“美洲對話」總裁哈金(Peter Hakim)2006年初在《外交事務》一篇題為「美國正失去拉丁美洲嗎?」的文章中警告「許多拉美人士視中國為美國霸權的替代品。「同年4月美國國務院主管拉美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夏儂(Thomas Shannon)訪問中國並與外交部拉美司司長曾鋼會晤,這不僅是中美雙方拉美政策負責人首次見面,更「隱含雙方承認中國、美國和拉美的『三角』關係。」該對話持續至今每年舉行,克里此次演講中還特別引以為傲地表示,現任拉美事務助理國務卿傑科布森(Roberta Jacobson)才剛完成與中國就拉美相關議題對話。

今年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墨西哥參議院以《促進共同發展共創美好未來》為題的演講中指出:「拉美地區、亞洲地區都是當今世界充滿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我們應該登高望遠、與時俱進,鞏固傳統友誼,加強全方位交往,提高合作水準,推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實現新的更大發展。」這是北京繼2008年11月5日發表《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之後,更具體地描繪出中拉關係的前景。

至於拉丁美洲,因本世紀以來左派政權興起導致逐漸從「反美」向「脫美」移動。美國原本計劃於2005年成立的「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然因該自貿區一旦成立,巴西在「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甚至在南美洲的龍頭地位將受到威脅,故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總統將美洲自貿區的建立視為「美國兼併拉丁美洲的計劃」,因此至今未能成立。

2011年12月2至3日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33個國家領導人,在委內瑞拉成立了「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此一將美國和加拿大排除在外的區域性組織顯示拉美地區整合已獲得形式上的保障。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宣稱此一組織將「取代美洲國家組織成為西半球主要的外交機構」。

當然,門羅主義結束並不代表中國可在拉美為所欲為。同理,「華盛頓共識」雖在拉美不受歡迎,也不代表「北京共識」就可取而代之。就拉丁美洲而言,應該及時把握美、中都無法獨霸該地區的「機會之窗」,積極爭取新的地緣外交利益。

(向駿,台灣致理技術學院拉丁美洲經貿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最近,由於美國國務卿克里高調宣布放棄門羅主義,新式(即中國式)門羅主義之說甚囂塵上。甚至有無知之人恬然要求稱之為「習近平主義」,作為民族復興的狂想前奏。

其實,喜歡談論新式(或中式)門羅主義的論客對美國門羅主義的來龍去脈似乎十分陌生。

他們絕大多數不了解,美國第五任總統門羅以及其國務卿即後來的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開始推行門羅主義的時候,即大清宣宗成皇帝道光三年(1823),該主義限於紙上談兵。

理由很簡單,美國本來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落實門羅主義,要到南北戰爭(大清文宗顯皇帝咸豐十一年至穆宗毅皇帝同治四年,1861-1865)結束南獨陣營瓦解,美國全國恢復統一之後才有餘力驅逐法國勢力,消滅法國的傀儡墨西哥帝國。然後在同治六年(1867) 強迫俄國出售阿拉斯加。

事實上,只有在南獨消亡之後,凜於美國門羅主義的實施,英國才被迫趕緊完成加拿大建立邦聯即自治領(1867)並火速修建橫貫東西的大鐵路以保證不列顛哥倫比亞加入加拿大邦聯(1871)。

事實上,在美國有能力落實門羅主義之前,英國視之如無物,英國早在大清宣宗成皇帝道光十三年(1833)侵佔阿根廷領土,種下今天的馬島爭執的禍根。

可見,任何人見獵心喜要搞什麼新式(或中式)門羅主義,必須先完成海峽兩岸統一,起碼要消滅台獨,驅逐在台日本勢力及日本遺民,否則可能為天下笑。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美國第五任總統門羅
圖二,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
圖三,西半球的歐洲國家殖民地紛紛獨立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9695809

 回應文章

reaizuguo*😻 忠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門羅主義中國版
2013/12/04 23:08

習近平應該是劍指琉球,至少我希望是如此

拿下琉球,台灣問題就不是問題

中國版的門羅主義將雛形漸現

這才是中國應持的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