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歐亞前途取決於新絲路成敗
2013/09/30 23:41:09瀏覽437|回應0|推薦5

 

歐亞前途取決於新絲路成敗

郭都人

本月中旬,《中時電子報》刊載了關於新絲路戰略的《旺報》社評,全文如下: 

社評-絲綢之路經濟帶 北京西進戰略

         2013-09-16 01:42
         旺報
      【本報訊】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土庫曼、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四國,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提出中國與中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具有高度的戰略意涵。

習近平7日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全面闡述大陸對中亞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政策,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由於中亞已成為中國大陸西北邊疆安全屏障和經貿、能源戰略合作夥伴;「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意涵至少包括以下5個層面。

首先,與中亞各國加強經貿、能源合作及和中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習近平此行的主要目的。他指出,中國大陸要加強與中亞各國之間的「五通」,即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

他說,古絲綢之路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鑑、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

能源合作是他此行的重頭戲。他與四國領導人同意建立長期穩定的能源合作關係。在訪問期間,他與中亞四國領導人簽署了38份政府和企業間合作協議,涉及領域之廣、數額之大、時期之長,都是前所未有。雙方同意傳承絲綢之路精神,加強文明交流,並就互設文化中心、設立孔子學院、加強民間特別是青年學生往來等達成共識。

其次,要與中亞各國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在中亞地區營造一個好的安全與穩定的環境。而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也有助於中亞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過程中,中國大陸與中亞各國共同面對的挑戰就是「三股勢力」。習近平往訪中亞四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尋求與他們加強安全執法和防務協作,共同打擊「三股勢力」。

所謂包括東突在內的「三股勢力」,指的是「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國際恐怖勢力」。針對「三股勢力」對中亞區域安全與穩定日益升高的威脅,北京高度警惕,不斷加碼予以打擊。

第三,習近平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主要目的,就是透過一系列重要倡議與合作計畫將該組織打造成政治、安全、經濟、社會等多領域的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在上合組織峰會上,他指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地區形勢下,上海合作組織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要求成員國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在重大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他則承諾中方將繼續推動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專門帳戶。峰會發表的《比什凱克宣言》,充分吸收了中方的政策主張。此外,峰會並批准由北京倡議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展現大陸形塑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氣魄,為上合組織的未來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從習近平此次訪問中亞四國來看,應該已在事先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達成一定程度的默契。有些俄國專家認為,中國大陸進入中亞遲早會與俄羅斯發生衝突;但是,俄副外長莫爾古洛夫9月9日指出,俄中兩國不會相互競爭在中亞的影響力。他強調,莫斯科與北京都看到了兩國在該地區進行緊密合作的機遇,因為雙方的經濟具有互補性。

最後,自從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再平衡亞洲政策以來,中國大陸有必要權衡「東進」和「西進」政策的利弊得失。毫無疑問,華府再平衡亞洲政策的目標之一就是制衡北京的「東進」政策。雖然北京不可能在「東進」政策上退縮,但顯然也不可能為所欲為地依既定計畫推動。透過「西進」政策的推動,默默地積累經濟實力,不僅使中國大陸成為「真正的全球性力量之一」,也更符合北京戰略機遇期的需求與中國大陸的國家利益。

首先,北京的新絲路戰略成敗將決定歐亞大陸的前途,說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新絲路能否順利運行則取決於中亞的三個天然氣生產國,即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輸氣管是否暢通理由很簡單,它們要靠源自北京的貨款與貸款才能購買中國大陸的產品與服務、才能發展自己的經濟、才能讓北京繼續提供資金

目前,土庫曼斯坦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天然氣來源國該國輸出的天然氣佔中國大陸進口天然氣總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土庫曼斯坦並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因此《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不能說對土庫曼斯坦有必然的約束力

參考文章: 中亞博弈北京初告捷

其次,烏茲別克斯坦的政局很不穩定,而俄國最近以美元一塊錢的代價收購了負債累累、早已破產吉爾吉斯斯坦國營天然氣公司,更加彰顯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睦鄰友好合作的實際困難。

原來,吉爾吉斯斯坦的天然氣來源本來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後者兩國現在都要把自己出產的天然氣輸出到中國大陸,而本應負起供應責任的俄國與吉爾吉斯斯坦之間尚未有天然氣管道,這當然引起廣大吉爾吉斯用戶的苦惱與惶恐。

何況,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之間早有水源之爭,現在後者境內又有以俄國為推手的幾個水力發電工程,使得爭議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其實,俄國本身更有感到苦惱與惶恐的充分理由:

其一,土庫曼斯坦今後出產的大部分天然氣將直接輸送中國大陸,不再通過俄國轉口;

其二,俄國與烏克蘭正在進行充滿不測變數與危險張力的談判。俄國要員公開警告烏克蘭當局:不可與歐盟強化雙邊關係;

其三,俄國經濟進入衰退,無法籌集足以影響中亞大棋局的資金。

事實上,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唯一財主:

中國大陸分別是下列四個中亞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俄國今天仍是烏茲別克斯坦最大貿易夥伴。但是,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大陸將取代俄國的地位,從而成為中亞五國各自的最大貿易夥伴。

也許最令俄國惶恐的是,哈薩克斯坦作為俄國主辦的俄國、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共同市場的成員國,其最大貿易夥伴居然是中國大陸。此事幾乎不可思議,卻雄辯說明這樣的事實:北京掌握了,或者很快就掌握中亞的經濟命脈。

習近平這次在中亞作出巨額的承諾,用至少480億美元建設道路,橋樑,管道,輸電線路,工廠和重要基礎設施。其中,哈薩克斯坦佔至少300億美元,烏茲別克斯坦佔至少150億美元,吉爾吉斯斯坦佔至少30億美元。

這些巨款能不能奏效?能不能為改變中亞的經濟與社會邁出顯著的第一步?能不能化解「上海合作組織」的內部矛盾?能不能協調「上海合作組織」與土庫曼斯坦的政策與願景?

答案將決定新絲路的成敗利鈍。如果這戰略終於成功,哪麼,世界格局的變化肯定難以想像。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圖二,普京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
圖三,中東與中亞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85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