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色列流年不利
2008/11/06 06:07:42瀏覽518|回應0|推薦0

以色列流年不利

郭都人

2006是以色列歷史最慘淡的一年。

七月12日,黎以戰爭爆發。親伊朗、敘利亞的黎巴嫩回教什葉派真主黨和以軍鏖戰了33天。結果:真主黨屹立不倒,領導人成為伊斯蘭英雄;伊朗聲勢空前;以國傷亡幾百人,一無所獲。

儘管眾多親以論者竭力宣傳,很少人相信真主黨是輸家。大多數阿拉伯人認為以色列受重挫,失去「戰無不勝」光環。連長期和什葉派過不去的遜尼派極端分子,也反常趁勢套近乎。不論真主黨付出的代價,以國的堅不可摧形像已經在敵人心目中消失。

冥冥中似有安排:2006年七月12日,正是法國德雷菲斯冤案正式終結、受害人徹底平反昭雪的一百週年。

原來,德雷菲斯是法軍上尉,因為猶太身分以及出生地(阿爾薩斯,普法戰爭後被德國併吞),被誣向德方洩露砲兵機密,在莫須有、想當然的氛圍下定讞,被處無期徒刑。

軍方為了自私目的還繼續製造偽證構陷他。法國大文豪左拉激於義憤,發表了致總統公開信《我控訴》,抗議軍方劣行,結果竟以「誹謗罪」判刑,不得不流亡英國。後來,偽證的關鍵製造者自殺,冤案真相大白。

冤案和以色列的關係是,奧匈帝國猶太記者赫澤爾本來誤信法國軍方的說法,在目睹巴黎市面反猶叫囂之後,飽受刺激,於是在1896年出版了《猶太國家》,成為猶太復國主義的理論基礎。

儘管赫澤爾生前看不到冤案昭雪,他的「猶太人必須建國」信念,早成定論。1897年,他預言50年之內完成建國。結果,以色列於1948年建國,比預言相差不到一年,即2%。

赫澤爾遺體最終遷葬耶路撒冷赫澤爾山。可是,他泉下有知,一定對美國新保守派弄巧成拙闖下伊戰大禍,讓伊朗和阿拉伯什葉派坐大,威脅猶太國家利益,以色列高官醜聞等等,感到憤慨。

黎以戰爭停火後,以色列司法部長即因涉嫌非禮女兵遭刑事起訴,被迫辭職。接著又有總統卡察夫捲入強姦醜聞,引起聲討浪潮。

據以色列民意調查,66%受訪者要求總統辭職。女副總理兼外長也公開表態,認為他不宜繼續當總統。

事實上,以色列警方建議司法部以強姦、性騷擾、非法竊聽和瀆職罪名起訴總統。

如果普京的判斷無誤,卡察夫只是戰爭失利的替罪羊。他原籍伊朗,是以色列有史以來唯一來自回教世界的移民總統,背境是「西班牙集團」,即1492年被西班牙驅逐的猶太人在亞非繁衍的後代。他們的文化、風俗、歷史與源自歐美的猶太「德意志集團」大不相同,相互見外。

猶太復國主義出自「德意志集團」,而「西班牙集團」約佔以國人口的一半,決不是赫澤爾所喜聞樂見。按目前情勢,以色列的前途堪虞。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35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