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0 00:39:29瀏覽568|回應0|推薦1 | |
德國發揮中東影響力 郭都人 以色列在美國新保守派鼓勵之下,在2006年七月中向黎巴嫩發動海陸空攻勢。 當時,以色列的目的不外就是:一,消滅什葉派武裝真主黨;二,挽救新保守派;三,挑起伊朗戰爭;四,打擊敘利亞;五,掃蕩巴勒斯坦哈瑪斯。 號稱戰無不勝的以軍,擁有世上第一流的武器與裝備,還有美國的財力、物力,加上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為後盾,竟然無法擊敗真主黨。雙方鏖戰差不多五個星期的結果是,以國目的完全落空。 如果說雙方戰術上打成平手,那末,以國戰略上是大輸家。真主黨無疑是大贏家,總書記納斯魯拉成為阿拉伯世界的大紅人。真主黨是伊朗締造的什葉派武裝,是伊敘聯盟在黎國的總代理。因此,它的勝利就是伊敘兩國的勝利。 停火之後,以國自稱取得勝利,布什也以贏家姿態出現。可是,以國領導人竟互相推諉責任,絲毫不像贏家。據報導,民意調查顯示,最受埃及百姓歡迎的中東人物就是真主黨總書記,其次是伊朗總統。注意到他們都是什葉派,而埃及當局曾經長期猛烈抨擊什葉派,觀察家只能得到這樣的結論:2006年的黎以戰爭讓美、以都遭受重大挫敗。 日前,以國與黎國真主黨舉行俘虜互換,更為上述的判斷提供有力的註腳:以國釋放五名黎國人,加上199名阿拉伯人的遺骸,換取兩名以國軍人的遺體。這種一面倒的交換顯然讓以國吃虧,難怪黎國朝野都認為己方勝利,熱烈慶祝,也使得真主黨總書記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以國輿論對這次的俘虜互換,提出嚴厲的批判,反映百姓對當局的不滿情緒。自從黎以停火以來,以國國運走不出困境。俘虜交換一面倒,是無可奈何的例子而已。 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在雙方俘虜互換過程中的角色。據報導,德國當局曾經作出很大的斡旋努力,終於促成了俘虜互換。 德國成功的原因正好是美國在中東到處碰壁的原因:歷史淵源。中東的三個主要民族,即阿拉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都飽受過西方殖民主義之苦。美國是英、法兩個老牌殖民國家的盟友,與德國相反:二戰之前德國是英、法的長期敵國。 德國是奧斯曼帝國的末代盟友,與土耳其的聯繫也十分密切。德國與許多阿拉伯國家也有類似的聯繫。 伊朗巴列維老王和納粹政權的關係更緊密,導致英、蘇進軍伊朗,廢黜老王。許多伊朗人於是更親德。伊朗前總統哈塔米就是實例。他不但喜愛德國,還能操德文。可以說,沒有伊朗的親德勢力,就沒有真主黨與德國的互信。 總之,德國在中東享有美國沒有的優勢。德國因此在當地能夠發揮比美國更大的影響。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
( 時事評論|政治 ) |